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上,不仅是近两个月,今年以来,不断有房企入市回购公司股票,其中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商中渝置地,是回购最频繁的公司。中渝置地在4月至9月份之间,出手达21次之多,回购金额总计3400万港元。而回购金额最大的是恒大地产,该公司于7月19日在恒大地产以6.56亿港元一次性回购自家股份1.1亿股。此外,参与回购的内地房企还有合生创展、远洋地产、众安房地产、北京控股,回购金额依次为7100万港元、4900万港元、1400万港元及500万港元。
从回购的活跃程度看,内地的开发商似乎并不“差钱”。翻阅半年报发现,一些参与回购的公司现金流确实较为充裕。以碧桂园和世贸房地产为例,这两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速动比率较去年底竟逆势上升,分别从去年底的从0.58 、0.54上升至0.62、0.74。当然,并非所有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财务状况都如此乐观。
财务状况分化严重
记者发现,随着调控的深入,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的财务状况出现严重分化,一些销售业绩不佳的公司,现金流已经出现困难。
统计数据显示,除了最近负面新闻频传的绿城中国,中海外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中海外今年6月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幅度的楼盘促销降价活动,今年前8个月累计完成销售648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销售目标81%。但该公司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高达76%,后市资金回笼压力仍大。
事实上,受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影响,大部分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今年的销售业绩均不理想。在今年前8个月,世贸房地产、雅居乐等,均只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的一半左右。9月和10月是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今年却并没有给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太多惊喜。碧桂园、龙湖地产及合景泰富已发布9月份及黄金周期间的销售数据。其中,碧桂园9月份实现销售合同销售金额约27亿元人民币,环比继续下跌。
在2010年底普遍“不差钱”的内地房企,到如今已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销售业绩较好,且通过海外发债等各种方式集资的企业,当前的资金链并未较去年底恶化,有的甚至较年初充裕;而销售业绩滑坡又没有及时融资的企业,随着调控的升级,资金链已出现吃紧疲态。
看来,在银行按揭款回款周期也面临拉长的当下,无论是“差钱”还是“不差钱”,开发商都必须为加快资金回笼动脑筋了。 |
资金回笼周期拉长 房企面临更严峻挑战(2)
2011-10-14 |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