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美债风暴无法逆转中国楼市政策-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专家 >

易宪容:美债风暴无法逆转中国楼市政策

上海证券报  2013年02月27日

 

  在国内金融体系面对的风险越来越高,而房价调整的预期根本就没有转变的情景下,怎么能因为美国债信危机就突然改变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方向及力度呢?恰恰相反,如果继续强化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方向及力度,并借美国债信危机之机加紧挤出泡沫,或许能促使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软着陆。

 

  从2010年国十条出台以来,政府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一波接着一波。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尽管这种房地产宏观调控一直难见切实有效的效果,但毕竟遏制了国内楼市“高烧”不止的势头,并推动了房地产市场渐渐转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且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约束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当一线城市的住房销售出现快速下跌,当一些城市的住房价格开始松动并向下调整时,当国内经济增长有放缓迹象时,总是会有利益攸关的部门或人出来要求政府弱化这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暗暗希望当前的房地产政策会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突然逆转。而这次美国债信危机,似乎就成了这种舆论最好的借口。但是,在笔者看来,尽管美国国债的长期信用降级风暴同样来势汹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冲击同样十分巨大与深远,但这次美国债信危机并不会让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突然逆转,反之,这次美国的债信危机倒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契机。

 

  理由也很简单:同是面对外界强力冲击,但我们所处的环境却已大不相同。

 

  2003年的“非典”突然爆发时,政府的第一反应是如何通过房地产这个宏观调控工具尽可能让危机导致的经济损失补回来,这就有了房地产的18号文件。同样,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体系崩塌、全球金融市场激烈动荡,中国经济随之大幅滑坡。为制止经济的颓势,中国政府表现得异常果断,短期内整个经济政策出现重大逆转,房地产政策更是成了最为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最终促使2009年的经济出现V字型反弹。

 

  可这次美国债信危机风暴来临之时,我们已积累了不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再加上这些年治理通胀的心得,遇上美国债信危机所带来的全球金融巨幅震荡,中国政府已用静心观察沉着应对替代了政策冲动,不会马上亮出政策的底牌。事实上,针对当前的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形势,上个星期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基本上已表明了静观应对的态度。因此,想要国内房地产政策像2008年那样出现大逆转是根本不可能的。

 

  放眼看全球,国际经济态势与2008年也很不一样。尽管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及日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几年来救市政策并没有让这些发达国家经济走出困境,甚至于有人推测美国经济可能出现二次衰退,但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至少好于2008年,多数都在缓慢地复苏,只不过复苏的速度与成效与市场的希望距离还太远。若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来看,则与2008年的情况更是不可比拟。在2008年,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本已到了一个资源与市场约束的关口,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只不过催化了中国经济的衰退。而由于2008年以来过度的信贷发放及强力的财政支持,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经济高增长区间,而且这种高增长并不会由于美国债信危机而有多少减弱。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在国内金融体系面对的风险越来越高,而房价调整的预期根本就没有转变的情景下,怎么能因为美国债信危机就突然改变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方向及力度呢?恰恰相反,如果继续强化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方向及力度,并借美国债信危机之机加紧挤出泡沫,或许能促使中国房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易宪容:美债风暴无法逆转中国楼市政策-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专家 > 正文

易宪容:美债风暴无法逆转中国楼市政策

2013-02-27 | 上海证券报

我要分享 ▼

 

  在国内金融体系面对的风险越来越高,而房价调整的预期根本就没有转变的情景下,怎么能因为美国债信危机就突然改变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方向及力度呢?恰恰相反,如果继续强化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方向及力度,并借美国债信危机之机加紧挤出泡沫,或许能促使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软着陆。

 

  从2010年国十条出台以来,政府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一波接着一波。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尽管这种房地产宏观调控一直难见切实有效的效果,但毕竟遏制了国内楼市“高烧”不止的势头,并推动了房地产市场渐渐转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且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约束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当一线城市的住房销售出现快速下跌,当一些城市的住房价格开始松动并向下调整时,当国内经济增长有放缓迹象时,总是会有利益攸关的部门或人出来要求政府弱化这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暗暗希望当前的房地产政策会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突然逆转。而这次美国债信危机,似乎就成了这种舆论最好的借口。但是,在笔者看来,尽管美国国债的长期信用降级风暴同样来势汹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冲击同样十分巨大与深远,但这次美国债信危机并不会让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突然逆转,反之,这次美国的债信危机倒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契机。

 

  理由也很简单:同是面对外界强力冲击,但我们所处的环境却已大不相同。

 

  2003年的“非典”突然爆发时,政府的第一反应是如何通过房地产这个宏观调控工具尽可能让危机导致的经济损失补回来,这就有了房地产的18号文件。同样,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体系崩塌、全球金融市场激烈动荡,中国经济随之大幅滑坡。为制止经济的颓势,中国政府表现得异常果断,短期内整个经济政策出现重大逆转,房地产政策更是成了最为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最终促使2009年的经济出现V字型反弹。

 

  可这次美国债信危机风暴来临之时,我们已积累了不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再加上这些年治理通胀的心得,遇上美国债信危机所带来的全球金融巨幅震荡,中国政府已用静心观察沉着应对替代了政策冲动,不会马上亮出政策的底牌。事实上,针对当前的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形势,上个星期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基本上已表明了静观应对的态度。因此,想要国内房地产政策像2008年那样出现大逆转是根本不可能的。

 

  放眼看全球,国际经济态势与2008年也很不一样。尽管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及日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几年来救市政策并没有让这些发达国家经济走出困境,甚至于有人推测美国经济可能出现二次衰退,但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至少好于2008年,多数都在缓慢地复苏,只不过复苏的速度与成效与市场的希望距离还太远。若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来看,则与2008年的情况更是不可比拟。在2008年,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本已到了一个资源与市场约束的关口,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只不过催化了中国经济的衰退。而由于2008年以来过度的信贷发放及强力的财政支持,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经济高增长区间,而且这种高增长并不会由于美国债信危机而有多少减弱。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易宪容:央行紧缩货币政策何时会出现转向
------分隔线----------------------------

相关阅读

·范恒山:深圳有责任和条件率先探索 实现新发展格局   20-09-22
·陈锡文:发展乡村规模经营不是地的问题主要是人   20-09-22
·马晓河:“十四五”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发生变化   20-09-22
·马晓河:西部地区是中国实现崛起的关键所在   20-09-21
·林毅夫:保持定力 中国经济能够应对不确定性   20-09-21
热点内容
  • 中国房地产市场治本之道在哪里
  • 易宪容: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势无法阻挡
  • 易宪容:公务员发房补让全体纳税人挨宰
  • 易宪容:不应低估央行再次減息对市场的
  • 易宪容:住房价格调整依然是核心问题
  • 易宪容: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要明确
  • 易宪容:放开价格管制是金融改革最重要
  • 易宪容:近期房价出现上涨的三大原因
  • 陈锡文:小产权房不合法不能交易
  • 保育钧:在资源配置方面还不是真正的市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