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4月商品住宅的整体成交均价为20461元/平米,环比小幅上涨6.42%,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67%近一成。按实现成交的商品住宅统计,楼市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4月供应量超出需求量1090套,这使得楼市存量住宅再度增加,目前已接近10万套。在这种局势下,楼盘销售压力加大,压迫开发商资金链,老项目难以提价,新盘定价则会更低,有利于成交价格的平稳走低。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从3月商品住宅成交的户型结构来看,除三居成交上涨外,其它居室均在下降,三居环比3月,成交占比增加了11.23%,套均成交面积为116平米。而与4月成交的居室、面积向上变化相对应,均价的成交结构则出现向下趋势,低价格段商品住宅成交占比明显增加。统计显示,4月,成交价格在12000-16000元/平米区间的商品住宅成交占比增加了13.67%,而成交价格处于20000-30000元/平米区间则下降了10.45%。
高姗认为,在政策只允许“新购一套”的限制下,原来就没有得到合理引导的住房梯级消费被再次打乱,考虑到几年内家庭人口增加的可能,目前以刚性及改善性为主的购房客群开始一步到位选择一套大面积、多居室,但又受制于消费能力,只能选择位置更远,单价更低的项目,从而令房屋购买总价在自身能够接受范围内。但目前包括昌平、通州、大兴、房山等近郊项目的公开报价普遍在16000-20000元/平米区间。随着这些区域新盘上市量的增加,为了完成销售目标、达成销售业绩,预计符合当下购房客群消费趋势的项目将有所增多,大量新盘选择低价开盘,带动老项目后期下调价格,有助于促进近郊项目销售价格的小幅回落。 |
4月北京新房成交价同比降一成
2011-05-06 |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