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头条 > 正文

养老产业政策地方难落实 民办机构亟待打通经脉(2)

2011-07-29 17:03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我要分享

 

  城乡养老产业也出现了失衡《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发现,在中西部省份的农村,老人们连买个拐杖、轮椅都得跑到市里,非常不方便“农村养老产业呈现网点短缺、市场空白、观念滞后的局面。空巢老人现象在农村比城市更为常见,但农村老人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山西省老龄委副主任续爱峰说。

 

  “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来看,国家的宏观政策基本落实不到地方。”一位基层受访人士坦言,地方政府受考核等因素影响,多愿意做一些能够看得见实绩的工作,对于老龄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却存在偏差。

 

  除上述三类失衡外,《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养老床位供需也存在结构性失衡:在床位紧缺的同时,一些地方养老机构的床位也存在闲置。如上海、南京、兰州等城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郊区养老机构空置率却较高。基层工作人员认为,这一现象反映出地方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

 

  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金哲分析说,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有子女的老人都不大乐意到养老院养老,造成一些养老院“空壳化”。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副局长郑峰分析,现实的需求也是原因之一。由于养老机构发展较晚,城市中心城区往往无地发展,一些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依赖性强,也不愿将地价较高的中心城区土地用于养老机构建设,造成许多养老院不得不建到偏远郊区。另外,缺乏医疗护理功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苏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刘贵祥介绍,入住养老院的许多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没有医疗护理功能往往缺乏吸引力,而医养合一的护理型养老院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产业政策待明朗

 

  “养老是政府职能,政府应满足多数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养老需求,而高收入群体的养老则应交给市场。”

 

  基层受访人士期待,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将召开全国第三次老龄工作会议,可能会出台相关新政策,希望老龄工作的力度再大些,产业新政策能够数量更多、更加细化。

 

  “我们干劲很大,但压力更大。”山西老年用品专营店“福寿和”总经理刘旭斌说,“国内这一行业无前车之鉴,大家都在摸索,好像很热闹,但没动静。企业感受不到一点政策优惠和支持。”

 

  民间投资者呼吁,如果能够把融资、用地等实际困难加以解决,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基层受访人士认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辅”符合现实,但居家养老中政府应该担当何种角色,如何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和机构养老等,都需进一步明确。

 

“养老是政府职能,政府应满足多数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养老需求,而高收入群体的养老则应交给市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孙志鑫说。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缃戠珯寤鸿
鐭俊缇ゅ彂鍏徃娓╅Θ鎻愰啋鎮紝鐧诲綍http://www.jing-hai.com鐭俊缇ゅ彂骞冲彴鍙互鍚戞墜鏈鸿繘琛岀兢鍙戠煭淇″拰褰╀俊銆
鍖椾含鐭俊缇ゅ彂缃戝潃鐭俊缇ゅ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