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房企融资举债逾300亿港元或抄底土地市场-中地会
首页 > 土地信息 >

标杆房企融资举债逾300亿港元或抄底土地市场

证券日报  2012年04月13日

 

 

      房企或抄底土地市场

 

      有分析人士认为,标杆房企频繁在资本市场出手,一方面可能是迫于还债压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储备“粮食”,进而抄底土地市场。

 

  “除了卖房,就是"找钱"”,一位资深开发商向记者表示,楼市低迷,资金回流缓慢,大量房企都指望着现金流“输氧”,除了部分企业甩卖项目“断腕求生”之外,更多的房企高层奔走于各大投行之间“找钱”。

 

  据记者了解,近日,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在资本市场的动作更为频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月15日至今,已经有8家内房企通过各种融资渠道举债逾300亿港元。

 

  举债逾300亿港元

 

  4月11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宣布,与12家著名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一项76亿港元三年期的俱乐部贷款。

 

  实际上,更早之前,中国海外已进行过一轮债券融资。2月15日,该公司宣布,拟发行的五年期5亿美元债券将于2月16日在港交所挂牌,票面利率为4.875%;2月20日,中海通过增额发行票面利率为4.875%、2017年到期的债券筹资2.5亿美元,增发后,该次债券的总发行规模达到7.5亿美元。不到两个月时间,初略估算,中国海外通过银行借款以及发债的形式获得资金高达108亿元。

 

  无独有偶,4月11日,建业地产公告称,公司、附属公司担保人及附属公司担保出质人与摩根士丹利、德银及华侨银行,就本金总额1.75亿新加坡元的票据发行订立购买协议。

 

  实际上,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今年2月15日至今,8家在港上市的内地标杆房地产企业通过配股、发债、贷款等方式融资超过316亿港元。包括瑞安房地产、华润置地、碧桂园、雅居乐、合景泰富等。

 

  对此,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各家房企都在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相对于行业平均融资成本水平,上述标杆房企借助境外融资和银团贷款等方式大笔举债的成本可能要略低一些,融资难度也更小一些,因此更积极地去融资。

 

  不过,张大伟同时也指出,不排除一些房企为了还贷而不得不去举债。

 

  新债偿旧债

 

  实际上,中海地产确实表示,上述76亿元贷款主要用于偿还现有一些银行贷款以及作为房地产发展。而建业地产在上述融资公告中也称,拟使用所得款项用作偿还现有债务及用作日常企业用途。

 

  有业内人士坦言,连中海地产都要用“发新债偿旧债”的方式来保证资金链宽裕,可见,房企偿债压力正在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有评级机构曾指出,今明两年为内房企还款的高峰期。有业内人士估算,今年内房企将有约4000亿元人民币的高息债将陆续到期,融资潮或将持续。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向记者表示,部分房企确实迫于偿债压力而积极举债,但除了用新债偿还旧债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支付土地出让金以及维持企业一般性经营开发。毕竟,一个企业无论发展快慢,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境外融资成本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内房企更是要抓住这一窗口,因此融资动作相对表现的更为积极一些。

 

  不过,陈国强也指出,如此高频率的举债也正是凸显了房企对资金的强烈渴求。

 

  或将抄底土地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张大伟认为,在销售低迷、资金捉襟见肘的当下,标杆房企积极融资可能是准备围猎土地市场。

 

  张大伟分析,土地市场现在处在低位,有探底的可能性。目前土地出让溢价率非常低,很多都是底价成交,甚至有些城市正在下调土地出让起价。而开发商正忙着“拼命”卖楼,换取现金,无力扩张,竞争相对小了很多。

 

  “如果这一档口,开发商手里有钱,无疑是向优质土地出手的好时机”,一位资深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同时,陈国强也向记者表示,不同企业对于不同地块有着不同考量,但从土地市场的整体形势来看,土地价格确实要比之前便宜很多,可以说是买地的好时机,内房企融资“输血”不排除是为了抄底土地市场,以谋求扩张。

 

  事实上,一位香港地产大佬的高层曾向记者表示,如果有钱,一定会在内地拿地。此外,龙湖地产的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龙湖此次获逾24亿元的低息贷款可以让企业进入“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一方面手里有钱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市场风险,维持公司正常经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土地市场有优质土地出让的时候,及时出手。

 

  实际上,有想法的开发商早已做出了反应。4月10日,融创2.78亿获天津塘沽5.8万平米土地;4月11日,招商地产12.56亿竞得天津滨海新区四宗地。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抄底土地市场热潮或将显现。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房企或抄底土地市场 有分析人士认为,标杆房企频繁在资本市场出手,一方面可能是迫于还债压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储备粮食,进而抄底土地市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标杆房企融资举债逾300亿港元或抄底土地市场-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土地信息 > 正文

标杆房企融资举债逾300亿港元或抄底土地市场

2012-04-13 | 证券日报

我要分享 ▼

 

 

      房企或抄底土地市场

 

      有分析人士认为,标杆房企频繁在资本市场出手,一方面可能是迫于还债压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储备“粮食”,进而抄底土地市场。

 

  “除了卖房,就是"找钱"”,一位资深开发商向记者表示,楼市低迷,资金回流缓慢,大量房企都指望着现金流“输氧”,除了部分企业甩卖项目“断腕求生”之外,更多的房企高层奔走于各大投行之间“找钱”。

 

  据记者了解,近日,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在资本市场的动作更为频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月15日至今,已经有8家内房企通过各种融资渠道举债逾300亿港元。

 

  举债逾300亿港元

 

  4月11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宣布,与12家著名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一项76亿港元三年期的俱乐部贷款。

 

  实际上,更早之前,中国海外已进行过一轮债券融资。2月15日,该公司宣布,拟发行的五年期5亿美元债券将于2月16日在港交所挂牌,票面利率为4.875%;2月20日,中海通过增额发行票面利率为4.875%、2017年到期的债券筹资2.5亿美元,增发后,该次债券的总发行规模达到7.5亿美元。不到两个月时间,初略估算,中国海外通过银行借款以及发债的形式获得资金高达108亿元。

 

  无独有偶,4月11日,建业地产公告称,公司、附属公司担保人及附属公司担保出质人与摩根士丹利、德银及华侨银行,就本金总额1.75亿新加坡元的票据发行订立购买协议。

 

  实际上,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今年2月15日至今,8家在港上市的内地标杆房地产企业通过配股、发债、贷款等方式融资超过316亿港元。包括瑞安房地产、华润置地、碧桂园、雅居乐、合景泰富等。

 

  对此,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各家房企都在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相对于行业平均融资成本水平,上述标杆房企借助境外融资和银团贷款等方式大笔举债的成本可能要略低一些,融资难度也更小一些,因此更积极地去融资。

 

  不过,张大伟同时也指出,不排除一些房企为了还贷而不得不去举债。

 

  新债偿旧债

 

  实际上,中海地产确实表示,上述76亿元贷款主要用于偿还现有一些银行贷款以及作为房地产发展。而建业地产在上述融资公告中也称,拟使用所得款项用作偿还现有债务及用作日常企业用途。

 

  有业内人士坦言,连中海地产都要用“发新债偿旧债”的方式来保证资金链宽裕,可见,房企偿债压力正在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有评级机构曾指出,今明两年为内房企还款的高峰期。有业内人士估算,今年内房企将有约4000亿元人民币的高息债将陆续到期,融资潮或将持续。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向记者表示,部分房企确实迫于偿债压力而积极举债,但除了用新债偿还旧债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支付土地出让金以及维持企业一般性经营开发。毕竟,一个企业无论发展快慢,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境外融资成本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内房企更是要抓住这一窗口,因此融资动作相对表现的更为积极一些。

 

  不过,陈国强也指出,如此高频率的举债也正是凸显了房企对资金的强烈渴求。

 

  或将抄底土地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张大伟认为,在销售低迷、资金捉襟见肘的当下,标杆房企积极融资可能是准备围猎土地市场。

 

  张大伟分析,土地市场现在处在低位,有探底的可能性。目前土地出让溢价率非常低,很多都是底价成交,甚至有些城市正在下调土地出让起价。而开发商正忙着“拼命”卖楼,换取现金,无力扩张,竞争相对小了很多。

 

  “如果这一档口,开发商手里有钱,无疑是向优质土地出手的好时机”,一位资深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同时,陈国强也向记者表示,不同企业对于不同地块有着不同考量,但从土地市场的整体形势来看,土地价格确实要比之前便宜很多,可以说是买地的好时机,内房企融资“输血”不排除是为了抄底土地市场,以谋求扩张。

 

  事实上,一位香港地产大佬的高层曾向记者表示,如果有钱,一定会在内地拿地。此外,龙湖地产的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龙湖此次获逾24亿元的低息贷款可以让企业进入“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一方面手里有钱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市场风险,维持公司正常经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土地市场有优质土地出让的时候,及时出手。

 

  实际上,有想法的开发商早已做出了反应。4月10日,融创2.78亿获天津塘沽5.8万平米土地;4月11日,招商地产12.56亿竞得天津滨海新区四宗地。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抄底土地市场热潮或将显现。

 

------分隔线----------------------------
  • 上一篇:重庆市永川区出让资源招投标交易中心国有土地使用权
  • 下一篇:东莞东城主山一地块出让没20亿身家别来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48宗地总建面879万平米   21-09-02
·深圳获土地政策“大礼包”!增加住房建设供地迎来想象   20-08-07
·自然资源部: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20-08-07
·紧张后的放松:房企融资井喷 加紧“回血”补地   20-06-03
·佛山:无房个人每年可提取6930元公积金   20-06-03
热点内容
  • 中山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
  • 珠江新城一地块起始价近10亿 未拍已成
  • 深圳再挂牌5宗安居地 7月20日竞房价出
  • 昆明土地供应井喷 下周超200宗地块"招
  • 合肥市肥西县挂牌出让经开区仙人路北、
  • 攀枝花市拍卖出让1幅国有土地使用权
  • 国土部: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
  • 上海嘉定区挂牌出让百安公路以西、庙泾
  • 马鞍山滨江新区挂牌出让安置房地块约13
  • 中山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