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阜新模式”的启示-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企融资 >

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阜新模式”的启示

金融时报  2012年06月05日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为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而作出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重大民生工程。然而,由于保障性住房并非商业地产,资金回报时间长,缺乏商业可持续性,资金来源问题往往成为制约保障房建设进度的最大掣肘。

 

  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的“阜新模式”,是在人民银行积极推动下,金融机构从土地拆迁、整理,项目规划、建设,到居民回迁、按揭、创业就业及小区整体金融服务的全过程提供服务。它将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与支持城市经济转型、居民创业、就业相结合,有效打破了保障房建设资金瓶颈,实现了既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又能让百姓“住得进、住得好、住得稳”。以政府主导、央行助推、金融创新、风险可控、安居乐业为“关键词”的“阜新模式”,成功让辽宁阜新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居民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让老工业基地发展振兴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为探索建立多层次、宽渠道、可持续的保障房融资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是“阜新模式”的基础。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土地的拆迁、整理、规划、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需要政府、银行、企业等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没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指令、统一的协调,很难确保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

 

  在“阜新模式”中,阜新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棚户区改造建设领导小组,先后联合或单独制定、颁发了专门的办法和政策30余项,涵盖了保障房建设从开工到入住的全过程,首先从政策制度层面确保了保障房建设工程的优先、优惠地位。同时,在简化工程审批手续、房企信用增级以及建立由财政支持的风险补偿机制方面,阜新市政府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央行推动、金融支持是“阜新模式”的关键。在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的“阜新模式”中,人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综合管理和服务部门,始终把支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民生为己任,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迅速在阜新地区编织了一条政府、银行、企业间紧密协作的纽带,融通了保障房建设所需的资金流,成为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最有力的“推手”。一是深入调研,找准资金需求。针对保障房建设中的资金衔接问题和居民回迁贷款问题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推动商业银行根据工程实际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2011年,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的协调下,辽宁省农信社开通两家农信网点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端口,有效满足棚改回迁居民贷款需求。二是搭建对接平台,构建长效机制。通过多次召开“现场推介会”、“银企对接会”等方式,推动银、政、企三方围绕信贷支持、还款机制、沟通机制等签订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11年,阜新金融机构累计投放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达29亿元。三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对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的金融机构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上予以倾斜。

 

  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是“阜新模式”的核心。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银行仍然是保障房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阜新模式”有效地推动了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成为打破保障房建设资金瓶颈的“金钥匙”。一是农业发展银行以其他土地作抵押,以开发地块土地出让金作还款来源发放开发贷款,陆续为阜新市玉龙新城建设以及阜蒙县、彰武县新农村建设提供土地开发贷款42.8亿元,为阜新保障房建设用地提供保障。二是国家开发银行以腾空土地为抵押,向棚户区改造提供开发贷款,还款资金一方面源自政府财政补贴,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升值后出售变现。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18.17亿元。

 

  有效担保、风险可控是“阜新模式”的保障。信贷资金只有依法合规、风险可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无视信贷风险,要求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无异于“饮鸩止渴”。在“阜新模式”中,除了资产抵押外,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帮助银行降低贷款风险,使金融支持又多了一道“防火墙”。

 

  支持转型、促进发展是“阜新模式”的目标。阜新是一座因资源枯竭而转型的城市,经济结构以煤炭开采和能源工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改善了阜新棚户区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更加快了阜新城市转型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为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而作出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重大民生工程。然而,由于保障性住房并非商业地产,资金回报时间长,缺乏商业可持续性,资金来
/zdh/images/defaultpic.gif
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阜新模式”的启示-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企融资 > 正文

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阜新模式”的启示

2012-06-05 | 金融时报

我要分享 ▼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为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而作出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重大民生工程。然而,由于保障性住房并非商业地产,资金回报时间长,缺乏商业可持续性,资金来源问题往往成为制约保障房建设进度的最大掣肘。

 

  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的“阜新模式”,是在人民银行积极推动下,金融机构从土地拆迁、整理,项目规划、建设,到居民回迁、按揭、创业就业及小区整体金融服务的全过程提供服务。它将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与支持城市经济转型、居民创业、就业相结合,有效打破了保障房建设资金瓶颈,实现了既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又能让百姓“住得进、住得好、住得稳”。以政府主导、央行助推、金融创新、风险可控、安居乐业为“关键词”的“阜新模式”,成功让辽宁阜新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居民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让老工业基地发展振兴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为探索建立多层次、宽渠道、可持续的保障房融资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是“阜新模式”的基础。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土地的拆迁、整理、规划、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需要政府、银行、企业等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没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指令、统一的协调,很难确保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

 

  在“阜新模式”中,阜新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棚户区改造建设领导小组,先后联合或单独制定、颁发了专门的办法和政策30余项,涵盖了保障房建设从开工到入住的全过程,首先从政策制度层面确保了保障房建设工程的优先、优惠地位。同时,在简化工程审批手续、房企信用增级以及建立由财政支持的风险补偿机制方面,阜新市政府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央行推动、金融支持是“阜新模式”的关键。在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的“阜新模式”中,人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综合管理和服务部门,始终把支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民生为己任,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迅速在阜新地区编织了一条政府、银行、企业间紧密协作的纽带,融通了保障房建设所需的资金流,成为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最有力的“推手”。一是深入调研,找准资金需求。针对保障房建设中的资金衔接问题和居民回迁贷款问题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推动商业银行根据工程实际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2011年,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的协调下,辽宁省农信社开通两家农信网点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端口,有效满足棚改回迁居民贷款需求。二是搭建对接平台,构建长效机制。通过多次召开“现场推介会”、“银企对接会”等方式,推动银、政、企三方围绕信贷支持、还款机制、沟通机制等签订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11年,阜新金融机构累计投放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达29亿元。三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对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的金融机构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上予以倾斜。

 

  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是“阜新模式”的核心。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银行仍然是保障房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阜新模式”有效地推动了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成为打破保障房建设资金瓶颈的“金钥匙”。一是农业发展银行以其他土地作抵押,以开发地块土地出让金作还款来源发放开发贷款,陆续为阜新市玉龙新城建设以及阜蒙县、彰武县新农村建设提供土地开发贷款42.8亿元,为阜新保障房建设用地提供保障。二是国家开发银行以腾空土地为抵押,向棚户区改造提供开发贷款,还款资金一方面源自政府财政补贴,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升值后出售变现。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18.17亿元。

 

  有效担保、风险可控是“阜新模式”的保障。信贷资金只有依法合规、风险可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无视信贷风险,要求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无异于“饮鸩止渴”。在“阜新模式”中,除了资产抵押外,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帮助银行降低贷款风险,使金融支持又多了一道“防火墙”。

 

  支持转型、促进发展是“阜新模式”的目标。阜新是一座因资源枯竭而转型的城市,经济结构以煤炭开采和能源工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改善了阜新棚户区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更加快了阜新城市转型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分隔线----------------------------
  • 上一篇:地产类信托仍有价值创新型信托孕育机会
  • 下一篇:房地产信托吸金依然最多 部分开发商面临挤兑风险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23-01-19
·银保监会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 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   22-01-26
·银保监会:房贷政策没有变化 个别地方和银行调整在允   20-03-20
·房贷利率换锚:利率走势未定? 市场不再独宠LPR   20-03-06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三季度例会 优化融资结构和信   18-10-09
热点内容
  • 央行称IMF评估报告对某些问题不够全面
  • 上海个人房贷去年10月以来首现负增长
  • 房企销售环比继续缩水 险资紧握3亿股地
  • 未来3年将有4030亿美元投全球商用地产
  • 银监会: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
  • 深圳华润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可达8折优惠
  • 国际机构借"唱空"抬高房企海外融资成
  • 内地融资持续困难中小房企扎堆香港等壳
  • 超8000亿元资金瞄准楼市 外资集结商业
  • 渣打房贷利率提高2.4倍 面临5000余名客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