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中地会
中地会 > 高层座谈 >

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中地会  2019年04月24日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范恒山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如果再全面一点,应加上协调,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城市间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建好,必须解决三方面问题。

 

      1、城乡问题:我们的城市有点怪,以重庆为例,重庆有290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000万,而且多数在贫困地区,那么重庆到底是一个直辖市,还是一个农村。所以,考虑中国城市问题,必然考虑城乡统筹问题,农村人口如何转入城市,部分乡村如何转变成城镇,现在很多县改市、地改市等,大部分城市都包含农村问题。

 

     2、城市本身问题:这涉及一个城市发展规模、格局、品质、风貌等,情况比较复杂,这还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制约。

 

     3、城城之间问题:目前,中国城市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综合实力强,中西部地区,甚至是省会城市,发展状况都不容乐观。这需要解决大中小城市间应如何发展。

 

     从现实出发,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解决4方面问题:

 

     1、基础是形态:新型城镇化要改变的是城市形态问题,这就涉及城市规模,例如城市规模是否越大越好,即便规模越大越好,是不是也要考虑城市集约程度、容积率、密度等问题。

 

     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①格局问题:是否应该形成一至两个中心城市,周围围绕着卫星城,或是在城市中形成功能分区,例如东边是生活区,西边是工业区、中间是商贸区等,现在许多新城基本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建的。②城市品质:一个城市硬件水平,智能化程度,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代表着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管理体制、城市精神、品质、定位等软件建设,但目前我们看不出中国城市的风格。

 

     2、难点在统筹。目前不但城市本身存在问题,还有产业和城市如何发展,城市承载能力与发展速度不协调等问题。所以,未来如何和谐、幸福发展,难点在统筹。

 

     3、关键是制度,城市幸福指数在哪里,在于管理水平,在于公正化的体制机制,这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我们现在很少城市的管理水平是高效的,更不用讨论制度问题。许多进城农民感到制度不公平,享受不到公共服务,他们就感觉不舒服,这很可能因此引起社会问题。

 

     4、出路在联动: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某个城市坚持将各种资源、功能集中在一起,迟早会出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品位越来越低,因为自我封闭,内部恶性循环;第二是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病越来越多。

 

     因此,各城市间要协调发展,单个城市不能集中过多功能、资源,要分散城市职能,产业要转移,经济利益要适当分成,以解决GDP、利润流失问题,这就能解决类似北京的城市病问题。

 

     从操作层面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两点:

 

     1、科学规划、精细操作:规划标准要高,操作要精密,精细到每个房子都要做出图形,另外还要有法律约束,给予制度保障,例如房屋建多高、如何建、建在哪里等都有明文规定,这不但提高城市品质,而且还方便管理。

 

     2、稳步推进、量力而行:推进城镇化建设,切忌一哄而上,忌占地、忌功能走样,要做好不容易,但至少思路应该是这样考虑。(文章根据国家发改委地方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范恒山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如果再全面一点,应加上协调,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城市间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建好,必须解决三方面问题。 1、 城乡问题: 我们的城市有点怪,以重庆为例,重庆有2900
/zdh/uploads/allimg/130520/3-130520094930263-lp.jpg
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高层座谈 > 正文

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2019-04-24 | 中地会

我要分享 ▼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范恒山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如果再全面一点,应加上协调,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城市间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建好,必须解决三方面问题。

 

      1、城乡问题:我们的城市有点怪,以重庆为例,重庆有290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000万,而且多数在贫困地区,那么重庆到底是一个直辖市,还是一个农村。所以,考虑中国城市问题,必然考虑城乡统筹问题,农村人口如何转入城市,部分乡村如何转变成城镇,现在很多县改市、地改市等,大部分城市都包含农村问题。

 

     2、城市本身问题:这涉及一个城市发展规模、格局、品质、风貌等,情况比较复杂,这还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制约。

 

     3、城城之间问题:目前,中国城市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综合实力强,中西部地区,甚至是省会城市,发展状况都不容乐观。这需要解决大中小城市间应如何发展。

 

     从现实出发,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解决4方面问题:

 

     1、基础是形态:新型城镇化要改变的是城市形态问题,这就涉及城市规模,例如城市规模是否越大越好,即便规模越大越好,是不是也要考虑城市集约程度、容积率、密度等问题。

 

     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①格局问题:是否应该形成一至两个中心城市,周围围绕着卫星城,或是在城市中形成功能分区,例如东边是生活区,西边是工业区、中间是商贸区等,现在许多新城基本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建的。②城市品质:一个城市硬件水平,智能化程度,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代表着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管理体制、城市精神、品质、定位等软件建设,但目前我们看不出中国城市的风格。

 

     2、难点在统筹。目前不但城市本身存在问题,还有产业和城市如何发展,城市承载能力与发展速度不协调等问题。所以,未来如何和谐、幸福发展,难点在统筹。

 

     3、关键是制度,城市幸福指数在哪里,在于管理水平,在于公正化的体制机制,这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我们现在很少城市的管理水平是高效的,更不用讨论制度问题。许多进城农民感到制度不公平,享受不到公共服务,他们就感觉不舒服,这很可能因此引起社会问题。

 

     4、出路在联动: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某个城市坚持将各种资源、功能集中在一起,迟早会出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品位越来越低,因为自我封闭,内部恶性循环;第二是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病越来越多。

 

     因此,各城市间要协调发展,单个城市不能集中过多功能、资源,要分散城市职能,产业要转移,经济利益要适当分成,以解决GDP、利润流失问题,这就能解决类似北京的城市病问题。

 

     从操作层面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两点:

 

     1、科学规划、精细操作:规划标准要高,操作要精密,精细到每个房子都要做出图形,另外还要有法律约束,给予制度保障,例如房屋建多高、如何建、建在哪里等都有明文规定,这不但提高城市品质,而且还方便管理。

 

     2、稳步推进、量力而行:推进城镇化建设,切忌一哄而上,忌占地、忌功能走样,要做好不容易,但至少思路应该是这样考虑。(文章根据国家发改委地方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分隔线----------------------------
  • 上一篇:保育钧:新型城镇化出路在于城乡统筹
  • 下一篇:韩俊:解决中国土地问题需进行制度改革
------分隔线----------------------------

相关阅读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24-05-17
·习近平:外部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历史大势   24-04-18
·何立峰:“白名单”能进尽进 做到“应贷尽贷”   24-04-18
·习近平:不会因“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24-04-03
·李强: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   24-04-03
热点内容
  • 习近平:庆祝活动盛大庄严、气势恢宏
  • 陈锡文:房地产未来发展空间和农民密不
  • 范恒山:房地产面临经济下行和收紧的挑
  • 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
  • 李克强: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 习近平: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 科学配
  • 习近平: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 李克强:允许地方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
  • 李克强:经济保持合理区间 坚持就业优
  • 李克强: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