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均价逆势上扬房企收获最好上半年-中地会
首页 > 楼市数据 >

销售均价逆势上扬房企收获最好上半年

证券时报网  2013年07月16日

 

  虽然前有调控,后有限价,但房企上半年销售业绩明显整体上扬。

 

  近期密集披露的房企上半年销售公告显示,大部分房企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大增。其中万科、保利、华润、世茂等多家房企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50%以上。不过,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标杆房企销售均价在上半年均无声无息地上扬。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12家已经披露前6月份业绩的上市房企中,包括万科、恒大、碧桂园、华润置地在内的8家房企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比增长,均价涨幅在6%至20%不等,其中雅居乐今年上半年销售均价甚至同比增长20.2%。

 

  奇怪的是,房企在经历今年第一季度销售爆发期后,似乎并没有习惯性地进入销售瓶颈,反倒是在地方调控政策逐步落实的背景下逆势而上,在销售业绩同比进一步突破,同时多数房企的销售金额和均价也呈现直线上扬趋势。

 

  “上半年销售均价上涨的房企,无一例外地增加了一线城市的项目销售比例,而一线城市成交价格上涨已经远超预期,”分析坦言。在他看来,全国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从去年底开始便持续升温是主要原因。此外,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面未产生变化的时候,房企运营成本高企是销售均价上涨的推手。

 

  全年利润将回升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保利、中海和富力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被誉为最赚钱房企的中海在去年上半年销售均价达到1.65万元/平方米,该公司上半年销售价格下调7%,不过均价仍达到1.53万元/平方米。相比之下,保利和富力上半年价格回调幅度更小,分别为2%和5.7%。

 

  除上述3家房企外,包括万科、恒大、碧桂园、华润等8家房企销售均价逆势上涨。业绩显示,销售金额和面积分别居于首位的是万科和恒大。万科上半年销售金额达到836亿元,同比增幅为33%。而其销售均价从去年同期的1.04万元/平方米,涨至1.17万元/平方米,涨幅达12.5%。

 

  而恒大今年1月份销售均价为0.62万元/平方米,此后恒大销售均价便逐月攀升,今年6月其均价已经达到0.73万元/平方米。而整个上半年,恒大销售均价较去年提升10%。

 

  除此之外,华润置地、招商地产、金地集团以及碧桂园销售均价涨幅均在6%至10%之间。而世茂房地产和雅居乐均价涨幅甚至达到13%和20.2%。

 

  今年一季度上述房企均表现不俗,然而在随后几个月并没有习惯性地进入销售瓶颈,反倒在地方调控政策逐步落实的背景下逆势而上。事实上,在去年上半年,上市房企曾经历一次利润率滑坡。包括保利、招商在内的多家标杆房企采取降价走量的策略。而仅仅过了一年,房企销售策略便产生了180度转弯。

 

  观察销售均价上涨较快的万科、恒大可以发现,这些企业热销项目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市场均价水平较高,同时销售均价保持着逐月相对稳步增长的态势。有机构监测统计显示,通过对万科、恒大及绿城位于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8个上半年热销项目统计,可以发现这3家房企的热销项目平均每月均价涨幅为约7%,相对年初均价涨幅平均达到26.7%。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大企业增加一线城市土地储备的节奏日趋加快,未来房企一线及主要二线城市的供应将逐渐增加,一线城市产品占比增加势必会继续推动均价的上涨。而房企通过合理的成本管控,未来利润率水平将有探底回升的可能,如此一来,大型房企抗压能力也大大加强。

 

  运营成本推高均价

 

  “影响房企定价策略的因素无非三方面,一个是运营成本,另一个是政策取向,此外就是公司财务状况,”一位上市房企营销总监坦言:“而目前政策方面暂时按兵不动,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在定价中的分量就更重了。”

 

  上述人士言下之意是,房企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在当前定价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位上市房企高层人士曾向记者大吐苦水:“房企光鲜业绩的背后,其负债利息之高、经营风险之大,非外界所能体会。”

 

  房企利息负重到底有多高?举例来看,去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031.2亿元,实现净利润125.5亿元。而去年末,万科“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共计616.6亿元,全年“应付利息”64.97亿元,同比增长138.6%。

 

  数据显示,去年保利地产实现净利润84.38亿元,年末有息负债815亿元,而且负债利率比基准利率高15%。尽管利息支出与净利润不存在占比关系,但过高的利息支出却大大拖累了保利的净利润后腿。

 

  标杆房企如此,中小房企情况更不可能乐观。兰德咨询一份研报显示,全部上市房企中,81%的房企年度利息支出与净利润比例超过了33%,36%的企业超过了50%。这也意味着,有36%的房企,净利润的一半金额用来还债。

 

  专家表示,运营成本最终会影响销售定价。“目前,大型房企运营成本高企,毫无疑问是均价上扬的直接推手之一。”他认为。不过在他看来,上述情况是在销售需求旺盛的时候才会发生,一旦销售需求下降,均价下调将会无法避免。

 

  正因运营成本高企,今年上半年在港上市的房企纷纷启动大规模融资。毕竟,相比国内银行、信托融资,海外融资成本显得较低。据记者统计,去年有20家海外上市房企发行了25笔海外债券,融资总额高达600亿元,而这种态势在2013年得到延续,今年上半年,已经有27家上市房企发债融资共计759亿元,已超出2012年全年发债融资规模的25%。

 

 

  就在上周,龙湖抢在融资窗口期,刷新了今年单笔融资纪录。该公司融资启动初期曾计划安排30亿港元4年期分期贷款规模,而此次摇身一变成为76.72亿港元。龙湖该笔贷款在“钱荒”期间显得尤为珍贵。该笔金额也刷新了中海年内保持的纪录。今年4月,中海曾发行了76亿港元3年期的俱乐部贷款。

 

  拥有融资平台的房企未放过融资机会,而没有海外融资平台的房企也在创造机会。今年上半年,包括万科、万达、招商地产、绿地集团等A股上市房企或未上市房企,纷纷在香港完成买壳,搭建融资平台。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所言,“将来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几千亿的融资平台,你只是一个打工的”。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虽然前有调控,后有限价,但房企上半年销售业绩明显整体上扬。 近期密集披露的房企上半年销售公告显示,大部分房企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大增。其中万科、保利、华润、世茂等多家房企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50%以上。不过,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标杆房企销售均价
/zdh/images/defaultpic.gif
销售均价逆势上扬房企收获最好上半年-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楼市数据 > 正文

销售均价逆势上扬房企收获最好上半年

2013-07-16 | 证券时报网

我要分享 ▼

 

  虽然前有调控,后有限价,但房企上半年销售业绩明显整体上扬。

 

  近期密集披露的房企上半年销售公告显示,大部分房企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大增。其中万科、保利、华润、世茂等多家房企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50%以上。不过,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标杆房企销售均价在上半年均无声无息地上扬。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12家已经披露前6月份业绩的上市房企中,包括万科、恒大、碧桂园、华润置地在内的8家房企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比增长,均价涨幅在6%至20%不等,其中雅居乐今年上半年销售均价甚至同比增长20.2%。

 

  奇怪的是,房企在经历今年第一季度销售爆发期后,似乎并没有习惯性地进入销售瓶颈,反倒是在地方调控政策逐步落实的背景下逆势而上,在销售业绩同比进一步突破,同时多数房企的销售金额和均价也呈现直线上扬趋势。

 

  “上半年销售均价上涨的房企,无一例外地增加了一线城市的项目销售比例,而一线城市成交价格上涨已经远超预期,”分析坦言。在他看来,全国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从去年底开始便持续升温是主要原因。此外,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面未产生变化的时候,房企运营成本高企是销售均价上涨的推手。

 

  全年利润将回升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保利、中海和富力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被誉为最赚钱房企的中海在去年上半年销售均价达到1.65万元/平方米,该公司上半年销售价格下调7%,不过均价仍达到1.53万元/平方米。相比之下,保利和富力上半年价格回调幅度更小,分别为2%和5.7%。

 

  除上述3家房企外,包括万科、恒大、碧桂园、华润等8家房企销售均价逆势上涨。业绩显示,销售金额和面积分别居于首位的是万科和恒大。万科上半年销售金额达到836亿元,同比增幅为33%。而其销售均价从去年同期的1.04万元/平方米,涨至1.17万元/平方米,涨幅达12.5%。

 

  而恒大今年1月份销售均价为0.62万元/平方米,此后恒大销售均价便逐月攀升,今年6月其均价已经达到0.73万元/平方米。而整个上半年,恒大销售均价较去年提升10%。

 

  除此之外,华润置地、招商地产、金地集团以及碧桂园销售均价涨幅均在6%至10%之间。而世茂房地产和雅居乐均价涨幅甚至达到13%和20.2%。

 

  今年一季度上述房企均表现不俗,然而在随后几个月并没有习惯性地进入销售瓶颈,反倒在地方调控政策逐步落实的背景下逆势而上。事实上,在去年上半年,上市房企曾经历一次利润率滑坡。包括保利、招商在内的多家标杆房企采取降价走量的策略。而仅仅过了一年,房企销售策略便产生了180度转弯。

 

  观察销售均价上涨较快的万科、恒大可以发现,这些企业热销项目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市场均价水平较高,同时销售均价保持着逐月相对稳步增长的态势。有机构监测统计显示,通过对万科、恒大及绿城位于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8个上半年热销项目统计,可以发现这3家房企的热销项目平均每月均价涨幅为约7%,相对年初均价涨幅平均达到26.7%。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大企业增加一线城市土地储备的节奏日趋加快,未来房企一线及主要二线城市的供应将逐渐增加,一线城市产品占比增加势必会继续推动均价的上涨。而房企通过合理的成本管控,未来利润率水平将有探底回升的可能,如此一来,大型房企抗压能力也大大加强。

 

  运营成本推高均价

 

  “影响房企定价策略的因素无非三方面,一个是运营成本,另一个是政策取向,此外就是公司财务状况,”一位上市房企营销总监坦言:“而目前政策方面暂时按兵不动,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在定价中的分量就更重了。”

 

  上述人士言下之意是,房企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在当前定价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位上市房企高层人士曾向记者大吐苦水:“房企光鲜业绩的背后,其负债利息之高、经营风险之大,非外界所能体会。”

 

  房企利息负重到底有多高?举例来看,去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031.2亿元,实现净利润125.5亿元。而去年末,万科“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共计616.6亿元,全年“应付利息”64.97亿元,同比增长138.6%。

 

  数据显示,去年保利地产实现净利润84.38亿元,年末有息负债815亿元,而且负债利率比基准利率高15%。尽管利息支出与净利润不存在占比关系,但过高的利息支出却大大拖累了保利的净利润后腿。

 

  标杆房企如此,中小房企情况更不可能乐观。兰德咨询一份研报显示,全部上市房企中,81%的房企年度利息支出与净利润比例超过了33%,36%的企业超过了50%。这也意味着,有36%的房企,净利润的一半金额用来还债。

 

  专家表示,运营成本最终会影响销售定价。“目前,大型房企运营成本高企,毫无疑问是均价上扬的直接推手之一。”他认为。不过在他看来,上述情况是在销售需求旺盛的时候才会发生,一旦销售需求下降,均价下调将会无法避免。

 

  正因运营成本高企,今年上半年在港上市的房企纷纷启动大规模融资。毕竟,相比国内银行、信托融资,海外融资成本显得较低。据记者统计,去年有20家海外上市房企发行了25笔海外债券,融资总额高达600亿元,而这种态势在2013年得到延续,今年上半年,已经有27家上市房企发债融资共计759亿元,已超出2012年全年发债融资规模的25%。

 

 

  就在上周,龙湖抢在融资窗口期,刷新了今年单笔融资纪录。该公司融资启动初期曾计划安排30亿港元4年期分期贷款规模,而此次摇身一变成为76.72亿港元。龙湖该笔贷款在“钱荒”期间显得尤为珍贵。该笔金额也刷新了中海年内保持的纪录。今年4月,中海曾发行了76亿港元3年期的俱乐部贷款。

 

  拥有融资平台的房企未放过融资机会,而没有海外融资平台的房企也在创造机会。今年上半年,包括万科、万达、招商地产、绿地集团等A股上市房企或未上市房企,纷纷在香港完成买壳,搭建融资平台。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所言,“将来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几千亿的融资平台,你只是一个打工的”。

------分隔线----------------------------
  • 上一篇:媒体梳理公务员购房补贴19省市区标准高过北京
  • 下一篇:中央财政半年仅增1.5% 地方卖地增四成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5月全国成交48宗超20亿地块 中小房企抢地谋超车?   20-06-03
·5月北京二手房交易显著回暖,单月成交或破两万套   20-06-03
·40家上市房企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5.6%   20-04-22
·2020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   20-04-20
·2月份70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20-03-20
热点内容
  • 前5月京住宅销售下降近三成
  • 上海半年土地出让金336亿 为去年两成
  • 中国指数院:百城住宅均价环比同比首次
  • 5月70城市房价仅3个同比下降
  • 8日全市网签均价11654元每平方罗马家园
  • 上海房贷增速持续减缓 二套房贷平均首
  • 北京35个新盘9月入市开发商普遍提价达1
  • 北京上半年宅地楼面价下调56%
  • 新年首周深圳楼市量跌价升房价上涨破两
  • 广州商业楼盘春节放大假7天卖楼仅11套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