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将断炊 当代置业赴港融资-中地会
首页 > 房企融资 >

土地储备将断炊 当代置业赴港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13年07月10日

 

  主打环保科技住宅的内地开发商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置业,01107)7月12日将登陆H股市场。这是在江苏金轮和无锡五洲国际之后,今年以来第三家赴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开发商。

 

  6月28日,北京老牌开发商当代置业启动了上市推介,拟全球发行4亿股,招股价介于1.49港元~2.36港元,以招股价中位数计,集资额大约为8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以“绿色节能环保住宅”为标签的房企,截至今年3月底,合计土地储备规模仅为223.5万平方米,且都位于二、三线城市。招股书资料显示,2012年度,当代置业合约销售仅为28.31亿元。

 

   专家表示,当代置业过于追求苛刻的产品技术标准,其产品在地域选择、性价比、模式复制等方面存有软肋。

 

  分析表示,在“限购”的大背景下,消费者购买住宅,首先考虑的是地段、配套、学区、环境等因素,最后才是绿色环保住宅的“恒温、恒湿”等概念。而在二、三线城市,此类住宅,市场接受度较低。

 

  急需资金扩张

 

  业内人士指出,当代置业此次赴港上市,是为了解决土地储备短板及资金不足。

 

  当代置业现有14个项目,分布在北京、长沙、南昌、九江、太原、仙桃等城市。其中北京的项目除了当代MOMA尚有将近40%的可售面积待售之外,其余均为尾盘销售,去化率普遍在80%以上,可售面积总额仅6万余平方米,面临“断炊”风险。

 

  2007年之后,当代置业在北京土地市场“风光不再”,除了写字楼项目“悦MOMA”之外,一直未拿地开建新项目。截至今年3月底,当代置业合计发展中的土地储备规模仅为223.5万平方米。

 

  对此,专家认为,当代置业的拿地优势正逐渐退化。

 

  赴港上市融资或是当代置业解决土地储备短板的有效途径。对于此次IPO的目的,当代置业在招股书中称,如果招股顺利,全球发售的所得款净额中,有90%或约6.4亿港元将用于收购新土地及开发新项目,其中有3.86亿港元将用于北京及南昌的地价支付或物业开发。而2.57亿港元将用于支付发展成本。

 

  市场份额不易提升

 

  早在1995年前后,当代置业董事长张雷就开始参与房地产业务,彼时他成立了中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房地产咨询业务及从事小型物业发展。2000年,他担任北京当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当代置业以一个“绿色节能舒适住宅开发商”的形象面对投资者。

 

  在招股说明书中,当代置业亦将“MOMA”作为主打品牌,但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当代置业南昌项目满庭春MOMA被曝新房漏水,维修超过8次仍无济于事。

 

  在专家看来,在二、三线城市,对于“绿色环保”住宅的接受度或较低。专家分析,“绿色环保”住宅通常价格比较贵。包括一线城市,顾客的需求还没有提升到这个档次。

 

  专家分析,“绿色节能环保住宅”概念固然吸引人,但对于规模仅在中小房企行列的当代置业而言,仍有多重门槛阻碍着公司产品及业务的推广,从而牵制企业的发展。

 

  他指出,作为中小房企,当代置业绕过了北京成熟市场,却将这一时髦产品强加于市场接受能力较弱的二、三线城市,有本末倒置之嫌。按其现在的销售额与土地储备量看,未来市场份额并不容易提升,市场可接受能力仍需时间检验。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主打环保科技住宅的内地开发商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置业,01107)7月12日将登陆H股市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土地储备将断炊 当代置业赴港融资-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房企融资 > 正文

土地储备将断炊 当代置业赴港融资

2013-07-10 | 每日经济新闻

我要分享 ▼

 

  主打环保科技住宅的内地开发商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置业,01107)7月12日将登陆H股市场。这是在江苏金轮和无锡五洲国际之后,今年以来第三家赴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开发商。

 

  6月28日,北京老牌开发商当代置业启动了上市推介,拟全球发行4亿股,招股价介于1.49港元~2.36港元,以招股价中位数计,集资额大约为8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以“绿色节能环保住宅”为标签的房企,截至今年3月底,合计土地储备规模仅为223.5万平方米,且都位于二、三线城市。招股书资料显示,2012年度,当代置业合约销售仅为28.31亿元。

 

   专家表示,当代置业过于追求苛刻的产品技术标准,其产品在地域选择、性价比、模式复制等方面存有软肋。

 

  分析表示,在“限购”的大背景下,消费者购买住宅,首先考虑的是地段、配套、学区、环境等因素,最后才是绿色环保住宅的“恒温、恒湿”等概念。而在二、三线城市,此类住宅,市场接受度较低。

 

  急需资金扩张

 

  业内人士指出,当代置业此次赴港上市,是为了解决土地储备短板及资金不足。

 

  当代置业现有14个项目,分布在北京、长沙、南昌、九江、太原、仙桃等城市。其中北京的项目除了当代MOMA尚有将近40%的可售面积待售之外,其余均为尾盘销售,去化率普遍在80%以上,可售面积总额仅6万余平方米,面临“断炊”风险。

 

  2007年之后,当代置业在北京土地市场“风光不再”,除了写字楼项目“悦MOMA”之外,一直未拿地开建新项目。截至今年3月底,当代置业合计发展中的土地储备规模仅为223.5万平方米。

 

  对此,专家认为,当代置业的拿地优势正逐渐退化。

 

  赴港上市融资或是当代置业解决土地储备短板的有效途径。对于此次IPO的目的,当代置业在招股书中称,如果招股顺利,全球发售的所得款净额中,有90%或约6.4亿港元将用于收购新土地及开发新项目,其中有3.86亿港元将用于北京及南昌的地价支付或物业开发。而2.57亿港元将用于支付发展成本。

 

  市场份额不易提升

 

  早在1995年前后,当代置业董事长张雷就开始参与房地产业务,彼时他成立了中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房地产咨询业务及从事小型物业发展。2000年,他担任北京当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当代置业以一个“绿色节能舒适住宅开发商”的形象面对投资者。

 

  在招股说明书中,当代置业亦将“MOMA”作为主打品牌,但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当代置业南昌项目满庭春MOMA被曝新房漏水,维修超过8次仍无济于事。

 

  在专家看来,在二、三线城市,对于“绿色环保”住宅的接受度或较低。专家分析,“绿色环保”住宅通常价格比较贵。包括一线城市,顾客的需求还没有提升到这个档次。

 

  专家分析,“绿色节能环保住宅”概念固然吸引人,但对于规模仅在中小房企行列的当代置业而言,仍有多重门槛阻碍着公司产品及业务的推广,从而牵制企业的发展。

 

  他指出,作为中小房企,当代置业绕过了北京成熟市场,却将这一时髦产品强加于市场接受能力较弱的二、三线城市,有本末倒置之嫌。按其现在的销售额与土地储备量看,未来市场份额并不容易提升,市场可接受能力仍需时间检验。

------分隔线----------------------------
  • 上一篇:6天6房企停牌或涉再融资和资产重组
  • 下一篇:龙湖旭辉贷款88亿港元房企融资降成本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银保监会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 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   22-01-26
·银保监会:房贷政策没有变化 个别地方和银行调整在允   20-03-20
·房贷利率换锚:利率走势未定? 市场不再独宠LPR   20-03-06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三季度例会 优化融资结构和信   18-10-09
·“消失”的存款搬家去了楼市和理财?   18-10-09
热点内容
  • 央行称IMF评估报告对某些问题不够全面
  • 上海个人房贷去年10月以来首现负增长
  • 房企销售环比继续缩水 险资紧握3亿股地
  • 未来3年将有4030亿美元投全球商用地产
  • 银监会: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
  • 深圳华润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可达8折优惠
  • 国际机构借"唱空"抬高房企海外融资成
  • 内地融资持续困难中小房企扎堆香港等壳
  • 超8000亿元资金瞄准楼市 外资集结商业
  • 渣打房贷利率提高2.4倍 面临5000余名客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