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蓝城酝酿上市 政府代建业务业绩突出-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企融资 >

宋氏蓝城酝酿上市 政府代建业务业绩突出

中国房地产报  2014年09月30日

 

      港股百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其已与蓝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订立了配售新股的协议。随后,蓝城集团执行总裁傅林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蓝城已确定要去香港上市,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宋卫平也称:“有这个计划”。傅林江称,蓝城赴港上市基本条件已满足,有一个团队在推进上市工作,目前正与投资银行讨论一些具体事项。

 

  众所周知,蓝城集团的前身是2010年9月25日成立的绿城建设管理公司,2014年8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旗下有房产代建、养老、农业、健康等4类业务,而此次宋卫平并没有透露具体是哪一块业务上市可能性最大。业内人士猜测,代建业务将是蓝城的主要竞争力,而蓝城的上市也会主打轻资产概念。

 

  蓝城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蓝城的组织框架基本已经搭建完成,三年内重新登陆资本市场,旗下优质业务板块分别打包上市是既定目标。目前,就规模、盈利和成长性而言,代建最有希望成为蓝城中国的第一个上市公司。

 

  一旦有了资本市场的助力,便能较好地满足蓝城建设对上述资金的需求。目前来看,由于在主营业务政府代建的突出业绩表现,蓝城上市之路或将比预想的更为顺畅。

 

  提前布局百威国际

 

  2014年9月8日,百威国际发布停牌公告,市场传言宋卫平将购买百威国际借壳上市。9月17日,百威国际再次刊发公告称,已于14日与宋卫平订立认购协议,但是认购协议可能将导致触发全面收购要约,需获得香港证监会授出的清洗豁免才可除外,目前交易需要等待香港证监会的进一步通知。

 

  “从宋卫平的性格来看,收购百威国际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是有相当大的把握才会去做,百威国际成为蓝城的第一个上市平台的可能性很大。”一位接近宋卫平的地产圈人士告诉记者。

 

  毫无疑问,蓝城收购百威国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港交所规定借壳上市后不能在2年内大规模注入资产,而对于目前业务上在起步阶段的蓝城而言,2年正好是一个过渡发展的阶段,届时蓝城的业务发展将逐渐成熟。

 

  “蓝城将会逐步梳理出盈利模式清晰、成长性最好的几个业务板块,比如代建、物业和电商,成熟一个上市一个。”宋卫平告诉记者。借壳上市成本较低、程序相对简洁,是很多公司目前上市之首选。从百威国际的经营业务、规模等来看,这个公司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港股壳平台,对于蓝城借壳上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虽然此次宋卫平收购百威国际可能会触发全面收购,但是我认为可能性应该不大。首先从业务角度来看,如果触发全面收购,百威国际私有化之后,其主营业务也与蓝城无交集,对于蓝城业务无任何帮助,届时收购事项也将不会发生。”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房玲表示。

 

  代建业务最可能打包上市

 

  房玲认为,收购百威国际后,蓝城将注入代建业务的可能性较大。首先,在蓝城启动上市计划后,“政府代建”这一板块在财务报表上表现非常靓丽,在所有代建业务中增长最快且现金流最好,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认同;第二,带有强烈“宋卫平”个人印记的品牌和管理输出,从重资产运营模式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颇受资本市场欢迎,万科等知名房企相继实行“小股操盘”即是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优秀例证。物业服务也有可能是注入上市公司的业务之一,蓝城未来的目标是中国最好的服务商,而且绿城物业的服务也有口皆碑。

 

  政府代建业务增长最快

 

  蓝城的代建业务包含政府代建、商业代建、资本代建和自有投资4大类型。出乎很多人意外的是,目前蓝城代建中规模增长最快、现金流最好的,竟然是政府代建板块。

 

  据了解,在宋卫平起初的设想中,政府代建是一种近似于公益事业的产业,商业代建才是蓝城建设数万名员工的最大舞台。但近一年来,政府代建的业务量却迎来爆发式增长,迅速超越了商业代建。

 

  “政府与蓝城建设合作,一再被证明是双赢的结果。”蓝城集团副总裁裘黎明说,近两年,越来越多外省城市慕名而来。一位县级市市长表示,其它公司往往是“造一个项目就糟蹋一块地”,但蓝城的团队却总能优化原设计,有效控制成本,更快地推进工程进度。

 

  今年前8个月,蓝城建设就新增8个政府代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连续数年增长率都超过10%。

 

  傅林江告诉记者,蓝城在运营模式上则完成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的转型,通过4年的规划,目前已完成从纯自投项目向代建(政府代建、商业代建、资本代建)模式转型,形成轻资产运营及品牌输出的新型运作模式。截至2014年9月19日,蓝城集团已签约代建项目170个,总占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总可售金额1800多亿元。

 

  “上市对蓝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蓝城CFO杨惠庆说。首先,蓝城要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发产品,前期需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其次,房地产在销售端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做电商还是铺设线下渠道,费用投入都很昂贵。

 

  此外,遇到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代建项目,蓝城建设将会选择参股5%~10%,收取代建费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房地产开发的收入。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港股百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其已与蓝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订立了配售新股的协议。随后,蓝城集团执行总裁傅林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蓝城已确定要去香港上市,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宋卫平也称:有这个计划。傅林江称,蓝城赴港上市基本条件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宋氏蓝城酝酿上市 政府代建业务业绩突出-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企融资 > 正文

宋氏蓝城酝酿上市 政府代建业务业绩突出

2014-09-30 | 中国房地产报

我要分享 ▼

 

      港股百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其已与蓝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订立了配售新股的协议。随后,蓝城集团执行总裁傅林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蓝城已确定要去香港上市,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宋卫平也称:“有这个计划”。傅林江称,蓝城赴港上市基本条件已满足,有一个团队在推进上市工作,目前正与投资银行讨论一些具体事项。

 

  众所周知,蓝城集团的前身是2010年9月25日成立的绿城建设管理公司,2014年8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旗下有房产代建、养老、农业、健康等4类业务,而此次宋卫平并没有透露具体是哪一块业务上市可能性最大。业内人士猜测,代建业务将是蓝城的主要竞争力,而蓝城的上市也会主打轻资产概念。

 

  蓝城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蓝城的组织框架基本已经搭建完成,三年内重新登陆资本市场,旗下优质业务板块分别打包上市是既定目标。目前,就规模、盈利和成长性而言,代建最有希望成为蓝城中国的第一个上市公司。

 

  一旦有了资本市场的助力,便能较好地满足蓝城建设对上述资金的需求。目前来看,由于在主营业务政府代建的突出业绩表现,蓝城上市之路或将比预想的更为顺畅。

 

  提前布局百威国际

 

  2014年9月8日,百威国际发布停牌公告,市场传言宋卫平将购买百威国际借壳上市。9月17日,百威国际再次刊发公告称,已于14日与宋卫平订立认购协议,但是认购协议可能将导致触发全面收购要约,需获得香港证监会授出的清洗豁免才可除外,目前交易需要等待香港证监会的进一步通知。

 

  “从宋卫平的性格来看,收购百威国际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是有相当大的把握才会去做,百威国际成为蓝城的第一个上市平台的可能性很大。”一位接近宋卫平的地产圈人士告诉记者。

 

  毫无疑问,蓝城收购百威国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港交所规定借壳上市后不能在2年内大规模注入资产,而对于目前业务上在起步阶段的蓝城而言,2年正好是一个过渡发展的阶段,届时蓝城的业务发展将逐渐成熟。

 

  “蓝城将会逐步梳理出盈利模式清晰、成长性最好的几个业务板块,比如代建、物业和电商,成熟一个上市一个。”宋卫平告诉记者。借壳上市成本较低、程序相对简洁,是很多公司目前上市之首选。从百威国际的经营业务、规模等来看,这个公司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港股壳平台,对于蓝城借壳上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虽然此次宋卫平收购百威国际可能会触发全面收购,但是我认为可能性应该不大。首先从业务角度来看,如果触发全面收购,百威国际私有化之后,其主营业务也与蓝城无交集,对于蓝城业务无任何帮助,届时收购事项也将不会发生。”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房玲表示。

 

  代建业务最可能打包上市

 

  房玲认为,收购百威国际后,蓝城将注入代建业务的可能性较大。首先,在蓝城启动上市计划后,“政府代建”这一板块在财务报表上表现非常靓丽,在所有代建业务中增长最快且现金流最好,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认同;第二,带有强烈“宋卫平”个人印记的品牌和管理输出,从重资产运营模式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颇受资本市场欢迎,万科等知名房企相继实行“小股操盘”即是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优秀例证。物业服务也有可能是注入上市公司的业务之一,蓝城未来的目标是中国最好的服务商,而且绿城物业的服务也有口皆碑。

 

  政府代建业务增长最快

 

  蓝城的代建业务包含政府代建、商业代建、资本代建和自有投资4大类型。出乎很多人意外的是,目前蓝城代建中规模增长最快、现金流最好的,竟然是政府代建板块。

 

  据了解,在宋卫平起初的设想中,政府代建是一种近似于公益事业的产业,商业代建才是蓝城建设数万名员工的最大舞台。但近一年来,政府代建的业务量却迎来爆发式增长,迅速超越了商业代建。

 

  “政府与蓝城建设合作,一再被证明是双赢的结果。”蓝城集团副总裁裘黎明说,近两年,越来越多外省城市慕名而来。一位县级市市长表示,其它公司往往是“造一个项目就糟蹋一块地”,但蓝城的团队却总能优化原设计,有效控制成本,更快地推进工程进度。

 

  今年前8个月,蓝城建设就新增8个政府代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连续数年增长率都超过10%。

 

  傅林江告诉记者,蓝城在运营模式上则完成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的转型,通过4年的规划,目前已完成从纯自投项目向代建(政府代建、商业代建、资本代建)模式转型,形成轻资产运营及品牌输出的新型运作模式。截至2014年9月19日,蓝城集团已签约代建项目170个,总占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总可售金额1800多亿元。

 

  “上市对蓝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蓝城CFO杨惠庆说。首先,蓝城要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发产品,前期需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其次,房地产在销售端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做电商还是铺设线下渠道,费用投入都很昂贵。

 

  此外,遇到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代建项目,蓝城建设将会选择参股5%~10%,收取代建费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房地产开发的收入。

------分隔线----------------------------
  • 上一篇:超低土地成本揭万达商业地产高利润缘由
  • 下一篇:百威国际宣布宋卫平入股公司41%股份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23-01-19
·银保监会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 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   22-01-26
·银保监会:房贷政策没有变化 个别地方和银行调整在允   20-03-20
·房贷利率换锚:利率走势未定? 市场不再独宠LPR   20-03-06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三季度例会 优化融资结构和信   18-10-09
热点内容
  • 央行称IMF评估报告对某些问题不够全面
  • 上海个人房贷去年10月以来首现负增长
  • 房企销售环比继续缩水 险资紧握3亿股地
  • 未来3年将有4030亿美元投全球商用地产
  • 银监会: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
  • 深圳华润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可达8折优惠
  • 国际机构借"唱空"抬高房企海外融资成
  • 内地融资持续困难中小房企扎堆香港等壳
  • 超8000亿元资金瞄准楼市 外资集结商业
  • 渣打房贷利率提高2.4倍 面临5000余名客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