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世界级城市群不是空话-中地会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世界级城市群不是空话

  2019年02月26日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全文两万七千多字,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也将随之出台建设和发展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已发酵不短的时间,多数民众希望只是一个方向性指导文件,而是有实质的利民便民措施出台,并真正实现大湾区内经济发展的联动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2018年GDP一览

 

 

◎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

 

到2022年: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

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布局:

 

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深圳将努力成为具世界

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纲要提出,深圳将努力成为具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广州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纲要提出,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干哪些大事?

 

科技创新

1.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2.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3.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4.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5.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金融、保险、人民币

 

纲要提出,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

 

1、香港: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

 

2、广州:支持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支持广州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3、深圳: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4、澳门: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

 

5、保险: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

 

6、人民币跨境: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

 

交通、通信

 

1、将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2、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3、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实现城市固定互联网宽带全部光纤接入。

 

4、实现通信资费合理下降: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现代产业

 

1、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2、探索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研究探索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

 

3、推进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在马匹、饲草饲料、兽药、生物制品等进出境检验检疫和通关等方面的合作。

 

宜居宜业宜游

 

1、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2.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对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就读的学生,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

 

3.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推动实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4.优化珠三角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人在大湾区旅游观光。

 

5.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

 

6.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高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使用便利化水平。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全文两万七千多字,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也将随之出台建设和发展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已发酵不短的时间,多数民众希望只是一个方向性指导文件
/zdh/uploads/allimg/190226/3-1Z226024419310-lp.jpg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世界级城市群不是空话-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世界级城市群不是空话

2019-02-26 |

我要分享 ▼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全文两万七千多字,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也将随之出台建设和发展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已发酵不短的时间,多数民众希望只是一个方向性指导文件,而是有实质的利民便民措施出台,并真正实现大湾区内经济发展的联动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2018年GDP一览

 

 

◎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

 

到2022年: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

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布局:

 

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深圳将努力成为具世界

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纲要提出,深圳将努力成为具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广州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纲要提出,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干哪些大事?

 

科技创新

1.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2.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3.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4.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5.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金融、保险、人民币

 

纲要提出,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

 

1、香港: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

 

2、广州:支持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支持广州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3、深圳: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4、澳门: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

 

5、保险: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

 

6、人民币跨境: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

 

交通、通信

 

1、将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2、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3、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实现城市固定互联网宽带全部光纤接入。

 

4、实现通信资费合理下降: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现代产业

 

1、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2、探索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研究探索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

 

3、推进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在马匹、饲草饲料、兽药、生物制品等进出境检验检疫和通关等方面的合作。

 

宜居宜业宜游

 

1、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2.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对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就读的学生,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

 

3.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推动实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4.优化珠三角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人在大湾区旅游观光。

 

5.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

 

6.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高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使用便利化水平。

 
 
 
------分隔线----------------------------
  • 上一篇:广州经济急待奋起直追 在全国前20城市中去年增速列倒第三
  • 下一篇:《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发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示范效应   24-04-18
·2024年一季度央地主要房地产政策汇总   24-04-03
·“旧雨新知 携手前行”银企迎春交流茶话会成功举行   24-03-2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高质量发展重要信号   24-03-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房地产   24-03-18
热点内容
  • 中地会与搜狐家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朗亚铁艺张艺影执行董事访谈记
  • “十年·居变”华南家居产业发展首脑峰
  • 活动花絮集
  • 访广东特地陶瓷冯红健董事长
  • 访格雷仕卫浴副总经理冯斌
  • 胜球灯饰走访记
  • 访广东洛可可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朱子
  • 承载新期望 第十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
  • 投资客游资盯上打折楼盘 楼市抄底时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