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2015年任务清单敲定 落实三个1亿人城镇化方案-中地会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发改委2015年任务清单敲定 落实三个1亿人城镇化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年12月16日

 

      紧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12月12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今明两年的发改委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徐绍史在会议上指出,“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要加快出台一批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根据发改委的机关报《中国经济导报》报道,此次会议对推进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发展战略协调、低碳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等方面,都作出了工作部署。

 

      2015年为“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二五”提出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能否完成,将在明年年底得到检验。因此,作为承担宏观调控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部门,发改委2015年的工作部署尤为重要。

 

      进一步放权

 

      在推进改革开放方面,徐绍史强调,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改革新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首先,在改革方面,徐绍史进一步指出,一是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任务。要抓好中改办部署的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各地也要谋划推进改革。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减少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但更重要的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纵横协管机制,发挥好信息网络在监管中的作用。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能力建设,真正接住管好。

 

      三是加快项目核准制度改革。抓紧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快实现纵横贯通的网上并联核准、联动协管。

 

      四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推动出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

 

      五是加快推进价格改革。落实国务院通过的改革方案,再放开一批价格,下放一批定价权限,尽快修订政府定价目录。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郑新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三个部门的下属单位正在推进成立关于政府与社会合作(即PPP)模式的协会、研究院、基金和信息平台,进一步推进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在12月15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上提出建议,在目前大宗商品价格比较低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水、电、油、气、运等资源性和基础性产品的价格改革。

 

      同时,在对外开放方面,徐绍史指出,要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出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下大力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围绕产业和装备走出去,继续推动一批境外铁路建设项目,深化油气、核电合作,拓展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生态环保合作。要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抓紧出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稳妥推进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建设。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拓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范围。改革国外贷款和外债管理方式。

 

      “在对外开放方面,建议继续通过与发达国家建立更多高水平自由贸易区,来扩展对外发展的空间。”李雪松指出,整体来看,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区数量还相对较少,质量还有待提高。

 

      启动全面创新改革试点

 

      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徐绍史指出,抓紧出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启动全面创新改革试点,激发全民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在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方面,重点抓好3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落实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加快产业有序转移,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避免产业在空间上的简单平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二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出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以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要落实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措施,相关地方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项目,坚决防止违规项目复工建设,支持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信息经济。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高技术服务业。深入落实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抓紧制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政策意见。实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和国家级物流园区示范,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工业机器人商用仅仅是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主要用在汽车、电子、食品、化工、塑胶橡胶和金融制品六大制造行业,其中大约50%的工业机器人用于汽车制造业。”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文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预计2016年之后中小企业也会批量导入工业机器人。

 

      对于化解产能过剩,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目前不少过剩产能都是由地方政府违规审批建设的,我国的项目审批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既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也要划清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权限。

 

      组织制定环渤海、泛珠等区域合作规划

 

      在区域发展战略协调上,徐绍史强调,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打造发展空间新格局。培育壮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支撑带,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沿线地区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徐绍史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实化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落实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编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

 

      徐绍史提出,要继续支持特殊地区加快发展。组织制定环渤海、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规划和意见。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继续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研究制定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规划,做好支持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发展和对口支援工作。

 

      徐绍史强调,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落实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抓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编制城市群规划。

 

      有国家发改委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和城镇化综合试点目前还在进行部门会签,“我们会争取尽快出台”。

 

      出台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在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方面,徐绍史要求,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徐绍史指出,一是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坚持节能减排预警调控、按月公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任务完成滞后地区进行商谈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对雾霾严重地区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城市矿产等示范工程。

 

      二是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深入落实“大气十条”,推动出台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抓好生态补偿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和治理工程。

 

      三是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贯彻落实“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建设性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上报国务院,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在由环保部、国土部和农业部等部委联合编制当中。

 

      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

 

      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方面,徐绍史强调,要在全面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草案,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重大问题研究。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努力把规划做实。

 

      二是科学设置目标指标。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方面,合理设置目标指标体系。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目标。

 

      三是加强规划衔接协调。下位规划要主动与上位规划衔接,同位规划要与相关领域、地区规划衔接,使各类规划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

 

      四是强化规划工作创新。加强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坚持开门编规划,使规划编制成为汇集智慧、凝聚共识的过程。

 

      发改委近期在系统内部印发的《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合理确定规划目标,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目标和指标,特别是要突出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与经济增长同步等民生改善方面的目标和指标。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省级规划任务要求,将政府必须完成的一些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将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任务作为预期性指标;同时,要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避免层层加码,盲目攀比。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紧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12月12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今明两年的发改委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徐绍史在会议上指出,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各种形式的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发改委2015年任务清单敲定 落实三个1亿人城镇化方案-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正文

发改委2015年任务清单敲定 落实三个1亿人城镇化方案

2014-12-16 |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要分享 ▼

 

      紧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12月12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今明两年的发改委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徐绍史在会议上指出,“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要加快出台一批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根据发改委的机关报《中国经济导报》报道,此次会议对推进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发展战略协调、低碳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等方面,都作出了工作部署。

 

      2015年为“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二五”提出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能否完成,将在明年年底得到检验。因此,作为承担宏观调控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部门,发改委2015年的工作部署尤为重要。

 

      进一步放权

 

      在推进改革开放方面,徐绍史强调,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改革新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首先,在改革方面,徐绍史进一步指出,一是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任务。要抓好中改办部署的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各地也要谋划推进改革。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减少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但更重要的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纵横协管机制,发挥好信息网络在监管中的作用。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能力建设,真正接住管好。

 

      三是加快项目核准制度改革。抓紧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快实现纵横贯通的网上并联核准、联动协管。

 

      四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推动出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

 

      五是加快推进价格改革。落实国务院通过的改革方案,再放开一批价格,下放一批定价权限,尽快修订政府定价目录。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郑新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三个部门的下属单位正在推进成立关于政府与社会合作(即PPP)模式的协会、研究院、基金和信息平台,进一步推进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在12月15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上提出建议,在目前大宗商品价格比较低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水、电、油、气、运等资源性和基础性产品的价格改革。

 

      同时,在对外开放方面,徐绍史指出,要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出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下大力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围绕产业和装备走出去,继续推动一批境外铁路建设项目,深化油气、核电合作,拓展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生态环保合作。要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抓紧出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稳妥推进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建设。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拓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范围。改革国外贷款和外债管理方式。

 

      “在对外开放方面,建议继续通过与发达国家建立更多高水平自由贸易区,来扩展对外发展的空间。”李雪松指出,整体来看,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区数量还相对较少,质量还有待提高。

 

      启动全面创新改革试点

 

      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徐绍史指出,抓紧出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启动全面创新改革试点,激发全民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在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方面,重点抓好3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落实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加快产业有序转移,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避免产业在空间上的简单平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二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出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以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要落实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措施,相关地方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项目,坚决防止违规项目复工建设,支持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信息经济。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高技术服务业。深入落实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抓紧制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政策意见。实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和国家级物流园区示范,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工业机器人商用仅仅是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主要用在汽车、电子、食品、化工、塑胶橡胶和金融制品六大制造行业,其中大约50%的工业机器人用于汽车制造业。”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文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预计2016年之后中小企业也会批量导入工业机器人。

 

      对于化解产能过剩,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目前不少过剩产能都是由地方政府违规审批建设的,我国的项目审批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既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也要划清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权限。

 

      组织制定环渤海、泛珠等区域合作规划

 

      在区域发展战略协调上,徐绍史强调,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打造发展空间新格局。培育壮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支撑带,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沿线地区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徐绍史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实化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落实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编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

 

      徐绍史提出,要继续支持特殊地区加快发展。组织制定环渤海、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规划和意见。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继续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研究制定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规划,做好支持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发展和对口支援工作。

 

      徐绍史强调,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落实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抓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编制城市群规划。

 

      有国家发改委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和城镇化综合试点目前还在进行部门会签,“我们会争取尽快出台”。

 

      出台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在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方面,徐绍史要求,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徐绍史指出,一是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坚持节能减排预警调控、按月公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任务完成滞后地区进行商谈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对雾霾严重地区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城市矿产等示范工程。

 

      二是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深入落实“大气十条”,推动出台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抓好生态补偿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和治理工程。

 

      三是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贯彻落实“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建设性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上报国务院,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在由环保部、国土部和农业部等部委联合编制当中。

 

      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

 

      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方面,徐绍史强调,要在全面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草案,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重大问题研究。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努力把规划做实。

 

      二是科学设置目标指标。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方面,合理设置目标指标体系。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目标。

 

      三是加强规划衔接协调。下位规划要主动与上位规划衔接,同位规划要与相关领域、地区规划衔接,使各类规划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

 

      四是强化规划工作创新。加强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坚持开门编规划,使规划编制成为汇集智慧、凝聚共识的过程。

 

      发改委近期在系统内部印发的《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合理确定规划目标,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目标和指标,特别是要突出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与经济增长同步等民生改善方面的目标和指标。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省级规划任务要求,将政府必须完成的一些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将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任务作为预期性指标;同时,要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避免层层加码,盲目攀比。

------分隔线----------------------------
  • 上一篇:龙湖32亿港元购大股东重庆公司8.7%权益成行
  • 下一篇:不动产登记条例料将年内出台 将为房产税开征铺路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发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示范效应   24-04-18
·2024年一季度央地主要房地产政策汇总   24-04-03
·“旧雨新知 携手前行”银企迎春交流茶话会成功举行   24-03-2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高质量发展重要信号   24-03-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房地产   24-03-18
热点内容
  • 中地会与搜狐家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朗亚铁艺张艺影执行董事访谈记
  • “十年·居变”华南家居产业发展首脑峰
  • 活动花絮集
  • 访广东特地陶瓷冯红健董事长
  • 访格雷仕卫浴副总经理冯斌
  • 胜球灯饰走访记
  • 访广东洛可可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朱子
  • 承载新期望 第十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
  • 投资客游资盯上打折楼盘 楼市抄底时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