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土地财政已到尽头改变税制势在必行-中地会
首页 > 土地信息 >

张平:土地财政已到尽头改变税制势在必行

南方都市报  2012年07月02日

 

 

  中国土地财政已走到尽头,如何重塑增长动力至关重要。昨日,做客“岭南大讲坛”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表示,随着中国土地建设周期的告一段落,接下来如何重塑城市的增长动力将至关重要,未来如何改正税政结构,将是关键所在。

 

  张平表示,截至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人口已达到6 .9亿,城市化率达到51.3%,在目前城市化开始区别于工业化独立发展的阶段,可以见到的是,中国的土地城市化远远快于人口城市化,“目前土地建设周期基本告一段落,土地建设周期是中国最兴旺的时代,这个时期所有的人都非常挣钱,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带动发展赚到了钱。”

 

  但在张平看来,这种好日子即将结束。随着中国的城市化从建设阶段进入运营阶段,中国如何克服城市化扩张带来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紧要话题,“虽然中国城市化的水平提高很快,但是城市化的深度不高。”张平说,中国目前正面临浅度城市化问题,一方面是进城农民无法享受社保随迁政策,另一方面则是随着青壮年人口流入城市,导致部分农村地区老龄化水平甚至高于城市。

 

  对此张平认为,在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4%的拐点后,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度将逐渐减弱,城市化率将从每年提高1.25%降低到0.7%。

 

  在此情况下,如何通过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怎么找到新的与之匹配政府财政公共管理,将成为支撑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依靠投资带动增长,但是接下来,我们一是要解决城市化的人口密度问题,二是要解决寻找新动力的问题。”

 

  张平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的人民币升值和土地财政扩张,使得城市化加快扩张,人口密度下降,这导致的问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人口密度下降,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加上人民币升值,服务业正严重受挫。

 

  就此张平认为,国内目前的土地财政已基本走到尽头。“分税制使得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来弥补地方财政收入不足问题,但是从未来来看,税制的变革势在必行。目前中国70%的税收来自企业,但是从以后来说,中国税收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税收结构将从以往的重企业,转成向企业和个人征税并重。这其中的突出表现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和不动产的征税。”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中国土地财政已走到尽头,如何重塑增长动力至关重要。昨日,做客岭南大讲坛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表示,随着中国土地建设周期的告一段落,接下来如何重塑城市的增长动力将至关重要,未来如何改正税政结构,将是关键所在。 张平表示,截至2011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张平:土地财政已到尽头改变税制势在必行-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土地信息 > 正文

张平:土地财政已到尽头改变税制势在必行

2012-07-02 | 南方都市报

我要分享 ▼

 

 

  中国土地财政已走到尽头,如何重塑增长动力至关重要。昨日,做客“岭南大讲坛”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表示,随着中国土地建设周期的告一段落,接下来如何重塑城市的增长动力将至关重要,未来如何改正税政结构,将是关键所在。

 

  张平表示,截至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人口已达到6 .9亿,城市化率达到51.3%,在目前城市化开始区别于工业化独立发展的阶段,可以见到的是,中国的土地城市化远远快于人口城市化,“目前土地建设周期基本告一段落,土地建设周期是中国最兴旺的时代,这个时期所有的人都非常挣钱,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带动发展赚到了钱。”

 

  但在张平看来,这种好日子即将结束。随着中国的城市化从建设阶段进入运营阶段,中国如何克服城市化扩张带来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紧要话题,“虽然中国城市化的水平提高很快,但是城市化的深度不高。”张平说,中国目前正面临浅度城市化问题,一方面是进城农民无法享受社保随迁政策,另一方面则是随着青壮年人口流入城市,导致部分农村地区老龄化水平甚至高于城市。

 

  对此张平认为,在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4%的拐点后,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度将逐渐减弱,城市化率将从每年提高1.25%降低到0.7%。

 

  在此情况下,如何通过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怎么找到新的与之匹配政府财政公共管理,将成为支撑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依靠投资带动增长,但是接下来,我们一是要解决城市化的人口密度问题,二是要解决寻找新动力的问题。”

 

  张平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的人民币升值和土地财政扩张,使得城市化加快扩张,人口密度下降,这导致的问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人口密度下降,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加上人民币升值,服务业正严重受挫。

 

  就此张平认为,国内目前的土地财政已基本走到尽头。“分税制使得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来弥补地方财政收入不足问题,但是从未来来看,税制的变革势在必行。目前中国70%的税收来自企业,但是从以后来说,中国税收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税收结构将从以往的重企业,转成向企业和个人征税并重。这其中的突出表现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和不动产的征税。”

 

------分隔线----------------------------
  • 上一篇:上半年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6525.98亿同比大降38%
  • 下一篇:浙江宁波慈溪拍卖出让慈龙山Ⅱ201121#地块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48宗地总建面879万平米   21-09-02
·深圳获土地政策“大礼包”!增加住房建设供地迎来想象   20-08-07
·自然资源部: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20-08-07
·紧张后的放松:房企融资井喷 加紧“回血”补地   20-06-03
·佛山:无房个人每年可提取6930元公积金   20-06-03
热点内容
  • 中山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
  • 珠江新城一地块起始价近10亿 未拍已成
  • 深圳再挂牌5宗安居地 7月20日竞房价出
  • 昆明土地供应井喷 下周超200宗地块"招
  • 合肥市肥西县挂牌出让经开区仙人路北、
  • 攀枝花市拍卖出让1幅国有土地使用权
  • 国土部: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
  • 上海嘉定区挂牌出让百安公路以西、庙泾
  • 马鞍山滨江新区挂牌出让安置房地块约13
  • 中山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