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正解“强”式刺激:唯一刺激是强力推进改革-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李克强正解“强”式刺激:唯一刺激是强力推进改革

每日经济新闻  2014年08月29日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政府是否采取了“强刺激”政策?8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外界关于“强刺激”的议论作出了回应。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好转,外界有人议论,是不是因为我们推出了‘强刺激’?但事实上,我们的货币政策一点没变宽松,唯一的‘刺激’就是强力推进改革。”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研究院院长、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对记者表示,现在中国出现的经济放缓问题,与前期积累的很多矛盾并未完全化解有关。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就是为消除阻碍经济增长的深层次根源问题,“要想强化经济好转的势头,提振经济增长动力,必须继续推进改革。”

 

      据了解,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推进节能环保等重大工程建设,并提出要坚持定向调控,以解决长远问题的办法确保当前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没必要再搞强刺激

 

      “真正谈改革,是指制度和政策上的改变。”王雍君说,政府出台的措施中,如增加政府投资就不属于改革。而降低门槛引入民资,是政策与制度规则下的改变,这才是改革。

 

      记者梳理国家自今年4月份以来推出的“稳增长”政策时发现,许多微刺激举措实际就是改革措施。其中,“简政放权”仍是政府自身改革的突破口。

 

      今年以来,围绕“简政放权”的政策频繁出台。8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再取消和下放87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其中取消68项,做到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不下放,避免遗留尾巴。这也让本届政府距离此前“至少要取消和下放567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李克强强调,继续简政放权,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消除“中梗阻”,避免截留改革红利,让千千万万愿意创业的人更方便拿到市场“入场券”。同时也要完善监管,创造公平环境,让市场活起来。

 

      在投资领域,一方面,政府通过项目招标、税收减免和金融扶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促进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投融资方式、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等,重点加大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投资。

 

      在金融领域,相关部门并未大开信贷闸门,而是客观指出目前的“融资贵、融资难”更多是结构性问题。央行据此创新调控方式,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扶持力度,收到良好效果。“不搞‘强刺激’,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如果非要通过传统的调控手段将经济增速刺激到9%,也是做得到的,但是不应该也没必要这么做,因为这样会带来新一轮‘后遗症’,比如杠杆率上升过快、经济结构重型化以及产能过剩等。”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说。

 

      推进节能环保等领域建设

 

      今年初,各项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放缓,一季度经济增速为7.4%。在此情况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反弹至7.5%。

 

      尽管目前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下行压力仍不可忽视。近期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中,“克强指数”的三个构成指标均出现回落,且8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50.3%,创3个月新低,不仅低于预测值51.5%,也大大低于7月终值51.7%。“要想强化经济好转势头,提振经济增长动力,必须继续推进改革。”王雍君。

 

      李克强表示,“我们老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投资增速下降是因为内需不足,但事实上13亿中国人还有很多需求没有得到足够供给。要把这些需求挖掘出来,就需要通过供给引导需求潜力的释放。”

 

      “人们的需求已从过去的吃饱喝足,转向现在更多层次的需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告诉记者,目前内需不足,与教育、医疗、环境和文化供给市场尚未完善相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目前最重要的经济拉动力,应该大力推进。

 

      “要用改革的方式,推动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李克强说。就此,8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相关部署:推进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和服务业三个领域的工程建设。今明两年,将推进实施大气污染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综合医院、养老体系建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工建设一批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及沿海核电项目等建设。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中国经济下半年将重点做好扩大内需等重点工作。包括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健康、文化等各类商业服务机构,实施好促进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

 

      并且,将抓紧制定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政策,加强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努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等。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政府是否采取了强刺激政策?8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外界关于强刺激的议论作出了回应。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好转,外界有人议论,是不是因为我们推出了强刺激?但事实上,我们的货币政策一点没变宽松,唯一的刺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李克强正解“强”式刺激:唯一刺激是强力推进改革-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正文

李克强正解“强”式刺激:唯一刺激是强力推进改革

2014-08-29 | 每日经济新闻

我要分享 ▼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政府是否采取了“强刺激”政策?8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外界关于“强刺激”的议论作出了回应。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好转,外界有人议论,是不是因为我们推出了‘强刺激’?但事实上,我们的货币政策一点没变宽松,唯一的‘刺激’就是强力推进改革。”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研究院院长、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对记者表示,现在中国出现的经济放缓问题,与前期积累的很多矛盾并未完全化解有关。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就是为消除阻碍经济增长的深层次根源问题,“要想强化经济好转的势头,提振经济增长动力,必须继续推进改革。”

 

      据了解,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推进节能环保等重大工程建设,并提出要坚持定向调控,以解决长远问题的办法确保当前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没必要再搞强刺激

 

      “真正谈改革,是指制度和政策上的改变。”王雍君说,政府出台的措施中,如增加政府投资就不属于改革。而降低门槛引入民资,是政策与制度规则下的改变,这才是改革。

 

      记者梳理国家自今年4月份以来推出的“稳增长”政策时发现,许多微刺激举措实际就是改革措施。其中,“简政放权”仍是政府自身改革的突破口。

 

      今年以来,围绕“简政放权”的政策频繁出台。8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再取消和下放87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其中取消68项,做到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不下放,避免遗留尾巴。这也让本届政府距离此前“至少要取消和下放567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李克强强调,继续简政放权,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消除“中梗阻”,避免截留改革红利,让千千万万愿意创业的人更方便拿到市场“入场券”。同时也要完善监管,创造公平环境,让市场活起来。

 

      在投资领域,一方面,政府通过项目招标、税收减免和金融扶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促进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投融资方式、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等,重点加大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投资。

 

      在金融领域,相关部门并未大开信贷闸门,而是客观指出目前的“融资贵、融资难”更多是结构性问题。央行据此创新调控方式,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扶持力度,收到良好效果。“不搞‘强刺激’,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如果非要通过传统的调控手段将经济增速刺激到9%,也是做得到的,但是不应该也没必要这么做,因为这样会带来新一轮‘后遗症’,比如杠杆率上升过快、经济结构重型化以及产能过剩等。”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说。

 

      推进节能环保等领域建设

 

      今年初,各项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放缓,一季度经济增速为7.4%。在此情况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反弹至7.5%。

 

      尽管目前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下行压力仍不可忽视。近期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中,“克强指数”的三个构成指标均出现回落,且8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50.3%,创3个月新低,不仅低于预测值51.5%,也大大低于7月终值51.7%。“要想强化经济好转势头,提振经济增长动力,必须继续推进改革。”王雍君。

 

      李克强表示,“我们老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投资增速下降是因为内需不足,但事实上13亿中国人还有很多需求没有得到足够供给。要把这些需求挖掘出来,就需要通过供给引导需求潜力的释放。”

 

      “人们的需求已从过去的吃饱喝足,转向现在更多层次的需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告诉记者,目前内需不足,与教育、医疗、环境和文化供给市场尚未完善相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目前最重要的经济拉动力,应该大力推进。

 

      “要用改革的方式,推动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李克强说。就此,8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相关部署:推进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和服务业三个领域的工程建设。今明两年,将推进实施大气污染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综合医院、养老体系建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工建设一批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及沿海核电项目等建设。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中国经济下半年将重点做好扩大内需等重点工作。包括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健康、文化等各类商业服务机构,实施好促进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

 

      并且,将抓紧制定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政策,加强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努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等。

------分隔线----------------------------
  • 上一篇:广州部分银行“限外”:贷款外地人门槛高
  • 下一篇:四大行:房贷审批既没趋严也未放松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东省83个白名单项目已放贷119亿元   24-04-18
·国有行多数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增加 中行增超千亿   24-04-03
·2023年末广东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9万亿元   24-04-03
·公司信用类债券是实体企业第二大融资渠道   24-03-18
·广州房地产融资第二批“白名单”纳入116个项目   24-03-18
热点内容
  • 银监会:完善存贷比监管 推动修订商业
  • 美联储声明全文:降息25个基点 为十年
  • 广州住房公积金吃紧:当月贷款额度半天
  • 企业境内上市或将取消盈利要求
  • “深港通”下半年推出 准备工作7月底完
  • 上市银行年报显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
  • 外管局: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
  • 4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降至4.52%
  • 国务院十项新政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 济南:外省缴公积金可回济贷款 年轻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