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育宁接受采访。对失去万科后华润的地产布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如何处理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问题等做了回答。
“华润置地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它的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的组合发展方式,也符合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所以我们金融资源会支持华润置地做强做大。” 对于“三创”以及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傅育宁在接受采访时说:“华润作为一家大企业,它有很多职业经理人,我们自己在设立一些平台,比如基金的平台,开放的平台,并有众多的外国投资人一起加入,可以让(管理)团队直接决策,并给他们跟投的权力。其实,跟投对他们也是约束,可以让管理者共享成功的好处,而失败了,他们自己的钱也会亏进去。” 而对于央企做产业基金,有时候央企拿钱出来做混改,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可能还是央企,做混改怎么控制风险?傅育宁则表态,作为央企华润并不主张绝对控股。希望能实现主导,也就是企业能和华润的产业方向相向而行,不至于乱跑。傅育宁认为,华润在投资决策机制和容错机制上都会比传统企业灵活。 对于国企改革,提升央企的竞争力方面。他认为,混合所有制肯定是中央已经定的方向,目前为止华润80%以上的企业的业务资产都在相关的上市公司,并全部在香港上市,上市公司即希望混合所有制能带来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上的变化;也希望能使机制更有效,调动经理人、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赢得市场竞争。 “50年代的这一批企业家可能有比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也步入事业比较靠后的阶段了,我们会努力的推动企业创新,希望为更多的年轻经理人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好的机制,能够让他们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里贡献才智,取得进步、社会认可和经济地位的改善。近3年,华润实现了稳健的发展,团队也比较稳定。宋林事件的不良影响基本得到了清除。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文化更深入了,依规经营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这对华润长远发展很重要。”他说。
代表委员小资料: 傅育宁,1957年3月出生,博士学历,高级工程师,原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兼任招商银行董事长、招商国际董事长、蛇口工业区董事长、招商轮船董事长等职。现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傅育宁:做强做大华润置地
2017-03-07 |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