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五招“稳消费”:部分日用品降关税 增设免税店-中地会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国务院五招“稳消费”:部分日用品降关税 增设免税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年04月29日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确定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措施,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和企业技术升级;决定实施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促进理顺资源税费关系。

 

      会议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围绕满足消费升级要求,通过完善税收调节等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促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有利于扩内需、保就业、惠民生,对推动国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有重要意义。

 

      “这是在现有收入分配基础上,通过促进消费便利化,增强消费在稳增长中的作用,同时也是顺利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引导国内消费回流的重要举措。”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预计,如若上述政策实施落地,将会提高消费增速0.5到1个百分点。

 

      赵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往我们稳增长更多是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组合拳来提高投资增速,促进消费的具体政策不多,在经济下行压力就挨打的背景下,出台稳消费的短期措施很有现实必要,“我们既要稳投资,也要稳消费。”

 

      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

 

      上述会议就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提出了具体的五条措施。

 

      一是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

 

      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

 

      三是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

 

      四是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严格落实进境物品依法主动申报纳税要求。制定支持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政策,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

 

      五是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实体店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规范市场秩序,严打假冒伪劣,促进优胜劣汰。让消费者能就近舒心、便捷购物。

 

      赵萍表示,上述五大便利化措施,作为短期政策,对于解决制约消费增长的瓶颈,将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增长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众望所归。”赵萍评价道,在此次出台的政策中,社会上长期呼吁的进口关税减免终于落地。

 

      以往中国消费者之所以舍近求远到境外消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口商品税负的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洪俊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关税外,中国增值税和国外相近在17%到18%,“对于高端商品的消费税国外有些国家没有,咱们是10%-30%,”关税使得进口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国外。

 

      “而且这次出台的政策有新的亮点,超出我们的预期。”赵萍指出,此次提出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将极大的方便国内消费者购买免税商品。

 

      以前,中国免税店落地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集中在海南、北京、上海等地,“今后扩大试点,消费者购物就不一定要集中于几个点上了。” 赵萍说。

 

      或提高消费增速0.5到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下滑。一季度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4个和0.1个百分点,反映国内消费增长乏力的趋势。

 

      而与其相反,中国消费者的海外消费能力呈现出迅猛增长之势。

 

      数据显示,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平均年增长25.2%,这一水平是国内社会消费品年终总额增速的两倍。以2014年为例,中国出境人数超1亿人,境外消费也已超1万亿元,占据全球境外消费市场份额的10%以上,强劲的购买力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其实这几年来,这个现象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大,甚至有人担心,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是钱多人傻,肩扛手提。”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吴国华[-4.76%]此前表示,目前迫切需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寻找国内消费的增长的潜力。

 

      根据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抓紧拿出具体方案,

 

      对此,赵萍认为:“如若上述政策实施落地,能够引导一部分消费回流到国内,将会提高消费增速0.5到1个百分点。”

 

      在她看来,此次实际上是重点针对进口商品消费,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高端大众品消费,属于多数人能够消费得起的商品。比如,政策中也明确道,针对的是“大众消费品”、“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

 

      也就是说,“政策涉及范围其实和多数人消费都相关。”赵萍表示,因而对于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具有很现实的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投资不同,影响消费的因素不仅包括居民收入,还包括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等多重因素,因而引导消费一般见效较慢。

 

      对此,赵萍建议,此次出台的措施是作为刺激消费的短期措施,今后还需要加大力度,通过长期手段来促进消费健康发展。“今后,一方面,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避免人民币境内贬值,境外升值所导致的购买力下降;与此同时,打铁也需自身硬,民族品牌需要提高质量,增强研发设计能力。”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确定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措施,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和企业技术升级;决定实施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促进理顺资源税费关系。 会议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
/zdh/uploads/allimg/150429/3-1504291PU04H-lp.jpg
国务院五招“稳消费”:部分日用品降关税 增设免税店-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正文

国务院五招“稳消费”:部分日用品降关税 增设免税店

2015-04-29 |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要分享 ▼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确定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措施,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和企业技术升级;决定实施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促进理顺资源税费关系。

 

      会议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围绕满足消费升级要求,通过完善税收调节等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促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有利于扩内需、保就业、惠民生,对推动国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有重要意义。

 

      “这是在现有收入分配基础上,通过促进消费便利化,增强消费在稳增长中的作用,同时也是顺利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引导国内消费回流的重要举措。”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预计,如若上述政策实施落地,将会提高消费增速0.5到1个百分点。

 

      赵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往我们稳增长更多是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组合拳来提高投资增速,促进消费的具体政策不多,在经济下行压力就挨打的背景下,出台稳消费的短期措施很有现实必要,“我们既要稳投资,也要稳消费。”

 

      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

 

      上述会议就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提出了具体的五条措施。

 

      一是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

 

      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

 

      三是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

 

      四是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严格落实进境物品依法主动申报纳税要求。制定支持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政策,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

 

      五是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实体店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规范市场秩序,严打假冒伪劣,促进优胜劣汰。让消费者能就近舒心、便捷购物。

 

      赵萍表示,上述五大便利化措施,作为短期政策,对于解决制约消费增长的瓶颈,将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增长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众望所归。”赵萍评价道,在此次出台的政策中,社会上长期呼吁的进口关税减免终于落地。

 

      以往中国消费者之所以舍近求远到境外消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口商品税负的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洪俊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关税外,中国增值税和国外相近在17%到18%,“对于高端商品的消费税国外有些国家没有,咱们是10%-30%,”关税使得进口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国外。

 

      “而且这次出台的政策有新的亮点,超出我们的预期。”赵萍指出,此次提出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将极大的方便国内消费者购买免税商品。

 

      以前,中国免税店落地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集中在海南、北京、上海等地,“今后扩大试点,消费者购物就不一定要集中于几个点上了。” 赵萍说。

 

      或提高消费增速0.5到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下滑。一季度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4个和0.1个百分点,反映国内消费增长乏力的趋势。

 

      而与其相反,中国消费者的海外消费能力呈现出迅猛增长之势。

 

      数据显示,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平均年增长25.2%,这一水平是国内社会消费品年终总额增速的两倍。以2014年为例,中国出境人数超1亿人,境外消费也已超1万亿元,占据全球境外消费市场份额的10%以上,强劲的购买力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其实这几年来,这个现象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大,甚至有人担心,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是钱多人傻,肩扛手提。”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吴国华[-4.76%]此前表示,目前迫切需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寻找国内消费的增长的潜力。

 

      根据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抓紧拿出具体方案,

 

      对此,赵萍认为:“如若上述政策实施落地,能够引导一部分消费回流到国内,将会提高消费增速0.5到1个百分点。”

 

      在她看来,此次实际上是重点针对进口商品消费,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高端大众品消费,属于多数人能够消费得起的商品。比如,政策中也明确道,针对的是“大众消费品”、“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

 

      也就是说,“政策涉及范围其实和多数人消费都相关。”赵萍表示,因而对于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具有很现实的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投资不同,影响消费的因素不仅包括居民收入,还包括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等多重因素,因而引导消费一般见效较慢。

 

      对此,赵萍建议,此次出台的措施是作为刺激消费的短期措施,今后还需要加大力度,通过长期手段来促进消费健康发展。“今后,一方面,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避免人民币境内贬值,境外升值所导致的购买力下降;与此同时,打铁也需自身硬,民族品牌需要提高质量,增强研发设计能力。”

------分隔线----------------------------
  • 上一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季度获中国25.6亿美元投资
  • 下一篇:一季度全国涂料产量343.64万吨 粤苏沪位列三甲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发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示范效应   24-04-18
·2024年一季度央地主要房地产政策汇总   24-04-03
·“旧雨新知 携手前行”银企迎春交流茶话会成功举行   24-03-2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高质量发展重要信号   24-03-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房地产   24-03-18
热点内容
  • 中地会与搜狐家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朗亚铁艺张艺影执行董事访谈记
  • “十年·居变”华南家居产业发展首脑峰
  • 活动花絮集
  • 访广东特地陶瓷冯红健董事长
  • 访格雷仕卫浴副总经理冯斌
  • 胜球灯饰走访记
  • 访广东洛可可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朱子
  • 承载新期望 第十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
  • 投资客游资盯上打折楼盘 楼市抄底时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