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其中提出将要研究开展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业务,培育房地产金融市场。一时间,房贷如何证券化?此举是否变相为房企输血?未来会否因此出现次贷危机?各界人士纷纷表达疑问和担忧。
不排除部分资金流入开发商
房贷证券化的最直接受益者是银行。由于多年来银行的存款期限多在5年左右,而房贷期限则长达10-30年,“长存短贷”现象长期存在,加上政府对于一级银行有资本充足率有要求,一般银行的资本金(包括银行普通股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除以风险资产(包括按揭资产、企业贷款等)的比例不能低于8%。“房贷证券化可以同时解决银行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世联地产金融高级理财师胡乐航介绍,把长期的房贷转化为证券发行出去,有助于银行提升资金周转率,提高资本充足率,从而符合监管要求,同时减少外部融资对资本市场的冲击。
对于一些已经“囊中羞涩”的房企而言,此举能否快速解渴?北京龙藏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祥龙亦表示,此举提高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和存贷比,盈利空间增大,继而有望间接增加个人房贷额度,影响到楼市。胡乐航则认为短期内表现不会明显,“无论怎样的金融创新,一旦涉及到向房企放贷,国家都会收紧,房贷证券化对于房企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输血效果。”他认为当前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银行的资金流动量增加之后,之前一直监控不到的表外资产,有更大的腾挪空间,只能说不排除会有钱间接曲折流向房企。
胡乐航表示,如果未来取消调控,开发商可以把资产抵押给银行,银行将其整合为证券对外发行,开发商即便不卖房,也有可能通过发行证券快速回笼资金,对于开发商而言,才真正是多了一条快速有效的融资渠道。
专家评“距离次贷危机还远”
相比之下,对于房贷证券化试点的出台,市场更大的担心在于会否因此出现“次贷危机”,对此多名受访专家直言不会。
“次贷危机是过度证券化的结果,太多的衍生品出来,又加入很多金融杠杆,最后投资者根本看不清自己买的到底是什么资产。目前国内鼓励资产证券化,但明确要求不允许再证券化。”胡乐航认为,加上资产折价担保,所以比较安全。“距离次贷危机还早着呢。”赵祥龙介绍,美国的房贷证券化已经做到了第四级甚至第五级,中国目前才开始做第一级,还处于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化的初级阶段,距离次贷危机还远。
对于未来的执行,胡乐航建议政府应该设立资产评估和评级的基金,给评估和评级机构一个独立测评的基础。“评级和评估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国外次贷危机的出现有一些便是在利益驱使下,把垃圾资产评级提高,引诱客户购买。”胡乐航认为,如果银行或者开发商成为评估和评级机构的客户,市场竞争之下难免沦为工具,其独立性便难以保障。他建议政府设立基金,令评价机构可以作为独立第三方出现以确保客观。
|
珠三角金改方案获批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将为房企输血
2012-07-30 |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