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出售项目“断臂”求生之后,沿海家园近日再次贷款6000万美元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债务危机。与同行融资以谋求规模扩张不同,沿海家园近期的几轮融资几乎只是为了寻求“喘息”之机。有分析认为,此举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其资金链趋紧、流动性疲弱的问题,产品战略调整迫在眉睫。
频频融资输血
沿海家园于近日发布公告称,与独立第三方订立一项定期贷款融资协议,金额达6000万美元,期限为两年。
在此之前,通过资产置换及出售项目,沿海家园已经频频通过各种方式输血。
9月29日,沿海家园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5.5亿元的总对价向二股东深圳控股出售苏州某商业项目。作为回报,沿海家园将以2.15亿元的总对价收购深圳控股旗下惠州项目30%股权及销售贷款。由此,沿海家园获益超过3亿元。
此前的8月份,沿海家园还将其持有的3770万股丰华股份出售给隆鑫控股,获得4.5亿元的资金。
穆迪表示,资产置换将为沿海家园提供必要的一般运营资本,以改善其流动性,但该公司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再融资需要,需要进一步出售资产来募集资金。
由于一直固守北方市场,沿海家园的抗风险能力一直被业界诟病。沿海家园董事局主席曾文仲此前曾表示,除继续发展北方6个地区以外,还会将项目拓展至广东。
尽管沿海家园上一财年净利润录得了数倍的增长,但并未有派息的计划。对此,专家称,由于外部环境尚不稳定,公司希望保留资金,待投资机会来临时再发展。
但目前来看,沿海家园频频融资并未用于拓展市场。
截至2012年3月31日的上一财年数据显示,沿海家园现金及银行结存仅为25.14亿港元,但短期债项却高达50.36亿港元,虽然这一期间沿海家园在盈利数据上录得较大增长,但短期债务几乎已成火烧眉毛之势。
中投顾问某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沿海家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营收状况不甚理想,公司近期出售项目及资产兑换的目的是寻求“喘息”之机。由于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填补25亿港元的“漏洞”才是当务之急。
融资还贷仅解燃眉之急
沿海家园近年在融资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财年,沿海家园新增贷款为23.90亿港元,而此前的两个财年,新增贷款更是高达37.36亿港元和30.01亿港元。与之对应,沿海家园的净资产分别仅为37.03亿港元、33.80亿港元和31.32亿港元。
在大量融资的同时,沿海家园主要项目依旧分布在北方城市,总体业绩未得到较大改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年,沿海家园合约销售金额仅为30.24亿港元,较上一财年的46.19亿港元下滑近35%。
不过,前述研究员认为,由于楼市调控,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工量、销售量萎缩是很正常的。
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观察来看,由于沿海家园项目分布较为集中,且多数在限购、限贷城市,如果政策不出现调整,销售疲态或将持续。
前述研究员表示,沿海家园近期融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还贷,仅能缓解燃眉之急,不能为企业长期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他指出,沿海家园应当尽快调整战略,适时做好收缩“过冬”的准备;同时,还应加强对相关业务板块的开发,以多元化策略应对市场风险。
截至今年3月31日,沿海家园存货高达87.28亿港元,占总资产一半以上。如果继续将融资作为缓解债务压力的方法,一旦销售出现问题,再融资或许将是“无源之水”。
|
沿海家园借款还旧债融资还贷仅解燃眉之急
2012-11-07 |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