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否认限贷令但将遏制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央行否认限贷令但将遏制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京华时报  2013年07月24日

 

  针对央行禁向水泥钢铁等近十个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的传闻,昨天央行澄清,称并未就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融资问题下发内部通知。但央行强调,将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深化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化解过剩矛盾是重要工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发文严禁向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和煤炭等近十个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同时禁止上述行业以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新发企业债等方式融资。

 

  央行昨天除了澄清从未下发限贷的内部通知,还表示会坚决执行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决策部署,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深化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推进。

 

  7月上旬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要求,对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要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贷款损失核销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

 

  各银行对过剩行业较审慎

 

  据了解,很多银行目前严禁向水泥、钢贸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不仅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同时也受此类行业高风险影响。昨天,记者还从北京地区一些银行了解到,目前,向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银行已经很少。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他所在银行没有完全停止向上述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但对其管控非常严格,“主要原因是这类行业风险比较高”。某国有大行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员透露,他所在的银行很久都不做钢铁、水泥等行业贷款了。

 

  据悉,自6月份“钱荒”爆发后以及近日央行取消贷款下限,各家银行已经将调整信贷结构放在首位,目前各家银行对于产能过剩等行业领域整体较为审慎。

 

  >>解读

 

  银行应积极应对产能过剩带来的风险

 

  分析人士表示,不搞“一刀切”,区分不同行业产能过剩性质而采取差异化金融政策,不仅有利于从根上促进过剩产能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走稳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产能过剩下企业销售不畅,资金就会出现问题,企业债务违约现象增多,使商业银行出现信用风险的概率增加。负债经营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普遍发展模式,一旦出现产能过剩,企业很容易把风险转嫁到金融领域。必须及时化解产能过剩埋下的金融风险,阻断其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路径,这关乎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郭田勇认为,产能过剩对银行带来的风险虽然需要警惕,也不能过于悲观,银行可以运用资产保全工具来降低风险。面对产能过剩可能诱发的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做好项目审批,做好审核和确认企业还款来源,提高甄别挑选能力,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针对央行禁向水泥钢铁等近十个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的传闻,昨天央行澄清,称并未就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融资问题下发内部通知。但央行强调,将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深化金融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央行否认限贷令但将遏制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产金融 > 正文

央行否认限贷令但将遏制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2013-07-24 | 京华时报

我要分享 ▼

 

  针对央行禁向水泥钢铁等近十个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的传闻,昨天央行澄清,称并未就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融资问题下发内部通知。但央行强调,将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深化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化解过剩矛盾是重要工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发文严禁向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和煤炭等近十个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同时禁止上述行业以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新发企业债等方式融资。

 

  央行昨天除了澄清从未下发限贷的内部通知,还表示会坚决执行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决策部署,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深化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推进。

 

  7月上旬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要求,对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要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贷款损失核销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

 

  各银行对过剩行业较审慎

 

  据了解,很多银行目前严禁向水泥、钢贸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不仅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同时也受此类行业高风险影响。昨天,记者还从北京地区一些银行了解到,目前,向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银行已经很少。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他所在银行没有完全停止向上述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但对其管控非常严格,“主要原因是这类行业风险比较高”。某国有大行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员透露,他所在的银行很久都不做钢铁、水泥等行业贷款了。

 

  据悉,自6月份“钱荒”爆发后以及近日央行取消贷款下限,各家银行已经将调整信贷结构放在首位,目前各家银行对于产能过剩等行业领域整体较为审慎。

 

  >>解读

 

  银行应积极应对产能过剩带来的风险

 

  分析人士表示,不搞“一刀切”,区分不同行业产能过剩性质而采取差异化金融政策,不仅有利于从根上促进过剩产能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走稳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产能过剩下企业销售不畅,资金就会出现问题,企业债务违约现象增多,使商业银行出现信用风险的概率增加。负债经营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普遍发展模式,一旦出现产能过剩,企业很容易把风险转嫁到金融领域。必须及时化解产能过剩埋下的金融风险,阻断其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路径,这关乎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郭田勇认为,产能过剩对银行带来的风险虽然需要警惕,也不能过于悲观,银行可以运用资产保全工具来降低风险。面对产能过剩可能诱发的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做好项目审批,做好审核和确认企业还款来源,提高甄别挑选能力,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

------分隔线----------------------------
  • 上一篇:公积金吃紧管控现风险 多地公转商贴息
  • 下一篇:6月上海个人住房贷款增加86.3亿元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东省83个白名单项目已放贷119亿元   24-04-18
·国有行多数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增加 中行增超千亿   24-04-03
·2023年末广东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9万亿元   24-04-03
·公司信用类债券是实体企业第二大融资渠道   24-03-18
·广州房地产融资第二批“白名单”纳入116个项目   24-03-18
热点内容
  • 银监会:完善存贷比监管 推动修订商业
  • 美联储声明全文:降息25个基点 为十年
  • 广州住房公积金吃紧:当月贷款额度半天
  • 企业境内上市或将取消盈利要求
  • “深港通”下半年推出 准备工作7月底完
  • 上市银行年报显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
  • 外管局: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
  • 4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降至4.52%
  • 国务院十项新政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 济南:外省缴公积金可回济贷款 年轻人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