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利率房贷重出江湖 银行用旧招应对利率下行-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固定利率房贷重出江湖 银行用旧招应对利率下行

证券时报  2016年10月17日

     尽管很多城市房贷的准入门槛都有所提高,但银行整体的预期并未改变。“现在好的企业客户不好找,房贷门槛抬高虽然减少了总的客群数量,但符合条件的客户仍然是优质的。另外,我们判断未来一两年内利率中枢是趋于下行,房贷是比较合适的投放标的。”一位城商行总行人士说。

 

    市场一团乱麻之际,一些银行甚至干脆取消了常见的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只向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固定利率房贷产品,冀望在利率下行周期内提前锁定收益。

 

    事实上,固定利率房贷并不是件新鲜事。早在2006年左右,包括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不少银行都曾经推出过固定利率住房贷款产品。

 

   华南地区某城商行个金部负责人说,当时的固定利率房贷主要适合四类人:有升息预期的人、具有稳定未来收入的人、申请二套房贷款的人以及出于投资目的购房的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升息预期”。

 

    站在购房者的角度,如果处于一个加息周期内,签订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合同是有利可图的。但从银行角度来说,固定利率房贷却只有在降息周期中比较有利。原因很简单,资产端的收益固定之后,负债端的成本越来越低,相对应的息差空间才会拉大。

 

    “但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这不是一个进攻的策略,而只是防守。采取这种策略的银行,房贷的市场份额以及占本行资产的比例都不大,希望有限的资源回报最大化。”一位资深银行从业人士说。采取这种定价策略最显著的特点,是银行有比较强烈的利率下行预期。“换个角度去看,也可以理解成不敢涨价的替代策略,客户的成本是固定的,只是银行预期未来自己的资金成本会下来。”

 

    业内人士表示,固定利率房贷重新出现并非偶然,去年以来政府类公司贷款已有很多类似案例。中部地区某城商行一位高管说,该行去年起在很多政府类项目中均采用了固定利率合同,目前来看收效良好。“主要也是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比较准确,去年上半年整个市场普遍的利率水平都在8%-10%左右,政府也愿意和我们锁定未来几年的成本。但现在来看,市场资金成本降到3%-4%,我们的盈利空间一下子就很大了。”

 

    实际上,这与各家银行在每年四季度就全力筹备的“开门红”有相似之处:出于收益压力,早投放,早收益;投放领域偏向政府平台项目等,锁定合同收益。

 

    这也导致了近年来一季度或者说一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在全年贷款中占据重要比例。以今年为例,一月份新增人民币信贷2.5万亿元,创单月最高历史纪录,其中有上年末积累信贷需求集中释放的季节性冲贷因素,也有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考虑,但更关键的,还是在于长端收益率的下降和政府项目上马。

 

    主要股东为地方政府的城商行,类似策略的运用在本轮降息周期中更为普遍。“从近期香港和内地上市的城商行报表中可以看到,在全行业利润增速不高的情况下,它们的盈利空间普遍很好,这种资产重定价的周期差是主要原因。否则,现在的环境下上哪去找这么好的资产?”某股份行投行部副总经理说。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尽管很多城市房贷的准入门槛都有所提高,但银行整体的预期并未改变。现在好的企业客户不好找,房贷门槛抬高虽然减少了总的客群数量,但符合条件的客户仍然是优质的。另外,我们判断未来一两年内利率中枢是趋于下行,房贷是比较合适的投放标的。一位城商行总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固定利率房贷重出江湖 银行用旧招应对利率下行-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正文

固定利率房贷重出江湖 银行用旧招应对利率下行

2016-10-17 | 证券时报

我要分享 ▼

     尽管很多城市房贷的准入门槛都有所提高,但银行整体的预期并未改变。“现在好的企业客户不好找,房贷门槛抬高虽然减少了总的客群数量,但符合条件的客户仍然是优质的。另外,我们判断未来一两年内利率中枢是趋于下行,房贷是比较合适的投放标的。”一位城商行总行人士说。

 

    市场一团乱麻之际,一些银行甚至干脆取消了常见的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只向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固定利率房贷产品,冀望在利率下行周期内提前锁定收益。

 

    事实上,固定利率房贷并不是件新鲜事。早在2006年左右,包括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不少银行都曾经推出过固定利率住房贷款产品。

 

   华南地区某城商行个金部负责人说,当时的固定利率房贷主要适合四类人:有升息预期的人、具有稳定未来收入的人、申请二套房贷款的人以及出于投资目的购房的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升息预期”。

 

    站在购房者的角度,如果处于一个加息周期内,签订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合同是有利可图的。但从银行角度来说,固定利率房贷却只有在降息周期中比较有利。原因很简单,资产端的收益固定之后,负债端的成本越来越低,相对应的息差空间才会拉大。

 

    “但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这不是一个进攻的策略,而只是防守。采取这种策略的银行,房贷的市场份额以及占本行资产的比例都不大,希望有限的资源回报最大化。”一位资深银行从业人士说。采取这种定价策略最显著的特点,是银行有比较强烈的利率下行预期。“换个角度去看,也可以理解成不敢涨价的替代策略,客户的成本是固定的,只是银行预期未来自己的资金成本会下来。”

 

    业内人士表示,固定利率房贷重新出现并非偶然,去年以来政府类公司贷款已有很多类似案例。中部地区某城商行一位高管说,该行去年起在很多政府类项目中均采用了固定利率合同,目前来看收效良好。“主要也是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比较准确,去年上半年整个市场普遍的利率水平都在8%-10%左右,政府也愿意和我们锁定未来几年的成本。但现在来看,市场资金成本降到3%-4%,我们的盈利空间一下子就很大了。”

 

    实际上,这与各家银行在每年四季度就全力筹备的“开门红”有相似之处:出于收益压力,早投放,早收益;投放领域偏向政府平台项目等,锁定合同收益。

 

    这也导致了近年来一季度或者说一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在全年贷款中占据重要比例。以今年为例,一月份新增人民币信贷2.5万亿元,创单月最高历史纪录,其中有上年末积累信贷需求集中释放的季节性冲贷因素,也有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考虑,但更关键的,还是在于长端收益率的下降和政府项目上马。

 

    主要股东为地方政府的城商行,类似策略的运用在本轮降息周期中更为普遍。“从近期香港和内地上市的城商行报表中可以看到,在全行业利润增速不高的情况下,它们的盈利空间普遍很好,这种资产重定价的周期差是主要原因。否则,现在的环境下上哪去找这么好的资产?”某股份行投行部副总经理说。   

------分隔线----------------------------
  • 上一篇:人民币入篮在即 疯狂楼市却成阻碍?
  • 下一篇:9月房贷高点已现 未来资产更荒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东省83个白名单项目已放贷119亿元   24-04-18
·国有行多数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增加 中行增超千亿   24-04-03
·2023年末广东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9万亿元   24-04-03
·公司信用类债券是实体企业第二大融资渠道   24-03-18
·广州房地产融资第二批“白名单”纳入116个项目   24-03-18
热点内容
  • 银监会:完善存贷比监管 推动修订商业
  • 美联储声明全文:降息25个基点 为十年
  • 广州住房公积金吃紧:当月贷款额度半天
  • 企业境内上市或将取消盈利要求
  • “深港通”下半年推出 准备工作7月底完
  • 上市银行年报显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
  • 外管局: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
  • 4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降至4.52%
  • 国务院十项新政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 济南:外省缴公积金可回济贷款 年轻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