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信贷资金被围堵 广深楼市或迎“急刹车”-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违规信贷资金被围堵 广深楼市或迎“急刹车”

第一财经日报  2021年03月23日

  违规流入楼市的信贷资金正在迅速“归位”。

 

  广东银保监局辖内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排查情况有了初步结果:截至3月16日,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共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涉305户。

 

  这也是继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重磅文件《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房贷新规”)之后,楼市再迎强监管。市场普遍认为,从信贷端关紧水龙头,广州、东莞等广东省楼市较热城市将降温。

 

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被强监管

 

  早在今年2月初,广东各家银行就开始围绕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进行检查。

 

  从各家金融机构的排查范围看,自2020年以来的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成为此轮各家银行排查重点。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广东省分行等部分银行除了自查外,还重点排查了与第三方业务机构的业务合作情况。

 

  自3月以来,对于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排查从北京、上海、广东等个别省份逐步升级,扩围至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深圳等多个地区。

 

  以楼市交投活跃的深圳为例,自3月9日起,部分银行已对违规流向楼市的信贷资金进行自查,要求客户提前进行返还。3月12日,“深圳多家银行收回违规流入楼市贷款”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这也是继2020年4月之后,深圳再次对经营贷资金流向进行排查。

 

  诸多城市对于经营贷资金流向楼市采取明令禁止,各地银保监局多次因相关银行贷款业务违规下发罚单。但目前,尚未有类似广东省这种较大范围的排查结果出炉。

 

  据了解,广东银保监局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目前银行机构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表示,对于通过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者,以及对此提供不当协助者,有关部门将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联合惩戒。属于骗取贷款或者诈骗贷款的,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犯罪行为,更会受到严厉打击和惩处。

 

  具体来看,2020年的经营贷资金流向排查主要集中在新增个人贷款、授信审查审批等环节。广东省的这轮排查涉及新增及存量贷款的授信调查、授信审查审批、授信后管理、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各个环节,力度更大。

 

  深圳的一家大型银行个人信贷部的相关负责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直言,广东省的这轮经营贷资金监管覆盖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基本上对贷款的流向全链条监管,这是很少见,也是很严格的,对于楼市去杠杆有很大的作用。

 

过热楼市或“降温”

 

  随着监管越来越严厉,楼市的变化也非常明显。

 

  以深圳为例,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下称“新政”)出台的2月份,深圳二手住宅市场过户4166套,环比下跌40.55%,二手住宅市场成交量几近腰斩。这种态势仍在延续,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8日至14日)深圳二手房网签988套(含自助网签),环比下降0.3%。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新政发布至今,深圳二手房市场进入低位横盘期,在宏观金融政策没有明显变化下,低位横盘或将持续一段时间。类似楼市成交行情下行的状况在东莞的部分片区也同样存在。

 

  广州楼市在2020年度的火爆度同样引人注目。

 

  2020年广州新房网签成交约10.1万套,同比上升27%,近十年内仅次于2016年;二手房成交约13.1万套,同比增长21.9%。南沙、天河、海珠、越秀、荔湾、黄埔同比增幅居前列,均同比增长五成以上。

 

  成交量的提升也直接拉动房价上行。去年10月,广州新房成交均价首次突破3万元/平方米。随后的11月、12月新房均价继续攀升,12月均价突破3.2万元/平方米。

 

  复盘2020年,市场人士普遍认为,2020年广州住宅市场开启向上新周期。上半年受疫情冲击成交乏力,而下半年,在近远郊人才购房政策放宽、土地市场热度传导、产业和规划利好、新房供应创新高、莞深外溢客群等增量促成下,广州楼市得以加快恢复。

 

  楼市行情火爆也带动了投机氛围升温。据了解,以住房为抵押、申请经营贷套出大量现金、再投资炒房投机的行为开始在天河、黄埔、南沙等热门板块出现。不少楼市投资客花费千元,找中介公司注册或过户一家壳公司,伪造经营流水,“变身”为合法的经营者,然后找垫资公司提供一笔过桥资金来全款买房,房子过户后再把房子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经营贷偿还过桥资金。

 

  2020年四季度以来,广州房价快速上涨,投资客更是活跃起来,上述经营贷流入广州楼市的情况也随之增多。由于广州银行普遍的首套房贷利率和二套房贷利率在5%以上,远高于普遍为4.5%左右的房抵经营贷利率,投资客利用经营贷炒房的套利动机越发强烈。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广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5.9%,涨幅均位列一线城市之首。二手房方面,广州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8.7%,涨幅在一线城市中仅次于深圳。

 

  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专项风险排查如今迎来落地,这被不少地产人士视为,央行房贷新规发布以来,广州、东莞等广东省热门楼市再迎信贷端收紧的标志。

 

  与深圳、东莞稍有不同的是,广州楼市供应量常年保持充足,今年新增商品房货量将超11万套。

 

  在供应带动下,2021年广州商品住宅市场成交仍可维持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相对高位”。整个市场的供求和成交仍将处于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去年行情较为火爆的黄埔区、南沙区、番禺区等供货在1000套以上的大规模货量项目亦将增多,“一盘独大”的现象减少,客户选择更多。再叠加如今“控杠杆”将更大程度制约“投资、投机性”购房行为、抑制价格过快上行,并驱动规模房企推货保持高位。

 

  综合来看,广州楼市刚需客可心态更为从容地在“规划兑现力度大/配套成熟”板块挑选楼盘,竞争力不足的开发商有必要适度下调楼市预期,而稳价出货仍会是实力品牌开发商的主流营销策略。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违规流入楼市的信贷资金正在迅速归位。 广东银保监局辖内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排查情况有了初步结果:截至3月16日,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
/zdh/images/defaultpic.gif
违规信贷资金被围堵 广深楼市或迎“急刹车”-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正文

违规信贷资金被围堵 广深楼市或迎“急刹车”

2021-03-23 | 第一财经日报

我要分享 ▼

  违规流入楼市的信贷资金正在迅速“归位”。

 

  广东银保监局辖内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排查情况有了初步结果:截至3月16日,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共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涉305户。

 

  这也是继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重磅文件《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房贷新规”)之后,楼市再迎强监管。市场普遍认为,从信贷端关紧水龙头,广州、东莞等广东省楼市较热城市将降温。

 

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被强监管

 

  早在今年2月初,广东各家银行就开始围绕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进行检查。

 

  从各家金融机构的排查范围看,自2020年以来的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成为此轮各家银行排查重点。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广东省分行等部分银行除了自查外,还重点排查了与第三方业务机构的业务合作情况。

 

  自3月以来,对于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排查从北京、上海、广东等个别省份逐步升级,扩围至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深圳等多个地区。

 

  以楼市交投活跃的深圳为例,自3月9日起,部分银行已对违规流向楼市的信贷资金进行自查,要求客户提前进行返还。3月12日,“深圳多家银行收回违规流入楼市贷款”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这也是继2020年4月之后,深圳再次对经营贷资金流向进行排查。

 

  诸多城市对于经营贷资金流向楼市采取明令禁止,各地银保监局多次因相关银行贷款业务违规下发罚单。但目前,尚未有类似广东省这种较大范围的排查结果出炉。

 

  据了解,广东银保监局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目前银行机构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表示,对于通过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者,以及对此提供不当协助者,有关部门将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联合惩戒。属于骗取贷款或者诈骗贷款的,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犯罪行为,更会受到严厉打击和惩处。

 

  具体来看,2020年的经营贷资金流向排查主要集中在新增个人贷款、授信审查审批等环节。广东省的这轮排查涉及新增及存量贷款的授信调查、授信审查审批、授信后管理、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各个环节,力度更大。

 

  深圳的一家大型银行个人信贷部的相关负责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直言,广东省的这轮经营贷资金监管覆盖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基本上对贷款的流向全链条监管,这是很少见,也是很严格的,对于楼市去杠杆有很大的作用。

 

过热楼市或“降温”

 

  随着监管越来越严厉,楼市的变化也非常明显。

 

  以深圳为例,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下称“新政”)出台的2月份,深圳二手住宅市场过户4166套,环比下跌40.55%,二手住宅市场成交量几近腰斩。这种态势仍在延续,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8日至14日)深圳二手房网签988套(含自助网签),环比下降0.3%。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新政发布至今,深圳二手房市场进入低位横盘期,在宏观金融政策没有明显变化下,低位横盘或将持续一段时间。类似楼市成交行情下行的状况在东莞的部分片区也同样存在。

 

  广州楼市在2020年度的火爆度同样引人注目。

 

  2020年广州新房网签成交约10.1万套,同比上升27%,近十年内仅次于2016年;二手房成交约13.1万套,同比增长21.9%。南沙、天河、海珠、越秀、荔湾、黄埔同比增幅居前列,均同比增长五成以上。

 

  成交量的提升也直接拉动房价上行。去年10月,广州新房成交均价首次突破3万元/平方米。随后的11月、12月新房均价继续攀升,12月均价突破3.2万元/平方米。

 

  复盘2020年,市场人士普遍认为,2020年广州住宅市场开启向上新周期。上半年受疫情冲击成交乏力,而下半年,在近远郊人才购房政策放宽、土地市场热度传导、产业和规划利好、新房供应创新高、莞深外溢客群等增量促成下,广州楼市得以加快恢复。

 

  楼市行情火爆也带动了投机氛围升温。据了解,以住房为抵押、申请经营贷套出大量现金、再投资炒房投机的行为开始在天河、黄埔、南沙等热门板块出现。不少楼市投资客花费千元,找中介公司注册或过户一家壳公司,伪造经营流水,“变身”为合法的经营者,然后找垫资公司提供一笔过桥资金来全款买房,房子过户后再把房子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经营贷偿还过桥资金。

 

  2020年四季度以来,广州房价快速上涨,投资客更是活跃起来,上述经营贷流入广州楼市的情况也随之增多。由于广州银行普遍的首套房贷利率和二套房贷利率在5%以上,远高于普遍为4.5%左右的房抵经营贷利率,投资客利用经营贷炒房的套利动机越发强烈。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广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5.9%,涨幅均位列一线城市之首。二手房方面,广州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8.7%,涨幅在一线城市中仅次于深圳。

 

  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专项风险排查如今迎来落地,这被不少地产人士视为,央行房贷新规发布以来,广州、东莞等广东省热门楼市再迎信贷端收紧的标志。

 

  与深圳、东莞稍有不同的是,广州楼市供应量常年保持充足,今年新增商品房货量将超11万套。

 

  在供应带动下,2021年广州商品住宅市场成交仍可维持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相对高位”。整个市场的供求和成交仍将处于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去年行情较为火爆的黄埔区、南沙区、番禺区等供货在1000套以上的大规模货量项目亦将增多,“一盘独大”的现象减少,客户选择更多。再叠加如今“控杠杆”将更大程度制约“投资、投机性”购房行为、抑制价格过快上行,并驱动规模房企推货保持高位。

 

  综合来看,广州楼市刚需客可心态更为从容地在“规划兑现力度大/配套成熟”板块挑选楼盘,竞争力不足的开发商有必要适度下调楼市预期,而稳价出货仍会是实力品牌开发商的主流营销策略。

------分隔线----------------------------
  • 上一篇:广东银行机构开展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专项自查
  • 下一篇:多家银行房贷业务“踩红线” 招商、兴业两项指标皆超限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东省83个白名单项目已放贷119亿元   24-04-18
·国有行多数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增加 中行增超千亿   24-04-03
·2023年末广东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9万亿元   24-04-03
·公司信用类债券是实体企业第二大融资渠道   24-03-18
·广州房地产融资第二批“白名单”纳入116个项目   24-03-18
热点内容
  • 银监会:完善存贷比监管 推动修订商业
  • 美联储声明全文:降息25个基点 为十年
  • 广州住房公积金吃紧:当月贷款额度半天
  • 企业境内上市或将取消盈利要求
  • “深港通”下半年推出 准备工作7月底完
  • 上市银行年报显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
  • 外管局: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
  • 4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降至4.52%
  • 国务院十项新政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 济南:外省缴公积金可回济贷款 年轻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