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2014年销售回款2090亿 披露转型方向-中地会
中地会 > 理事动态 >

万科:2014年销售回款2090亿 披露转型方向

凤凰房产  2015年04月08日

 

  万科今日公布2014年年度业绩,2014年万科实现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销售回款2090亿元,在全国商品房市场的占有率由2.09%提升至2.82%。与经营转型同时进行的,是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变革。关于对未来十年的构想,万科总结为“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逆势增长 实现销售回款2090亿
 
  万科公布2014年业绩,实现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增长25.9%,  2014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9.1%和7.8%。万科销售实现逆市增长,全年销售面积1806.4平方米,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25.9%,并实现销售回款2090亿元。
 
  受益于积极销售和谨慎投资,2014年万科经营性净现金流高达417.2亿元,年底持有的货币资金上升至627.2亿元。净负债率下降至5.4%,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
 
  由于结算滞后于销售,2014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463.9亿元,净利润157.5亿元,增幅略低,同比分别增长8.1%和4.2%。但与此同时,2014年底,万科合并报表范围内已售未结算资源的合同金额大幅上升,增至1946.0亿元。
 
  坚持理性拿地 拿地规模有所减少
 
  年,万科累计新增加41个项目,按权益计算的占地面积约206万平方米,对应的规划建筑面积约591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底,万科规划中项目权益建筑面积合计约3,801万平方米,此外还参与了7个城市更新改造类项目,根据当前规划条件,按万科权益计算的规划建筑面积约295万平方米。
 
  和2013年相比,2014年万科的拿地规模有所减少。谭华杰表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土地市场好的机会并不多。“过去一年各地房价普遍回调,但地价还在上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沈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东莞、佛山、无锡、苏州这14个主要城市,2014年下半年,住宅(含商住)土地供应、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了40.0%和45.1%,但4季度上述城市的平均土地出让底价相比上年同期增长71.9%。”
 
  尽管手持充裕资金,但面对土地和住宅市场的背离,万科仍然采取了理性的投资策略。
 
  “进入白银时代,房价单边上涨的时代结束,市场波动加大,土地拿的多并不一定是财富。”谭华杰表示,“以万科目前的项目资源,足以支持未来两到三年的发展需求,公司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开发需求适度合理补充项目资源,没有必要急于以高价拿地。”
 
  未来十年仍以住宅为主
 
  “未来十年,万科最重要的业务仍将是住宅。但为了保持良好的增长,并为之后的第二个十年发展期奠定基础,万科需要坚定转型,在这个十年内基本完成新业务的探索和布局,确定新的商业模式。”万科总裁郁亮表示。
 
  年是万科成立30周年,也是万科转型元年。在业务上,万科明确了以“三好住宅”和“城市配套服务商”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在管理上,万科以合伙人机制为核心,推出项目跟投制度和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为经营转型提供制度支持。
 
  “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过去一年,转型成为万科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在此次年报中,万科首次披露了未来十年的业务版图构想“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白银时代,住宅开发依然是巨大而且可持续的产业,未来十年住宅仍是万科最具优势的业务。” 郁亮表示,“万科将以‘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为理念,不断更新行业和消费者对优质居住体验的定义和标准,捍卫和扩大我们在居住品牌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住宅业务以外,万科计划加大在度假物业、服务式公寓、新型商用中心、社区商业等消费体验地产;创业产业园、物流地产等产业地产;以及物业服务、装修与智能家居、建筑产业化等地产延伸业务方面的探索力度。
 
  “我们希望在十年后,新业务能取得和住宅并驾齐驱的地位。”郁亮说。
 
  一系列变化已经发生。从前海企业公馆、深圳留仙洞,到松花湖滑雪场,到正在筹备中的物流地产、家装业务,以及正在尝试的“万科云”“万科里”“万科驿”……一个个看似独立的项目背后,万科围绕城市配套的布局逐渐浮现。
 
  启动事业合伙人变革
 
  与经营转型同时进行的,是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变革。
 
  在郁亮看来,与股东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是事业合伙人与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区别所在。当同时存在共创、共享和共担机制的时候,管理团队的利益将与股东高度一致。
 
  “从跟投的实施情况来看,员工认购踊跃。截止2015年3月25日,万科共有4837人参与跟投,占全公司地产编制人员的68%。”谭华杰透露,“从跟投实施情况来看,员工在加快项目周转、节约成本、促进销售等多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合伙人的意识和作用,对提升项目、所在一线公司乃至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万科认为,任何来自外部的监督约束,哪怕再严密,也不如员工的自我激励和相互管理更加有效。也正是这些积极的信号,给予了管理层应对白银时代挑战的信心。“无论从现有业务的效率、效益提升角度来看,还是从新业务的创新、创业来看,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都将成为重要的基础和保障。”郁亮说。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万科今日公布2014年年度业绩,2014年万科实现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销售回款2090亿元,在全国商品房市场的占有率由2.09%提升至2.82%。与经营转型同时进行的,是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变革。关于对未来十年的构想,万科总结为三好住宅+城市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万科:2014年销售回款2090亿 披露转型方向-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理事动态 > 正文

万科:2014年销售回款2090亿 披露转型方向

2015-04-08 | 凤凰房产

我要分享 ▼

 

  万科今日公布2014年年度业绩,2014年万科实现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销售回款2090亿元,在全国商品房市场的占有率由2.09%提升至2.82%。与经营转型同时进行的,是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变革。关于对未来十年的构想,万科总结为“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逆势增长 实现销售回款2090亿
 
  万科公布2014年业绩,实现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增长25.9%,  2014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9.1%和7.8%。万科销售实现逆市增长,全年销售面积1806.4平方米,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25.9%,并实现销售回款2090亿元。
 
  受益于积极销售和谨慎投资,2014年万科经营性净现金流高达417.2亿元,年底持有的货币资金上升至627.2亿元。净负债率下降至5.4%,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
 
  由于结算滞后于销售,2014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463.9亿元,净利润157.5亿元,增幅略低,同比分别增长8.1%和4.2%。但与此同时,2014年底,万科合并报表范围内已售未结算资源的合同金额大幅上升,增至1946.0亿元。
 
  坚持理性拿地 拿地规模有所减少
 
  年,万科累计新增加41个项目,按权益计算的占地面积约206万平方米,对应的规划建筑面积约591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底,万科规划中项目权益建筑面积合计约3,801万平方米,此外还参与了7个城市更新改造类项目,根据当前规划条件,按万科权益计算的规划建筑面积约295万平方米。
 
  和2013年相比,2014年万科的拿地规模有所减少。谭华杰表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土地市场好的机会并不多。“过去一年各地房价普遍回调,但地价还在上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沈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东莞、佛山、无锡、苏州这14个主要城市,2014年下半年,住宅(含商住)土地供应、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了40.0%和45.1%,但4季度上述城市的平均土地出让底价相比上年同期增长71.9%。”
 
  尽管手持充裕资金,但面对土地和住宅市场的背离,万科仍然采取了理性的投资策略。
 
  “进入白银时代,房价单边上涨的时代结束,市场波动加大,土地拿的多并不一定是财富。”谭华杰表示,“以万科目前的项目资源,足以支持未来两到三年的发展需求,公司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开发需求适度合理补充项目资源,没有必要急于以高价拿地。”
 
  未来十年仍以住宅为主
 
  “未来十年,万科最重要的业务仍将是住宅。但为了保持良好的增长,并为之后的第二个十年发展期奠定基础,万科需要坚定转型,在这个十年内基本完成新业务的探索和布局,确定新的商业模式。”万科总裁郁亮表示。
 
  年是万科成立30周年,也是万科转型元年。在业务上,万科明确了以“三好住宅”和“城市配套服务商”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在管理上,万科以合伙人机制为核心,推出项目跟投制度和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为经营转型提供制度支持。
 
  “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过去一年,转型成为万科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在此次年报中,万科首次披露了未来十年的业务版图构想“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
 
  “白银时代,住宅开发依然是巨大而且可持续的产业,未来十年住宅仍是万科最具优势的业务。” 郁亮表示,“万科将以‘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为理念,不断更新行业和消费者对优质居住体验的定义和标准,捍卫和扩大我们在居住品牌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住宅业务以外,万科计划加大在度假物业、服务式公寓、新型商用中心、社区商业等消费体验地产;创业产业园、物流地产等产业地产;以及物业服务、装修与智能家居、建筑产业化等地产延伸业务方面的探索力度。
 
  “我们希望在十年后,新业务能取得和住宅并驾齐驱的地位。”郁亮说。
 
  一系列变化已经发生。从前海企业公馆、深圳留仙洞,到松花湖滑雪场,到正在筹备中的物流地产、家装业务,以及正在尝试的“万科云”“万科里”“万科驿”……一个个看似独立的项目背后,万科围绕城市配套的布局逐渐浮现。
 
  启动事业合伙人变革
 
  与经营转型同时进行的,是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变革。
 
  在郁亮看来,与股东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是事业合伙人与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区别所在。当同时存在共创、共享和共担机制的时候,管理团队的利益将与股东高度一致。
 
  “从跟投的实施情况来看,员工认购踊跃。截止2015年3月25日,万科共有4837人参与跟投,占全公司地产编制人员的68%。”谭华杰透露,“从跟投实施情况来看,员工在加快项目周转、节约成本、促进销售等多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合伙人的意识和作用,对提升项目、所在一线公司乃至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万科认为,任何来自外部的监督约束,哪怕再严密,也不如员工的自我激励和相互管理更加有效。也正是这些积极的信号,给予了管理层应对白银时代挑战的信心。“无论从现有业务的效率、效益提升角度来看,还是从新业务的创新、创业来看,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都将成为重要的基础和保障。”郁亮说。
------分隔线----------------------------
  • 上一篇:万科:“融e购”平台销售超100亿元
  • 下一篇:万科:联合体20亿通州拿地 台湖社区商服“试验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一季度房企销售普降 越秀保利等销售额降超40%   24-04-18
·合生创展2023年营收同比增26% 核心利润23亿港元   24-04-03
·华发集团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4%、21%   24-01-31
·合生创展2023年总合约销售325.83亿元   24-01-31
·敏捷助力黄埔区长岭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4-01-31
热点内容
  • 碧桂园成业绩增速最快品牌房企
  • 花都颐和山庄5期高层清盘特惠送精装修
  • 万科海淀新盘首倡住宅艺术
  • 招商地产10月签约额19亿 累计已达171亿
  • 招商地产致力绿色地产
  • 奥园广场11月前购房享88折 主推40-80㎡
  • 卓越西乡安居西乡70-85平2-3居预计3季
  • 房博会卖地,万科12.6亿拿白云大道南地
  • 碧桂园闯出广东山区扶贫新模式
  • 广州敏捷金月湾现VIP诚意登记3万抵15万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