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融数据释放哪些积极信号?-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证券日报  2024年12月24日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社融规模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其中,11月份新增社融规模2.3万亿元,同比少增1197亿元。这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尽管11月份社融增量规模出现了同比少增,但也有诸多亮点,投资者不必悲观,具体原因有三方面。

        其一,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出现“替代效应”,社融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24年11月末,存量社融规模为405.6万亿元,同比增长7.8%,与2024年10月末的同比增速持平。从结构来看,11月份社融增量结构出现“替代效应”:尽管新增人民币贷款出现了一定幅度少增,但政府债、企业债、股票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社融表现。数据显示,11月份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1589亿元,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多增1040亿元,企业股票融资同比多增68亿元。

 

        从短期看,1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出现同比少增,有较为特殊的背景,即当月地方政府加快推动化债进程,通过债券置换信贷,对信贷增速形成了一定的压制。从中长期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加速转型,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动能的信贷需求将持续放缓,而与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等新动能更加适配的直接融资则会加快发展,这在11月份的社融结构中已有一定体现。未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及社融结构的持续优化,直接融资占比将进一步上升,间接融资规模的变化与经济的相关性将持续下降,这是直接融资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投资者宜综合评估社融规模与结构变化,不宜片面关注信贷规模的变化。

 

        其二,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复苏迹象,稳楼市政策有望持续显效。

 

        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为个人房贷。社融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多增669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与此相呼应的是,据国家统计局披露,11月份房地产市场交易趋于活跃,交易价格出现回稳势头,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10个。从宏观视角来看,楼市的持续复苏,不仅仅对社融有拉动作用,还对稳增长、促消费、稳就业有促进作用。

 

        其三,存量及增量利好政策对社融形成持续、有力的支撑。

 

        无论是11月份政府债净融资的多增,还是社会预期的修复,都有利于社融规模的增长,整体来看,利好政策的积极作用,已经部分显现在最新的社融数据中。未来,存量及增量利好政策将持续对社融形成持续、有力的支撑。实际上,自今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后,社会信心得到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对社融规模保持稳定形成了有力支撑。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要求,“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一政策取向,将对社融增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社融规模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其中,11月份新增社融规模2.3万亿元,同比少增1197亿元。这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尽管11月份社融增量规模出现了同比少增,但也有诸多亮点,投资者不必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哪些积极信号?-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正文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2024-12-24 | 证券日报

我要分享 ▼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社融规模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其中,11月份新增社融规模2.3万亿元,同比少增1197亿元。这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尽管11月份社融增量规模出现了同比少增,但也有诸多亮点,投资者不必悲观,具体原因有三方面。

        其一,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出现“替代效应”,社融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24年11月末,存量社融规模为405.6万亿元,同比增长7.8%,与2024年10月末的同比增速持平。从结构来看,11月份社融增量结构出现“替代效应”:尽管新增人民币贷款出现了一定幅度少增,但政府债、企业债、股票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社融表现。数据显示,11月份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1589亿元,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多增1040亿元,企业股票融资同比多增68亿元。

 

        从短期看,1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出现同比少增,有较为特殊的背景,即当月地方政府加快推动化债进程,通过债券置换信贷,对信贷增速形成了一定的压制。从中长期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加速转型,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动能的信贷需求将持续放缓,而与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等新动能更加适配的直接融资则会加快发展,这在11月份的社融结构中已有一定体现。未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及社融结构的持续优化,直接融资占比将进一步上升,间接融资规模的变化与经济的相关性将持续下降,这是直接融资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投资者宜综合评估社融规模与结构变化,不宜片面关注信贷规模的变化。

 

        其二,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复苏迹象,稳楼市政策有望持续显效。

 

        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为个人房贷。社融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多增669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与此相呼应的是,据国家统计局披露,11月份房地产市场交易趋于活跃,交易价格出现回稳势头,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10个。从宏观视角来看,楼市的持续复苏,不仅仅对社融有拉动作用,还对稳增长、促消费、稳就业有促进作用。

 

        其三,存量及增量利好政策对社融形成持续、有力的支撑。

 

        无论是11月份政府债净融资的多增,还是社会预期的修复,都有利于社融规模的增长,整体来看,利好政策的积极作用,已经部分显现在最新的社融数据中。未来,存量及增量利好政策将持续对社融形成持续、有力的支撑。实际上,自今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后,社会信心得到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对社融规模保持稳定形成了有力支撑。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要求,“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一政策取向,将对社融增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分隔线----------------------------
  • 上一篇:广东省83个白名单项目已放贷119亿元
  • 下一篇: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具有序落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具有序落地   24-12-24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24-12-24
·广东省83个白名单项目已放贷119亿元   24-04-18
·国有行多数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增加 中行增超千亿   24-04-03
·2023年末广东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9万亿元   24-04-03
热点内容
  • 银监会:完善存贷比监管 推动修订商业
  • 美联储声明全文:降息25个基点 为十年
  • 广州住房公积金吃紧:当月贷款额度半天
  • 企业境内上市或将取消盈利要求
  • “深港通”下半年推出 准备工作7月底完
  • 上市银行年报显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
  • 外管局: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
  • 4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降至4.52%
  • 国务院十项新政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 济南:外省缴公积金可回济贷款 年轻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