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楼市调控面对降价风波不能动摇-中地会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人民日报:楼市调控面对降价风波不能动摇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年10月31日

 

 

  倘若房价跌了,就要找开发商赔钱;那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可以找业主分红呢?住房买卖,守的是市场法则,讲的是契约精神。假如此时叫停降价,会不会让一些开发商暗自窃喜?会不会让公众对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产生疑虑?


  近日,上海一些楼盘降价销售,引发了老业主要求补差价的“维权行动”,部分激动的业主甚至打砸售楼处,酿成治安事件。


  26日,上海有关部门叫停了个别楼盘的降价销售活动,要求其重新备案。27日,上海市政府表示,双方应根据合同约定协商解决,对违反商品房价格管理规定的行为,将予以查处。


  买房是件大事,花销不菲,突然之间自己买的房子价值缩水数十万元,心理上难以接受,老业主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然而另一方面,买房子毕竟是市场行为,如果开发商没在购房合同里承诺房价下降给予赔偿,签订合同之后,双方自然要履行。


  倘若房价跌了,就要找开发商赔钱;那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可以找业主分红呢?这种“维权”,实有不愿承担风险之嫌,是对合同法律效力的漠视,缺乏契约精神。


  但是,把板子一股脑打在购房者身上也不公平。虚高的房价、不合理的预售制度,让刚性需求的买房者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这本身并不公平,需要反思和改进。


  况且,开发商用捂盘惜售、制造预期、哄抬价格等不法手段牟取利润,也是屡见不鲜。对于这种潜在的价格欺诈,业主维权自然理所应当。不过需要在法律和规则的范围内主张权益,单纯要求退钱甚至动用暴力手段,显然不是办法,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政府监管部门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违规行为给予更加有力的监管和处罚,保证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


  房价涨得太快,政府应该调控;房价高位下调,政府如何应对?如果简单叫停,会不会正着了开发商的道儿,让他们心遂所愿暗自窃喜?会不会让公众对于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产生疑虑?


  眼下,一些地方出现了房价松动的迹象,房地产宏观调控进入关键时期。如果陷入降价、“维权”、叫停的怪圈,中央的调控很可能功亏一篑,百姓的期待很可能最终落空,楼市走向很可能出现变数。


  从上海的情况看,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没变,维护市场秩序的信心没变,维护百姓合法权益的立场没变,值得肯定,值得借鉴。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倘若房价跌了,就要找开发商赔钱;那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可以找业主分红呢?住房买卖,守的是市场法则,讲的是契约精神。假如此时叫停降价,会不会让一些开发商暗自窃喜?会不会让公众对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产生疑虑? 近日,上海一些楼盘降价销售,引发了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人民日报:楼市调控面对降价风波不能动摇-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正文

人民日报:楼市调控面对降价风波不能动摇

2011-10-31 |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要分享 ▼

 

 

  倘若房价跌了,就要找开发商赔钱;那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可以找业主分红呢?住房买卖,守的是市场法则,讲的是契约精神。假如此时叫停降价,会不会让一些开发商暗自窃喜?会不会让公众对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产生疑虑?


  近日,上海一些楼盘降价销售,引发了老业主要求补差价的“维权行动”,部分激动的业主甚至打砸售楼处,酿成治安事件。


  26日,上海有关部门叫停了个别楼盘的降价销售活动,要求其重新备案。27日,上海市政府表示,双方应根据合同约定协商解决,对违反商品房价格管理规定的行为,将予以查处。


  买房是件大事,花销不菲,突然之间自己买的房子价值缩水数十万元,心理上难以接受,老业主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然而另一方面,买房子毕竟是市场行为,如果开发商没在购房合同里承诺房价下降给予赔偿,签订合同之后,双方自然要履行。


  倘若房价跌了,就要找开发商赔钱;那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可以找业主分红呢?这种“维权”,实有不愿承担风险之嫌,是对合同法律效力的漠视,缺乏契约精神。


  但是,把板子一股脑打在购房者身上也不公平。虚高的房价、不合理的预售制度,让刚性需求的买房者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这本身并不公平,需要反思和改进。


  况且,开发商用捂盘惜售、制造预期、哄抬价格等不法手段牟取利润,也是屡见不鲜。对于这种潜在的价格欺诈,业主维权自然理所应当。不过需要在法律和规则的范围内主张权益,单纯要求退钱甚至动用暴力手段,显然不是办法,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政府监管部门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违规行为给予更加有力的监管和处罚,保证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


  房价涨得太快,政府应该调控;房价高位下调,政府如何应对?如果简单叫停,会不会正着了开发商的道儿,让他们心遂所愿暗自窃喜?会不会让公众对于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产生疑虑?


  眼下,一些地方出现了房价松动的迹象,房地产宏观调控进入关键时期。如果陷入降价、“维权”、叫停的怪圈,中央的调控很可能功亏一篑,百姓的期待很可能最终落空,楼市走向很可能出现变数。


  从上海的情况看,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没变,维护市场秩序的信心没变,维护百姓合法权益的立场没变,值得肯定,值得借鉴。

 

------分隔线----------------------------
  • 上一篇:“十年·居变”华南家居产业发展首脑峰会成功举行
  • 下一篇:万科再降价:大房企掀降价潮拐点将至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发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示范效应   24-04-18
·2024年一季度央地主要房地产政策汇总   24-04-03
·“旧雨新知 携手前行”银企迎春交流茶话会成功举行   24-03-2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高质量发展重要信号   24-03-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房地产   24-03-18
热点内容
  • 中地会与搜狐家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朗亚铁艺张艺影执行董事访谈记
  • “十年·居变”华南家居产业发展首脑峰
  • 活动花絮集
  • 访广东特地陶瓷冯红健董事长
  • 访格雷仕卫浴副总经理冯斌
  • 胜球灯饰走访记
  • 访广东洛可可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朱子
  • 承载新期望 第十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
  • 投资客游资盯上打折楼盘 楼市抄底时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