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紧随上海居内地第二-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深圳: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紧随上海居内地第二

广州日报  2015年09月25日

  昨天下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国首发暨2015 金融中心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最新“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同步发布。记者现场获悉,全球前6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首尔,而内地城市有上海(第21位)、深圳(第23位)、北京(第29位)、大连(第41位)四个城市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报告对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机遇”表示了极大认可,并认为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和金融体制的健全,中国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亚太金融中心快速赶超欧美传统金融中心

 

  据了解,“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是英国智库Z/Yen集团根据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城市声誉等因素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评分和排名的评价体系,首期指数发布于2007年3月,其后每半年更新一次。昨天在深圳发布的是第18期,也是该指数首次在中国发布。

 

  英国智库Z/Yen集团副董事长马克·延德尔现场表示,欧洲金融中心摆脱“欧债危机”影响显示复苏迹象,西欧的29个金融中心中有23个得分上升;北美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除纽约位居全球第二以外,多伦多、旧金山、华盛顿、芝加哥和波士顿分别排名全球第8到第12名;亚太金融中心快速“赶超”欧美传统金融中心,主要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得分均出现上升,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和首尔保持在全球前十的排名,排名全球第三到第六,亚太地区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平均得分超过了西欧地区和北美地区;他指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城市成为在国际上拥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深圳创造内地金融改革领域近百项“第一”

 

  而“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于2009年5月首次发布,其后每年更新一次,此次发布的是第七期指数。本期指数显示,中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前6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成都。

 

  而本期CDI·CFCI指数主题是“走进深圳”。报告认为,30余年来,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建立起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创造了内地金融改革领域近百项“第一”,成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涌现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南方基金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企业,成功跻身于内地金融发展“第一方阵”和奠定了国家级金融中心地位,创造了中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深圳还有哪些短板?

 

  该指数报告同时分析指出,深圳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和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均与北京、上海有较大差距。

 

  在金融绩效方面,2013年深圳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为12.26万人,仅约为同期北京和上海的30%和40%;2014年,深圳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分别为233.14%、174.49%,远低于北京和上海,这表明,深圳金融发展与本地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促进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实力方面,深圳本地法人银行7家,远落后于北京的21家和上海的25家。本地法人保险公司14家,远落后于北京的51家和上海的48家。2014年,深圳外资银行数量为26家,而上海和北京分别为74家和44家;在金融人才环境方面,教育、医疗、交通、生活成本和旅游吸引力则为明显短板,为吸引金融人才带来不利影响。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昨天下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国首发暨2015 金融中心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最新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同步发布。记者现场获悉,全球前6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首尔,而内地城市有上海(第21位)、深圳(第23位)、北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深圳: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紧随上海居内地第二-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正文

深圳: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紧随上海居内地第二

2015-09-25 | 广州日报

我要分享 ▼

  昨天下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国首发暨2015 金融中心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最新“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同步发布。记者现场获悉,全球前6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首尔,而内地城市有上海(第21位)、深圳(第23位)、北京(第29位)、大连(第41位)四个城市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报告对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机遇”表示了极大认可,并认为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和金融体制的健全,中国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亚太金融中心快速赶超欧美传统金融中心

 

  据了解,“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是英国智库Z/Yen集团根据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城市声誉等因素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评分和排名的评价体系,首期指数发布于2007年3月,其后每半年更新一次。昨天在深圳发布的是第18期,也是该指数首次在中国发布。

 

  英国智库Z/Yen集团副董事长马克·延德尔现场表示,欧洲金融中心摆脱“欧债危机”影响显示复苏迹象,西欧的29个金融中心中有23个得分上升;北美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除纽约位居全球第二以外,多伦多、旧金山、华盛顿、芝加哥和波士顿分别排名全球第8到第12名;亚太金融中心快速“赶超”欧美传统金融中心,主要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得分均出现上升,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和首尔保持在全球前十的排名,排名全球第三到第六,亚太地区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平均得分超过了西欧地区和北美地区;他指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城市成为在国际上拥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深圳创造内地金融改革领域近百项“第一”

 

  而“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于2009年5月首次发布,其后每年更新一次,此次发布的是第七期指数。本期指数显示,中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前6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成都。

 

  而本期CDI·CFCI指数主题是“走进深圳”。报告认为,30余年来,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建立起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创造了内地金融改革领域近百项“第一”,成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涌现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南方基金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企业,成功跻身于内地金融发展“第一方阵”和奠定了国家级金融中心地位,创造了中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深圳还有哪些短板?

 

  该指数报告同时分析指出,深圳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和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均与北京、上海有较大差距。

 

  在金融绩效方面,2013年深圳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为12.26万人,仅约为同期北京和上海的30%和40%;2014年,深圳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分别为233.14%、174.49%,远低于北京和上海,这表明,深圳金融发展与本地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促进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实力方面,深圳本地法人银行7家,远落后于北京的21家和上海的25家。本地法人保险公司14家,远落后于北京的51家和上海的48家。2014年,深圳外资银行数量为26家,而上海和北京分别为74家和44家;在金融人才环境方面,教育、医疗、交通、生活成本和旅游吸引力则为明显短板,为吸引金融人才带来不利影响。

------分隔线----------------------------
  • 上一篇:央行:前8月货币市场共成交296.9万亿
  • 下一篇:地产私募投资将从债权转向股权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东省83个白名单项目已放贷119亿元   24-04-18
·国有行多数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增加 中行增超千亿   24-04-03
·2023年末广东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9万亿元   24-04-03
·公司信用类债券是实体企业第二大融资渠道   24-03-18
·广州房地产融资第二批“白名单”纳入116个项目   24-03-18
热点内容
  • 银监会:完善存贷比监管 推动修订商业
  • 美联储声明全文:降息25个基点 为十年
  • 广州住房公积金吃紧:当月贷款额度半天
  • 企业境内上市或将取消盈利要求
  • “深港通”下半年推出 准备工作7月底完
  • 上市银行年报显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
  • 外管局: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
  • 4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降至4.52%
  • 国务院十项新政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 济南:外省缴公积金可回济贷款 年轻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