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告诉记者,目前开发企业对土地市场的心理预期已经发生了变化,“依然对地价的承受能力往往取决于现在的售价,在基于未来房价依然会上涨的基础上,即便用相当于面包的价格拿了面粉,但来年还是能卖出新的面包价,但是现在市场变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根据目前房价拿了土地,明年是否能卖出跟今年一样的房价?”
土储战略显著收缩
据某机构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353块,比去年同期增长242%,其中,住宅类土地流标数量为163块,占比达到46%。而7月份土地流标的情况格外严重,高达61块,基本相当于1-2月流标数的总和。
北京万科董事长毛大庆表示,三季度土地市场表现至关重要,相对于拿多少地,他更关心“今年拿的土地,明年是否能卖掉”。因此,他表示,万科下半年依然会拿地,但将会非常谨慎,“会非常看重土地的质量,如地铁沿线的土地、产业园附近的土地等优质地块,而且,不会以‘志在必得’的心态拿地”。
范小冲也表示,阳光100的拿地策略也非常谨慎,“注重可持续发展性,谨慎拿地,与地块的数量相比,下半年,我们将更看重地块的质量。”
远洋地产总裁李明上半年就表明了远洋今年将放缓拿地,“虽然有的企业能够反周期抄底,不过大多数企业还是会顺应行业周期拿地,在行业低谷期紧缩,以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况且远洋2010年新增土地储备量较大,现在的土地储备规模足够6-8年发展。”
多种渠道储备土地
虽然凛冬将至,收缩土储战略已经成为业内大多数开发商的共识,但只要还想在这个行业发展,土地储备犹如种子,只能在春天来临之前储备。因此,尽管土地市场的疯狂不会再现,但储备土地依然是大多数开发商的必做功课之一。业内人士认为,多渠道、低成本拿地,将成为下半年乃至来年土地市场的特点。
在当下,不同的房企将会有不同的选择,大部分房企会选择收缩战线,放缓扩张速度和拿地力度,但也不乏有现金相对充裕、实力雄厚的房企伺机并购,拓展市场占有率。对于行业巨头而言,每一个行业低谷期都是发展的黄金时期。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的并购将先于企业整合之前。 |
全国土地流标353块 房企土储战略显著收缩(2)
2011-08-05 |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