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概况

时间:2014-02-07 点击:
 
  201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13.0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商品房销售额8.14万亿元,同比增长26.3%。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状况整体处于近几年来情况较好的时期,尤其大企业资金到位情况良好。
 
  与此同时,2013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89万亿元,比2012年多增6879亿元,创4年来历史新高。M2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2013年商品房待售面积4.9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5.2%,比2012年末增加1.28亿平方米。中国银行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安全发展受到世界关注。
 
  进入2014年,李克强总理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会议认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既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更好做到“放”“管”结合的必要条件。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推进,金融等重点领域更要加快建设。要用好社会力量,发挥行业组织自律和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
 
  房地产业的信用建设是无资不立,无资不强。2013年,蝉联12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荣誉的碧桂园年销售额首破千亿元;近年连续入选“资信20强”的敏捷地产成为广州区域销售面积冠军,年销售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奥园实现转型,商业销售占比45%;雅居乐年销售额突破400亿元……万科、中海、佳兆业、金地、卓越、华润等大型房企也一一入评“第四届深圳地产资信10强”。12年来的实践证明,由四大行广东分行联合中央媒体共同评审出来的资信20强保持了一贯稳健发展,多数大型房企多次连续入选,成为各大金融机构长期优质商业伙伴,成为市场和行业的“资信标杆”,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和重视。
 
  过去的12年,“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成功打造了一座丰碑,银企共同实现了安全快速成长,也对规范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少房企伴随称号不断成长,成为全国知名房企。资信评审模式先后被北京、湖南、陕西、浙江、江西等各省市借鉴学习,评审结果已成为各大银行开展信贷、授信、按揭等业务的重要参照指标,85%以上银行房贷流已固定流向广东地产资信20强(及“深圳地产资信10强”)。截至目前,上一届入评“广东地产资信20强”和“深圳地产资信10强”30家房企,总资产已达2.8万亿元,去年全年销售额突破7000亿元,这在全国任何一个区域绝无仅有。
 
  与此同时,由评审会发起成立的“中国地产资信强企交流会”(简称“中地会”),成为强强合作、共赢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上,银企交流增加,合作强化,共同巩固、发展和创新着房地产业的领先优势。去年,中地会组织20强代表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负责人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中央、国务院相关领导座谈交流,推进中央了解房地产业发展实际,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赞扬和肯定;中地会组织考察丽江古建筑,通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球道最长的高尔夫球场联谊活动促进银企交流合作;十余次茗茶、赏画、品酒座谈会,高尔夫联谊和项目交流会;根据企业遇到的不同特殊问题,在严格保密性的基础上推动内部合作……
 
  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正步入第13年,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公布后,评审会将继续搭建常态性的非盈利性交流平台——“中国地产资信强企交流会”,继续通过多方位交流模式,推动各大房企高层、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各大银行之间的交流,巩固强强合作,研究创新合作,实现健康、稳定、共赢性发展。
 
  “第十三届(2014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将继续采取“自愿申报、银行补报、专家评审、科学打分、多方求证”的评审模式进行。根据企业申报材料逐项计分,再将情况反馈到各大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逐项核定,然后综合各方评价,“权威、客观、真实”地得出位列前20名的地产企业。同时通过广州、广东、全国各主流媒体的联合宣传,加强在置业者和投资者心中的信赖度。
 
  展望未来,随着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改革元年,房地产金融业既有“市场化”的挑战,也面临新型城镇化等利好。在中国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头,房地产业被普遍认为仍将发挥较为重要的支撑作用。“第十三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将广受政府部门和各地龙头房企的积极关注,在房地产金融业的改革元年,探讨全新合作。
 
  让我们共同期待第十三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企业的诞生。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