房价回调正好出台治本之策-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房价回调正好出台治本之策

新京报  2011年11月10日

 

 

  中国房地产到了价格回调的关键时期,应抓紧出台制度化的治本之策,用金融、税收以及土地交易制度的完善,形成稳定的房价预期,彻底消除房地产投机过剩和暴涨,进入真正的稳定发展期。

 

  1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俄罗斯谈到国内的房地产调控问题,特别强调:尽管房价已开始松动,调控绝不可有丝毫动摇,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这是继10月29日之后,高层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最新表态。这一表态透露出两个信号:一是最近一个月以来,房价开始出现松动迹象;二是调控措施绝不会动摇,政策的目标是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尽管对于什么叫“合理的价格水平”,市场有不同的解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应该是高层首次明确将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定位于房价下调。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房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动:继中海、龙湖等掀起降价潮后,10月31日,地产龙头万科在各地推出的新价格,也下调15%到20%不等,每平方米下降1000至3000元不等。一些大开发商的降价举措,意味着业界对房价下调达成了“共识”,在万科的带领下,全国性的降价大幕已正式拉开。

 

  但房地产业的复杂生态,决定了利益链上的主体绝不会放弃与政策的博弈,而之前的历史曾让民众心灰。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限购令可能取消”的传言甚嚣尘上,政策何去何从,依然是房价未来真正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再从长期看,房地产调控最关键的因素依然是政策易受左右,使得民众对政策信心不足。比如,房价高企时,为什么很多人举家举债买房,就是担心政策一旦松动,房价还会暴涨。民众对政策的这种预期,形成了目前比较矛盾的态势: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绝不放松”等措辞极为显眼,但由于多次“狼来了”,使得政策的公信力急需修复。

 

  一方面是政策的紧锣密鼓,另一方面是大房企的带头降价,应该说,政策和业界也已就降价达成了“共识”,而且在政策层面也彻底打消了开发商对政策松动的幻想。政策近期松动的概率几乎为零,不出意外调控将正式步入实质性降价的周期,博弈的力量对比已发生了逆转。

 

  然而,又考虑到政策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特别是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筑,一些重点项目建设陷入缺钱困境,民众对调控政策的担心并未消弭。因此,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刻。

 

  中国房地产调控十多年来,房价预期之所以恶化,关键是缺乏长期的制度化举措,总是用短期调控应对房价变化。为避免政策的短期效应,应抓住目前房价回调的关键时期,尽快出台制度化的治本之策,从调控周期进入制度建设周期,用金融、税收以及土地交易制度的完善,彻底消除房地产投机过剩和暴涨,形成稳定的房价预期,使房地产业进入真正的稳定发展期。

 

  仅靠调控,既无法稳定房价,也无法保证各方的利益。出台治本之策才是确保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给房地产业参与各方明确的制度预期的关键。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中国房地产到了价格 回调 的关键时期,应抓紧出台制度化的治本之策,用金融、税收以及土地交易制度的完善,形成稳定的房价预期,彻底消除房地产投机过剩和暴涨,进入真正的稳定发展期。 1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俄罗斯谈到国内的房地产调控问题,特别强调:尽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房价回调正好出台治本之策-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房价回调正好出台治本之策

2011-11-10 | 新京报

我要分享 ▼

 

 

  中国房地产到了价格回调的关键时期,应抓紧出台制度化的治本之策,用金融、税收以及土地交易制度的完善,形成稳定的房价预期,彻底消除房地产投机过剩和暴涨,进入真正的稳定发展期。

 

  1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俄罗斯谈到国内的房地产调控问题,特别强调:尽管房价已开始松动,调控绝不可有丝毫动摇,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这是继10月29日之后,高层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最新表态。这一表态透露出两个信号:一是最近一个月以来,房价开始出现松动迹象;二是调控措施绝不会动摇,政策的目标是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尽管对于什么叫“合理的价格水平”,市场有不同的解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应该是高层首次明确将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定位于房价下调。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房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动:继中海、龙湖等掀起降价潮后,10月31日,地产龙头万科在各地推出的新价格,也下调15%到20%不等,每平方米下降1000至3000元不等。一些大开发商的降价举措,意味着业界对房价下调达成了“共识”,在万科的带领下,全国性的降价大幕已正式拉开。

 

  但房地产业的复杂生态,决定了利益链上的主体绝不会放弃与政策的博弈,而之前的历史曾让民众心灰。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限购令可能取消”的传言甚嚣尘上,政策何去何从,依然是房价未来真正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再从长期看,房地产调控最关键的因素依然是政策易受左右,使得民众对政策信心不足。比如,房价高企时,为什么很多人举家举债买房,就是担心政策一旦松动,房价还会暴涨。民众对政策的这种预期,形成了目前比较矛盾的态势: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绝不放松”等措辞极为显眼,但由于多次“狼来了”,使得政策的公信力急需修复。

 

  一方面是政策的紧锣密鼓,另一方面是大房企的带头降价,应该说,政策和业界也已就降价达成了“共识”,而且在政策层面也彻底打消了开发商对政策松动的幻想。政策近期松动的概率几乎为零,不出意外调控将正式步入实质性降价的周期,博弈的力量对比已发生了逆转。

 

  然而,又考虑到政策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特别是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筑,一些重点项目建设陷入缺钱困境,民众对调控政策的担心并未消弭。因此,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刻。

 

  中国房地产调控十多年来,房价预期之所以恶化,关键是缺乏长期的制度化举措,总是用短期调控应对房价变化。为避免政策的短期效应,应抓住目前房价回调的关键时期,尽快出台制度化的治本之策,从调控周期进入制度建设周期,用金融、税收以及土地交易制度的完善,彻底消除房地产投机过剩和暴涨,形成稳定的房价预期,使房地产业进入真正的稳定发展期。

 

  仅靠调控,既无法稳定房价,也无法保证各方的利益。出台治本之策才是确保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给房地产业参与各方明确的制度预期的关键。

 

------分隔线----------------------------
  • 上一篇:房价拐点不能成调控拐点
  • 下一篇:限购政策或延至房产税出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