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整靠市场成共识 以价换量主流-中地会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楼市调整靠市场成共识 以价换量主流

新华网  2014年11月11日

 

      随着限购、限贷双“松绑”政策效应显现,近期全国主要城市楼市成交大幅回升。业内分析指出,随着行政手段退出,楼市“调整靠市场”得以确立。不过当前经济环境、库存量以及信贷政策等都难支持房价上涨,未来一段时间,量升价稳将成楼市主流。

 

      机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全国54个城市新房合计签约56215套,连续四周上涨,其中一线城市上周的成交量超过了1万套。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限购、限贷“解禁”以及“地方版”稳定住房消费的政策出台,楼市“最惨淡”的时期已经过去,买卖双方预期开始出现变化,楼市成交回升的态势愈发明显。

 

      目前来看,限购、限贷“松绑”开启的楼市调控“去行政化”仍在继续,一些地方政府出台补贴、刺激购房的措施遭到诟病,楼市“调整靠市场”逐渐获得认可。分析人士指出,去库存、去行政化是当前楼市两大突出特征。

 

      在“调整靠市场”的大背景下,一些配套政策、措施得以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随后济南、苏州、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相继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给购房职工提供更多便利。

 

      再比如,杭州市七部门联合出台文件明确,要加强对土地增值税的征管服务,进一步优化供地用地节奏,加强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这意味着政府更注重配套服务,不再一味强调“土地财政”而忽视区域内供需平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近期的房地产市场政策主要是借市场调整的窗口期,把一些行政色彩比较浓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剔除。也就是在保持楼市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去行政化”让楼市回归本质,以便行业健康发展。

 

      楼市调控“去行政化”以及“去刺激化”的逐渐落实,让房企以及购房者对楼市走向的预期更明确,杭州一家房企负责人认为,既不打压也不刺激而是交给市场,才是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未来一段时间,‘以价换量’去库存仍是主流”。

 

      正是在此预期下,尽管补贴优惠没来、信贷优惠“不给力”,但很多购房者还是积极“入市”。“中央政策都是原则性的、市场化的,是不是有利率优惠、怎么优惠都是银行说了算,这就是新常态,所以看好房子就下单了。”厦门市民刘先生说。

 

      业内分析认为,尽管当前楼市成交有较大回升,但经济环境、库存量以及信贷政策等都难支持房价大幅上涨,未来一段时间,量升价稳或成楼市主流。

 

      记者在厦门走访发现,入市的纯新盘大都以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面市,包括“首开领翔上郡”“国贸商城”等楼盘,以低于市场预期每平方米1000元-2000元的价格入市。

 

      厦航地产营销总监吴崴表示,预计后市楼市会有更多新供应,存量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明显,开发商不会贸然涨价,会继续坚守“以价换量”的价格策略。

 

      有分析人士认为,房企的销售业绩会随着政策叠加效应的释放得到进一步改观,库存高企、资金短缺等问题将逐步改观,但楼市大幅度反弹很难出现,楼市将呈“L型”筑底态势,市场重心仍是去库存。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随着限购、限贷双松绑政策效应显现,近期全国主要城市楼市成交大幅回升。业内分析指出,随着行政手段退出,楼市调整靠市场得以确立。不过当前经济环境、库存量以及信贷政策等都难支持房价上涨,未来一段时间,量升价稳将成楼市主流。 机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全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楼市调整靠市场成共识 以价换量主流-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正文

楼市调整靠市场成共识 以价换量主流

2014-11-11 | 新华网

我要分享 ▼

 

      随着限购、限贷双“松绑”政策效应显现,近期全国主要城市楼市成交大幅回升。业内分析指出,随着行政手段退出,楼市“调整靠市场”得以确立。不过当前经济环境、库存量以及信贷政策等都难支持房价上涨,未来一段时间,量升价稳将成楼市主流。

 

      机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全国54个城市新房合计签约56215套,连续四周上涨,其中一线城市上周的成交量超过了1万套。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限购、限贷“解禁”以及“地方版”稳定住房消费的政策出台,楼市“最惨淡”的时期已经过去,买卖双方预期开始出现变化,楼市成交回升的态势愈发明显。

 

      目前来看,限购、限贷“松绑”开启的楼市调控“去行政化”仍在继续,一些地方政府出台补贴、刺激购房的措施遭到诟病,楼市“调整靠市场”逐渐获得认可。分析人士指出,去库存、去行政化是当前楼市两大突出特征。

 

      在“调整靠市场”的大背景下,一些配套政策、措施得以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随后济南、苏州、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相继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给购房职工提供更多便利。

 

      再比如,杭州市七部门联合出台文件明确,要加强对土地增值税的征管服务,进一步优化供地用地节奏,加强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这意味着政府更注重配套服务,不再一味强调“土地财政”而忽视区域内供需平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近期的房地产市场政策主要是借市场调整的窗口期,把一些行政色彩比较浓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剔除。也就是在保持楼市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去行政化”让楼市回归本质,以便行业健康发展。

 

      楼市调控“去行政化”以及“去刺激化”的逐渐落实,让房企以及购房者对楼市走向的预期更明确,杭州一家房企负责人认为,既不打压也不刺激而是交给市场,才是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未来一段时间,‘以价换量’去库存仍是主流”。

 

      正是在此预期下,尽管补贴优惠没来、信贷优惠“不给力”,但很多购房者还是积极“入市”。“中央政策都是原则性的、市场化的,是不是有利率优惠、怎么优惠都是银行说了算,这就是新常态,所以看好房子就下单了。”厦门市民刘先生说。

 

      业内分析认为,尽管当前楼市成交有较大回升,但经济环境、库存量以及信贷政策等都难支持房价大幅上涨,未来一段时间,量升价稳或成楼市主流。

 

      记者在厦门走访发现,入市的纯新盘大都以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面市,包括“首开领翔上郡”“国贸商城”等楼盘,以低于市场预期每平方米1000元-2000元的价格入市。

 

      厦航地产营销总监吴崴表示,预计后市楼市会有更多新供应,存量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明显,开发商不会贸然涨价,会继续坚守“以价换量”的价格策略。

 

      有分析人士认为,房企的销售业绩会随着政策叠加效应的释放得到进一步改观,库存高企、资金短缺等问题将逐步改观,但楼市大幅度反弹很难出现,楼市将呈“L型”筑底态势,市场重心仍是去库存。

------分隔线----------------------------
  • 上一篇:资本市场步入“沪港通时代” 估值体系国际化
  • 下一篇:湖北:职工购房可用父母子女公积金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发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示范效应   24-04-18
·2024年一季度央地主要房地产政策汇总   24-04-03
·“旧雨新知 携手前行”银企迎春交流茶话会成功举行   24-03-2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高质量发展重要信号   24-03-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房地产   24-03-18
热点内容
  • 中地会与搜狐家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朗亚铁艺张艺影执行董事访谈记
  • “十年·居变”华南家居产业发展首脑峰
  • 活动花絮集
  • 访广东特地陶瓷冯红健董事长
  • 访格雷仕卫浴副总经理冯斌
  • 胜球灯饰走访记
  • 访广东洛可可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朱子
  • 承载新期望 第十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
  • 投资客游资盯上打折楼盘 楼市抄底时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