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近日在某论坛上表示,调控投机、投资性需求的调控政策短期内不会放松,但截至2011年,全国32%城镇人口人均住宅面积低于22平方米,改善性需求依然强劲,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将极大提高人们住宅需求的支付能力。
控制非自住需求的方向不会调整
十八大以后,房地产政策走向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对此,秦虹表示,由于住房制度改革红利变为增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目前执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短期内将不会放松。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人口人均住宅大约为30平方米,高于这一平均水平的占47%。而2000年,全国城镇人口人均住宅约为22平方米,约有60%人口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住宅‘贫富差距’在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方向不会出现大的调整。
但同时,这次调控一直以来都强调的是两手抓,即一手控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一手鼓励和满足合理性住房需求,无论是民生还是产业发展角度,这一方向不会动摇。
家庭小型化导致的住房需求为9.1%
针对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计划,秦虹认为,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将大大提高国民对于住宅消费的支付能力,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机遇。
“未来房地产市场机遇依然存在”。秦虹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依然有三大需求支撑: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与城镇化相关系数达90%,未来城市人口还将继续增长,大量新进城人员还需要大量的住宅供应;另一方面,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镇人口平均住宅面积虽然达到了30平方米左右,但依然有32%人口,平均住宅面积低于10年前的22平方米,改善性住房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小型化趋势实际上远未结束,根据过去十年的经验,仅家庭小型化导致的住房需求就达到9.1%,未来这一需求同样存在。
|
秦虹:收入翻番计划将提高住宅支付能力
2012-11-29 | 华西都市报
- 上一篇:易宪容:地下金融阳光化难在何处
- 下一篇:秦虹: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不能让房市成为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