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头条 > 正文

土地市场绝地反击 房企被"洗牌"压力逼迫前进?(2)

2011-06-23 11:38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我要分享

 

  “洗牌”声渐起

 

  近日,关于“5年内30%房企将被淘汰出局”的预言在坊间被吵得沸沸扬扬,扰得人人自危。

 

  一些业内分析指出,住房供应结构的“双轨制”会造成商品房市场的整体萎缩,部分中小房企或许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

 

  虽然一线城市下半年还会“热情”推地,但趋于“常态化”的住宅市场调控政策无疑会让开发商望而却步,如此一来,中小开发商很难在一线城市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被迫转向二三线城市已是大势所趋。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部分房企被淘汰不仅仅是调控政策常态化的结果,也是行业进行梳理和调整的必然要求。

 

  但中原地产广州项目部经理黄韬指出,上述言论实际上有些“哗众取宠”。在他看来,房地产行业遭遇的困难是大小房企都必须面对的,若行业洗牌,被淘汰的企业或许与规模大小并无太大关联,倒是一些经营管理能力较弱的房企面临着较大风险。

 

  不过,土地储备和资金一直是房企保持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从这个方面来看,业内的观点相对较为统一。

 

  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为了避免在洗牌中被淘汰,中小房企应“放下身段”,尽快规模化地降价促销以回笼资金。此外,对于一些有“野心”增强自身实力的中小房企来说,应把重点放到竞争尚未白热化的二三线城市乃至四线城市。

 

  向二三线城市跃进

 

  虽然前5月土地市场交易整体比较萎靡,但二三线市场交易却相对活跃。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推地91宗共计357万平方米,但最终成交仅44宗共计181万平方米,分别只完成计划的48.3%和50.7%。与之对应的是,杭州、天津、武汉等二线城市共推地1278万平方米,实际成交达到66%。

 

  从平均溢价水平来看,上海、深圳推出的住宅用地均以底价成交,而杭州、重庆、成都等城市住宅用地溢价水平均达到了15%以上。

 

  在一线城市中,虽然持续高涨的保障房热潮可能会给有实力投入保障房建设的开发商带来一些政策利好,但总体来说,迫于“限价限购”压力,一线城市的销售和扩张并不被开发商所看好,而二三线城市有着更大的潜在价值。

 

  宋丁表示,以万科为例,今年若想保持千亿规模的销售额甚至有所增长,需要充足的土地储备作为支撑,这一点显然也适用于其他规模较大房企。

 

  对处于悬崖边缘的中小房企来说,若想保存实力,则需先固守一线城市根据地,如果想做大做强,只能往二三线城市扩张拿地。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缃戠珯寤鸿
鐭俊缇ゅ彂鍏徃娓╅Θ鎻愰啋鎮紝鐧诲綍http://www.jing-hai.com鐭俊缇ゅ彂骞冲彴鍙互鍚戞墜鏈鸿繘琛岀兢鍙戠煭淇″拰褰╀俊銆
鍖椾含鐭俊缇ゅ彂缃戝潃鐭俊缇ゅ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