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未来新增500万人口 八成分流到南沙和东部-中地会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广州未来新增500万人口 八成分流到南沙和东部

南方日报(广州)  2012年01月09日

 

      万庆良参加政协小组讨论,问计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8日上午,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到政协二、三组参加分组讨论,委员们抓住难得机会,争相“抢咪”发言,或批评,或献计,或肯定,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了热词。万庆良在会上则主动“亮家丑”,坦陈广州城乡的贫富悬殊,“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广州的全面现代化,没有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建设幸福广州那就是一句空话。”他动员委员们参与扶贫,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

 

      “不是为我鼓掌,是为全市人民鼓掌”

 

      8日上午,政协第二组、第三组进行联组讨论,热议如何推进广州城乡一体化。10时,万庆良来到现场,参加分组讨论。

 

      来自九三学社的政协委员曾春航一开口就提议为万庆良鼓掌:“我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朋友,在我带他们夜游珠江、逛花城广场、登电视塔、乘地铁、看荔枝湾涌的过程中,从外国友人羡慕和向往的眼神中,让我由一个广州的普通市民荣升为大市民,同时也让我们在广州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不是为我鼓掌,是为全市人民鼓掌,是全体市民努力的结果。”万庆良谦虚地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在2012年工作安排里,围绕城乡一体化工作目标足足用了两页纸的篇幅进行详细介绍,提出实施“美丽乡村计划”,此举得到了众多委员的赞许,各界别政协委员踊跃发言,就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建议。政协委员轻易不放过向市委书记面陈的机会,争相 “抢咪”,26位委员成功抢到了“发言权”。

 

      “对大家的精彩发言,我首先表示衷心感谢。”万庆良称赞委员的发言“很有深度、很有内涵、很有见地、富有针对性”。

 

      “农民变了市民、村民变了居民,但是换汤没有换药”

 

      在最后发言中,万庆良主动向委员会“亮家底”,“揭家丑”。直言:广州推进科学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就是“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问题”,并称“这也是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难题”。他一口气列举了五个主要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城乡二元体制有胶化的趋势、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他说,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只是从2006年的2.5:1微调到2010年的2.42:1,“世界上共同富裕国家这个比例是1.5:1,所以我们还有差距。”与国内城市相比,2010年广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76元,低于珠三角东莞市的20486元,中山市的14928元,也低于苏州的14657元,上海的13746元,北京的13262元,杭州的13186元。

 

      目前全市仍然有19%的自然村未通水泥路,50户以下的自然村还未实现通洁净水,207个自然村尚未开通有线电视。“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在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方面,万庆良说,2009年全市的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最高的是越秀区,11539元,最低的是从化市,才6021元,相差近一倍。在医疗卫生方面,城市居民每千人拥有职业医师、助理医师的人数是农村居民的20.3倍,从化、花都、增城至今没有一所三甲医院,但是越秀区就有14家三甲医院。在社会保障方面,城镇职工月人均养老金2413元,农村居民是627元,城乡差距近4倍。农村低保标准也只达到了城镇标准的76%。

 

      说到此处,万庆良说:“中心城区的城中村转制社区,虽然居民身份发生了变化,农民变了市民、村民变了居民,但是换汤没有换药,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自成一体、体内循环,造成管理方面存在着真空,服务出现了盲点,治安出现了一些黑点。”

 

      分别转移200万人口到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

 

      在发言中,万庆良一再强调,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缩小差距为核心来推进城乡一体化。“毫无疑问规划是总开关,也不是说城里人多少收入农村多少收入、城里什么标准农村也什么标准,这不是共产主义,这还做不到,现在我们要做到的就是缩小城乡的差距。”

 

      他提出从“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城乡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城乡环境建设”等六个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村庄不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整治,那城乡一体的推进很难,公共服务也很难延伸进去。单是现在农村的垃圾,镇村以下的垃圾,尤其是村一级的垃圾,按照城建部门的统计,每天最少有4000吨生活垃圾都没有处理。广州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建设现代化的美丽乡村,不统筹不行。”

 

      在城乡空间布局,万庆良强调突出城市农村各自的特色功能,将全市划分为核心提升区、重点拓展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严格保护区。

 

      谈到广州目前的人口总量已经接近了2020年1800万的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今后十年要新增最少500万人口,这些人口分布到哪里去?万庆良说:“要对这些新增人口进行分流,城里现有高密度的人口要进行分流、疏导。”他透露,要分别转移200万左右到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100万到150万左右将转移到三个副中心城区。

 

      农村的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购买

 

      万庆良说,将加强连接北部、东部、南部的高快速路网,推进中心城区连接从化、增城、花都、南沙的轨道交通建设。整个轨道交通要全覆盖,要构筑快捷高效的城乡交通网络,推进电网、水网、信息网等向农村地区覆盖,改善农村地区和城中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万庆良在发言中透露,可购买政府服务到农村,一些农村的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延伸过去。

 

      “希望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为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建言献策,提供给党委政府参考。”万庆良最后说。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万庆良参加政协小组讨论,问计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8日上午,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到政协二、三组参加分组讨论,委员们抓住难得机会,争相抢咪发言,或批评,或献计,或肯定,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了热词。万庆良在会上则主动亮家丑,坦陈广州城乡的贫富悬殊,没有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广州未来新增500万人口 八成分流到南沙和东部-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要闻要点 > 正文

广州未来新增500万人口 八成分流到南沙和东部

2012-01-09 | 南方日报(广州)

我要分享 ▼

 

      万庆良参加政协小组讨论,问计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8日上午,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到政协二、三组参加分组讨论,委员们抓住难得机会,争相“抢咪”发言,或批评,或献计,或肯定,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了热词。万庆良在会上则主动“亮家丑”,坦陈广州城乡的贫富悬殊,“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广州的全面现代化,没有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建设幸福广州那就是一句空话。”他动员委员们参与扶贫,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

 

      “不是为我鼓掌,是为全市人民鼓掌”

 

      8日上午,政协第二组、第三组进行联组讨论,热议如何推进广州城乡一体化。10时,万庆良来到现场,参加分组讨论。

 

      来自九三学社的政协委员曾春航一开口就提议为万庆良鼓掌:“我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朋友,在我带他们夜游珠江、逛花城广场、登电视塔、乘地铁、看荔枝湾涌的过程中,从外国友人羡慕和向往的眼神中,让我由一个广州的普通市民荣升为大市民,同时也让我们在广州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不是为我鼓掌,是为全市人民鼓掌,是全体市民努力的结果。”万庆良谦虚地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在2012年工作安排里,围绕城乡一体化工作目标足足用了两页纸的篇幅进行详细介绍,提出实施“美丽乡村计划”,此举得到了众多委员的赞许,各界别政协委员踊跃发言,就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建议。政协委员轻易不放过向市委书记面陈的机会,争相 “抢咪”,26位委员成功抢到了“发言权”。

 

      “对大家的精彩发言,我首先表示衷心感谢。”万庆良称赞委员的发言“很有深度、很有内涵、很有见地、富有针对性”。

 

      “农民变了市民、村民变了居民,但是换汤没有换药”

 

      在最后发言中,万庆良主动向委员会“亮家底”,“揭家丑”。直言:广州推进科学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就是“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问题”,并称“这也是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难题”。他一口气列举了五个主要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城乡二元体制有胶化的趋势、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他说,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只是从2006年的2.5:1微调到2010年的2.42:1,“世界上共同富裕国家这个比例是1.5:1,所以我们还有差距。”与国内城市相比,2010年广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76元,低于珠三角东莞市的20486元,中山市的14928元,也低于苏州的14657元,上海的13746元,北京的13262元,杭州的13186元。

 

      目前全市仍然有19%的自然村未通水泥路,50户以下的自然村还未实现通洁净水,207个自然村尚未开通有线电视。“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在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方面,万庆良说,2009年全市的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最高的是越秀区,11539元,最低的是从化市,才6021元,相差近一倍。在医疗卫生方面,城市居民每千人拥有职业医师、助理医师的人数是农村居民的20.3倍,从化、花都、增城至今没有一所三甲医院,但是越秀区就有14家三甲医院。在社会保障方面,城镇职工月人均养老金2413元,农村居民是627元,城乡差距近4倍。农村低保标准也只达到了城镇标准的76%。

 

      说到此处,万庆良说:“中心城区的城中村转制社区,虽然居民身份发生了变化,农民变了市民、村民变了居民,但是换汤没有换药,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自成一体、体内循环,造成管理方面存在着真空,服务出现了盲点,治安出现了一些黑点。”

 

      分别转移200万人口到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

 

      在发言中,万庆良一再强调,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缩小差距为核心来推进城乡一体化。“毫无疑问规划是总开关,也不是说城里人多少收入农村多少收入、城里什么标准农村也什么标准,这不是共产主义,这还做不到,现在我们要做到的就是缩小城乡的差距。”

 

      他提出从“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城乡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城乡环境建设”等六个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村庄不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整治,那城乡一体的推进很难,公共服务也很难延伸进去。单是现在农村的垃圾,镇村以下的垃圾,尤其是村一级的垃圾,按照城建部门的统计,每天最少有4000吨生活垃圾都没有处理。广州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建设现代化的美丽乡村,不统筹不行。”

 

      在城乡空间布局,万庆良强调突出城市农村各自的特色功能,将全市划分为核心提升区、重点拓展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严格保护区。

 

      谈到广州目前的人口总量已经接近了2020年1800万的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今后十年要新增最少500万人口,这些人口分布到哪里去?万庆良说:“要对这些新增人口进行分流,城里现有高密度的人口要进行分流、疏导。”他透露,要分别转移200万左右到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100万到150万左右将转移到三个副中心城区。

 

      农村的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购买

 

      万庆良说,将加强连接北部、东部、南部的高快速路网,推进中心城区连接从化、增城、花都、南沙的轨道交通建设。整个轨道交通要全覆盖,要构筑快捷高效的城乡交通网络,推进电网、水网、信息网等向农村地区覆盖,改善农村地区和城中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万庆良在发言中透露,可购买政府服务到农村,一些农村的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延伸过去。

 

      “希望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为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建言献策,提供给党委政府参考。”万庆良最后说。

------分隔线----------------------------
  • 上一篇:从化将通14号地铁线 增城将通21号地铁线
  • 下一篇:国土部:今年700万套保障房用地应保尽保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发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示范效应   24-04-18
·2024年一季度央地主要房地产政策汇总   24-04-03
·“旧雨新知 携手前行”银企迎春交流茶话会成功举行   24-03-2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高质量发展重要信号   24-03-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房地产   24-03-18
热点内容
  • 中地会与搜狐家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朗亚铁艺张艺影执行董事访谈记
  • “十年·居变”华南家居产业发展首脑峰
  • 活动花絮集
  • 访广东特地陶瓷冯红健董事长
  • 访格雷仕卫浴副总经理冯斌
  • 胜球灯饰走访记
  • 访广东洛可可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朱子
  • 承载新期望 第十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
  • 投资客游资盯上打折楼盘 楼市抄底时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