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是指将银行贷款转化为各种信用产品,通过这些信用产品获得信贷资金或对信贷进行无限扩张。
在中国,一个巨大的影子银行体系也在快速形成。2002年以前国内企业融资9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但是2011年这个比例下降到58%,即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额比重快速下降,而银行之外的委托贷款及信贷贷款等则快速增长。我们看到,银行正规渠道的贷款利率在6%左右,而民间信贷市场利率达到20%以上,巨大的利润空间,促使了大量正式或非正式贷款中介公司出现,不同的信用产品产生,也激励了银行业务“表外化”。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是这种银行表外业务主导部分,2011年中国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高达18万亿元之多。
由此可见,由于国内影子银行基本上处于监管真空之下,它受高额利润驱使,不仅规模快速膨胀,而且无孔不入。特别是这些资金大多进入高风险住房市场。当房价出现下行,影子银行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因此,对于国内影子银行的规模有多大,风险有多高,仅是看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是无法判断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几年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张已经露出了影子银行的端倪,如果放任其发展,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
易宪容:影子银行风险不容忽视
2012-11-24 | 中国经济网
------分隔线----------------------------
- 上一篇:易宪容:下一阶段经济调整的切入点在哪里
- 下一篇:易宪容:温州金融改革到底改什么
------分隔线----------------------------
相关阅读
·范恒山:深圳有责任和条件率先探索 实现新发展格局 20-09-22
·陈锡文:发展乡村规模经营不是地的问题主要是人 20-09-22
·马晓河:“十四五”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发生变化 20-09-22
·马晓河:西部地区是中国实现崛起的关键所在 20-09-21
·林毅夫:保持定力 中国经济能够应对不确定性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