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推动陶瓷建设发展42年经历世间沧桑巨变-中地会
中地会 > 理事动态 >

42年推动陶瓷建设发展42年经历世间沧桑巨变

中地会  2016年10月27日

    鹰牌“守正出奇,多维发展”

 

    42年风雨沧桑,42年春华秋实,从工艺小作坊到工艺厂,从工艺厂到鹰牌公司,从鹰牌公司到鹰牌控股,从鹰牌控股到到鹰牌集团,42年间她不仅经历了陶瓷行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沧桑变化。

 

    回首42年风云,鹰牌的变化难以言尽。

 

    从生产工艺美术陶瓷,到生产瓷砖;

 

    从生产10×20mm,20×20mm规格的釉面砖,到可以生产一米的大规格砖;

 

    从由外国进口设备,到向国外以自主品牌出口,并连续17年代表中国参加博洛尼亚展会;

 

    从空白的网点,到神州大地都遍布鹰牌的终端;

 

    从单纯的买卖,变成事业的合伙,鹰牌向终端输出理念,带来帮扶;

 

    从助四残人员的工艺小作坊,到全面走向市场,并成为纳税大户……

 

    在鹰牌的忠诚消费者倪桂荣眼中,鹰牌可以说是天天向上,越做越好,品种花色不断丰富。而在合作伙伴罗家聪的眼中,鹰牌每一年都在改革,都在创新。在媒体人乔富东看来,“在建陶行业最近二十年长足发展中,尽管出现了不少值得尊敬的‘巨无霸’大型陶瓷企业,但是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权威,始终在我心目中没有超过鹰牌”。

 

    42年历程弹指一挥间,鹰牌走过了改革开放,走过了20世纪,走进了互联网时代。鹰牌,始终不停地审视自我,在与行业、消费者的互动发展中,找寻不足;正坚持一贯的改革、创新精神,不忘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推动行业的进步。

 

    而今的鹰牌,正如那只浴血重生的故事里的鹰,拥有了新的力量,与行业发展、与光荣梦想一起飞。

 

    创立于1974

 

    石湾瓦,甲天下。

 

    鹰牌,就诞生在石湾这片热土上。

 

    时光追溯到1974年,那一年,鹰牌的前身———石湾美术工艺组创立。根据陈国海的回忆,那时,石湾镇委、镇政府为解决待业和“四残”人员就业,开办了以生产美术陶瓷产品为主的工艺美术组。1976年,石湾镇委、镇政府根据工艺美术组的发展,在石湾镇来长岗划出约六千平方米,成立了美术陶瓷工艺厂。工艺厂成立之初,主要生产石湾公仔。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鹰牌开始摸索建筑陶瓷的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鹰牌人敏锐地意识到建筑陶瓷正处在变革时期,遂于1984年毅然决定由美术陶瓷向建筑陶瓷转变,由此开始引领中国建筑陶瓷蓬勃发展的新历程。

 

    这个阶段,被称为雏型阶段,鹰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手工小作坊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变,为鹰牌的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果断转型生产建陶 

 

    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迅猛发展,鹰牌揭开了新的发展篇章。尤其自1987年开始,在鹰牌第一任掌门人庞润流的领导下,鹰牌迅速成为业界翘楚;1988年,鹰牌率先推出立体印花彩釉砖,树立了中国建陶行业新的里程碑;其后,金光彩虹釉面外墙砖、水晶饰花内墙砖、贵金属饰花釉面内墙砖等一系列产品,迅速成为引导当时国内产品的新潮流;1991年,当时的石湾工艺陶瓷厂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1993年,鹰牌率先引入德国卫生洁具生产线,推出卫浴洁具产品,一经推出变成为市场新宠;1994年,工艺厂改制为佛山市石湾鹰牌陶瓷集团公司;1996年,世界第一块弧面砖在鹰牌问世……1997年,石湾镇政府将55%的股份转让给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及财务实力使鹰牌得到稳健发展;1998年,鹰牌首次代表中国出席意大利博洛尼亚世界陶瓷博览会,这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最高水平的陶瓷博览会,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鹰牌产品获得国际声誉。

 

    这个阶段,被称为成长阶段,鹰牌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初具规模到业界翘楚的转变,为鹰牌拓展了宽阔的成长空间。

 

    首家境外上市 

 

    1999年,鹰牌于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境外上市的中国建陶企业,鹰牌控股正式成立。在中国的建陶企业中,鹰牌是率先迈入国际化进程的领飞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外设备、技术合作;到90年代最早倡议、参与和取得国际质量体系双语认证的中国建陶企业之一,到1998年始代表中国参展博洛尼亚等世界级展会并一直能以自主品牌出口国际,再到1999年首家海外上市,鹰牌逐渐从“中国之鹰”蜕变为“世界之鹰”。

 

    2005年,鹰牌控股实施重大举措,于河源市收购新厂,进行战略性的产业布局。此前的2004年,鹰牌首届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这一阶段,鹰牌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高,市场空间大幅拓展,其产能水平已不能满足旗下鹰牌陶瓷和华鹏陶瓷的战略部署要求。收购新厂、拓展产能成为鹰牌控股提速发展的核心举措之一。

 

    2006年,鹰牌荣获首批“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2007年,鹰牌陶瓷产品进入国家体育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奥运拳击馆等北京奥运三大国家级体育场馆;2008年,鹰牌荣获“改革开放30年广东建材行业30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鹰牌上市后到转制前的阶段,被称为国际化阶段,鹰牌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全球版图日益清晰。这也是鹰牌在市场化中经历生死考验的阶段。

 

    重塑鹰牌 

 

    2010年8月18日,原鹰牌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转制为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由原新加坡上市公司变为佛山市石湾镇国有全资公司,林伟先生出任集团总裁,在他的带领下,集团揭开了“新鹰牌,大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蓝图的序幕。组织架构大大精简,行动更有效率;启动大研发模式,十大系列产品近百款领先行业的新产品集中推出,震撼行业,激活市场,被行业称为“涅盘重生”。

 

    2011年春节后,公司把员工被拉到曾培育出众多将领的黄埔军校进行军训。这次军训,是转制后第一次大型的团队拓展,旨在锻炼团队,全力打造出一支充满激情和战斗力的职业化铁军,为实现鹰牌集团的经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年,鹰牌历时一年的心血之作———晶聚合产品批量生产,并全球发布,被誉为“鹰牌一小步,行业一大步”。发布会上,原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先生出人意料地向鹰牌深情一鞠躬,成为中国建陶史诗上最动人的一笔。革命性的晶聚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新锐榜“年度最佳产品”大奖等多个行业大奖,更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12年,鹰牌集团旗下的鹰牌陶瓷总部奢瓷壹号馆横空崛起,迅速成为中国建陶消费新地标。随着鹰牌、华鹏两大品牌的事业合伙人的迅速增多、各终端渠道的建设加快,各区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鹰牌集团收购新的生产基地,成立河源二厂,以求产能突破,匹配市场布局,为接下来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产能基础。

 

    2013年鹰牌集团重塑旗下的华鹏陶瓷品牌,全面整合品牌资源,重新对华鹏进行品牌定位,对生产技术、产品体系、展示系统、终端销售网络进行全面升级,致力于打造全新的华鹏形象和品牌竞争力,实现华鹏的“新格局、大发展”。不到半年期间,5000方的华鹏精英生活馆于佛山陶瓷总部基地平地崛起,终端建设即刻展开。其中行业首创“29°柔光石材”系列,一经面世立即问鼎人造石材界。

 

    这个阶段,是鹰牌的重塑阶段。从去向未明,到完成重塑,鹰牌完成了一次美好蜕变。

 

    多元发展

 

    2014年,鹰牌集团迎来了40周年,通过三旧改造的方式,建立了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开启多元化发展时代。该园区于2014年8月18日开园,占地100亩,建筑面积5万㎡,总投资1.5亿元,是以“互联网+”驱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园区,广东省软件产业园(泛家居园)、佛山市跨境电商产业园、佛山“互联网+”产业园、佛山首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及佛山地区规模较大的创业孵化基地。

 

    据林伟介绍,园区原来只是一个陶瓷厂的旧厂房,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创意园已成为佛山地区三旧改造的典范,以及创业者最青睐的园区。与传统的孵化器相比,园区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即只提供平台、只充当中介的物业方,更多的是搭建三级孵化架构,按照“孵化—培育—加速”的综合孵化体系进行软硬件的配备,并运用“社群合伙人”的模式进行运营,深入介入园区内创新创业项目,作为投资方共同孵化入驻项目,由此实现园区原有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延伸。

 

    泛家居电商创意园也给佛山本地产业发展植入了新的元素。截至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和孵化100多家“互联网+”企业和机构,囊括电商、设计、家居、智能硬件、创业服务等多种业态。除此以外,园区“文创”氛围浓厚,园区内有大观设计、田园牧歌音乐空间,将推动佛山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鹰牌决心做资产经营管理者,新的商业模式探索者,社会资源整合者。三者整合起来,就是未来新形态的鹰牌集团。在鹰牌“三位一体”发展蓝图中,创建不到两年却已初具成效的“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是重要一环,它不仅是鹰牌集团自我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佛山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是佛山的互联网+泛家居园区。

 

    基于产业链生态构建考虑,2015年鹰牌相继成立了超鹰速物流公司、大观设计公司等子公司。“同行基本都是把物流、设计单元作为公司的一个部门,我们把它独立出来,不仅可以继续为自身服务,也可以面向行业、面向市场,拓宽其发展空间。”林伟表示,“加上其轻资产特性,如果发展得好,与外部资源合作也很方便,将来可以为主业及创意园区链接更多资源。”

 

    未来发展:迈向腾飞

 

    事实上,鹰牌集团的管理层早已为鹰牌集团发展构建了一幅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可操作性强的全面发展蓝图,政府也对鹰牌、园区的发展也寄予厚望,并给予大力支持。根据这份蓝图,鹰牌这一陶业旗帜将沿三个板块方向前进。第一是做好主业,“陶瓷或建材产业是我们的主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做好做强”。第二是孵化新业,“比如物流和设计公司原来是一个部门,现在把它单列出来,面向行业市场消费者”。第三,是投资关联产业。围绕着公司的发展,对有价值的关联产业,包括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投资、合作。

 

    这样的发展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守正出奇,多维发展”。三个板块方向是递进关系,“如果主业没做好,新产业很难培育,对外投资更无从谈起,如果主业做得好,对后面两块业务是一个有力支持,而后面两块业务也可以促进反哺主业”。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鹰牌守正出奇,多维发展 42年风雨沧桑,42年春华秋实,从工艺小作坊到工艺厂,从工艺厂到鹰牌公司,从鹰牌公司到鹰牌控股,从鹰牌控股到到鹰牌集团,42年间她不仅经历了陶瓷行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沧桑变化。 回首42年风云,鹰牌的变化
/zdh/images/defaultpic.gif
42年推动陶瓷建设发展42年经历世间沧桑巨变-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理事动态 > 正文

42年推动陶瓷建设发展42年经历世间沧桑巨变

2016-10-27 | 中地会

我要分享 ▼

    鹰牌“守正出奇,多维发展”

 

    42年风雨沧桑,42年春华秋实,从工艺小作坊到工艺厂,从工艺厂到鹰牌公司,从鹰牌公司到鹰牌控股,从鹰牌控股到到鹰牌集团,42年间她不仅经历了陶瓷行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沧桑变化。

 

    回首42年风云,鹰牌的变化难以言尽。

 

    从生产工艺美术陶瓷,到生产瓷砖;

 

    从生产10×20mm,20×20mm规格的釉面砖,到可以生产一米的大规格砖;

 

    从由外国进口设备,到向国外以自主品牌出口,并连续17年代表中国参加博洛尼亚展会;

 

    从空白的网点,到神州大地都遍布鹰牌的终端;

 

    从单纯的买卖,变成事业的合伙,鹰牌向终端输出理念,带来帮扶;

 

    从助四残人员的工艺小作坊,到全面走向市场,并成为纳税大户……

 

    在鹰牌的忠诚消费者倪桂荣眼中,鹰牌可以说是天天向上,越做越好,品种花色不断丰富。而在合作伙伴罗家聪的眼中,鹰牌每一年都在改革,都在创新。在媒体人乔富东看来,“在建陶行业最近二十年长足发展中,尽管出现了不少值得尊敬的‘巨无霸’大型陶瓷企业,但是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权威,始终在我心目中没有超过鹰牌”。

 

    42年历程弹指一挥间,鹰牌走过了改革开放,走过了20世纪,走进了互联网时代。鹰牌,始终不停地审视自我,在与行业、消费者的互动发展中,找寻不足;正坚持一贯的改革、创新精神,不忘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推动行业的进步。

 

    而今的鹰牌,正如那只浴血重生的故事里的鹰,拥有了新的力量,与行业发展、与光荣梦想一起飞。

 

    创立于1974

 

    石湾瓦,甲天下。

 

    鹰牌,就诞生在石湾这片热土上。

 

    时光追溯到1974年,那一年,鹰牌的前身———石湾美术工艺组创立。根据陈国海的回忆,那时,石湾镇委、镇政府为解决待业和“四残”人员就业,开办了以生产美术陶瓷产品为主的工艺美术组。1976年,石湾镇委、镇政府根据工艺美术组的发展,在石湾镇来长岗划出约六千平方米,成立了美术陶瓷工艺厂。工艺厂成立之初,主要生产石湾公仔。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鹰牌开始摸索建筑陶瓷的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鹰牌人敏锐地意识到建筑陶瓷正处在变革时期,遂于1984年毅然决定由美术陶瓷向建筑陶瓷转变,由此开始引领中国建筑陶瓷蓬勃发展的新历程。

 

    这个阶段,被称为雏型阶段,鹰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手工小作坊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变,为鹰牌的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果断转型生产建陶 

 

    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迅猛发展,鹰牌揭开了新的发展篇章。尤其自1987年开始,在鹰牌第一任掌门人庞润流的领导下,鹰牌迅速成为业界翘楚;1988年,鹰牌率先推出立体印花彩釉砖,树立了中国建陶行业新的里程碑;其后,金光彩虹釉面外墙砖、水晶饰花内墙砖、贵金属饰花釉面内墙砖等一系列产品,迅速成为引导当时国内产品的新潮流;1991年,当时的石湾工艺陶瓷厂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1993年,鹰牌率先引入德国卫生洁具生产线,推出卫浴洁具产品,一经推出变成为市场新宠;1994年,工艺厂改制为佛山市石湾鹰牌陶瓷集团公司;1996年,世界第一块弧面砖在鹰牌问世……1997年,石湾镇政府将55%的股份转让给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及财务实力使鹰牌得到稳健发展;1998年,鹰牌首次代表中国出席意大利博洛尼亚世界陶瓷博览会,这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最高水平的陶瓷博览会,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鹰牌产品获得国际声誉。

 

    这个阶段,被称为成长阶段,鹰牌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初具规模到业界翘楚的转变,为鹰牌拓展了宽阔的成长空间。

 

    首家境外上市 

 

    1999年,鹰牌于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境外上市的中国建陶企业,鹰牌控股正式成立。在中国的建陶企业中,鹰牌是率先迈入国际化进程的领飞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外设备、技术合作;到90年代最早倡议、参与和取得国际质量体系双语认证的中国建陶企业之一,到1998年始代表中国参展博洛尼亚等世界级展会并一直能以自主品牌出口国际,再到1999年首家海外上市,鹰牌逐渐从“中国之鹰”蜕变为“世界之鹰”。

 

    2005年,鹰牌控股实施重大举措,于河源市收购新厂,进行战略性的产业布局。此前的2004年,鹰牌首届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这一阶段,鹰牌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高,市场空间大幅拓展,其产能水平已不能满足旗下鹰牌陶瓷和华鹏陶瓷的战略部署要求。收购新厂、拓展产能成为鹰牌控股提速发展的核心举措之一。

 

    2006年,鹰牌荣获首批“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2007年,鹰牌陶瓷产品进入国家体育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奥运拳击馆等北京奥运三大国家级体育场馆;2008年,鹰牌荣获“改革开放30年广东建材行业30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鹰牌上市后到转制前的阶段,被称为国际化阶段,鹰牌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全球版图日益清晰。这也是鹰牌在市场化中经历生死考验的阶段。

 

    重塑鹰牌 

 

    2010年8月18日,原鹰牌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转制为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由原新加坡上市公司变为佛山市石湾镇国有全资公司,林伟先生出任集团总裁,在他的带领下,集团揭开了“新鹰牌,大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蓝图的序幕。组织架构大大精简,行动更有效率;启动大研发模式,十大系列产品近百款领先行业的新产品集中推出,震撼行业,激活市场,被行业称为“涅盘重生”。

 

    2011年春节后,公司把员工被拉到曾培育出众多将领的黄埔军校进行军训。这次军训,是转制后第一次大型的团队拓展,旨在锻炼团队,全力打造出一支充满激情和战斗力的职业化铁军,为实现鹰牌集团的经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年,鹰牌历时一年的心血之作———晶聚合产品批量生产,并全球发布,被誉为“鹰牌一小步,行业一大步”。发布会上,原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先生出人意料地向鹰牌深情一鞠躬,成为中国建陶史诗上最动人的一笔。革命性的晶聚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新锐榜“年度最佳产品”大奖等多个行业大奖,更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12年,鹰牌集团旗下的鹰牌陶瓷总部奢瓷壹号馆横空崛起,迅速成为中国建陶消费新地标。随着鹰牌、华鹏两大品牌的事业合伙人的迅速增多、各终端渠道的建设加快,各区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鹰牌集团收购新的生产基地,成立河源二厂,以求产能突破,匹配市场布局,为接下来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产能基础。

 

    2013年鹰牌集团重塑旗下的华鹏陶瓷品牌,全面整合品牌资源,重新对华鹏进行品牌定位,对生产技术、产品体系、展示系统、终端销售网络进行全面升级,致力于打造全新的华鹏形象和品牌竞争力,实现华鹏的“新格局、大发展”。不到半年期间,5000方的华鹏精英生活馆于佛山陶瓷总部基地平地崛起,终端建设即刻展开。其中行业首创“29°柔光石材”系列,一经面世立即问鼎人造石材界。

 

    这个阶段,是鹰牌的重塑阶段。从去向未明,到完成重塑,鹰牌完成了一次美好蜕变。

 

    多元发展

 

    2014年,鹰牌集团迎来了40周年,通过三旧改造的方式,建立了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开启多元化发展时代。该园区于2014年8月18日开园,占地100亩,建筑面积5万㎡,总投资1.5亿元,是以“互联网+”驱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园区,广东省软件产业园(泛家居园)、佛山市跨境电商产业园、佛山“互联网+”产业园、佛山首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及佛山地区规模较大的创业孵化基地。

 

    据林伟介绍,园区原来只是一个陶瓷厂的旧厂房,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创意园已成为佛山地区三旧改造的典范,以及创业者最青睐的园区。与传统的孵化器相比,园区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即只提供平台、只充当中介的物业方,更多的是搭建三级孵化架构,按照“孵化—培育—加速”的综合孵化体系进行软硬件的配备,并运用“社群合伙人”的模式进行运营,深入介入园区内创新创业项目,作为投资方共同孵化入驻项目,由此实现园区原有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延伸。

 

    泛家居电商创意园也给佛山本地产业发展植入了新的元素。截至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和孵化100多家“互联网+”企业和机构,囊括电商、设计、家居、智能硬件、创业服务等多种业态。除此以外,园区“文创”氛围浓厚,园区内有大观设计、田园牧歌音乐空间,将推动佛山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鹰牌决心做资产经营管理者,新的商业模式探索者,社会资源整合者。三者整合起来,就是未来新形态的鹰牌集团。在鹰牌“三位一体”发展蓝图中,创建不到两年却已初具成效的“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是重要一环,它不仅是鹰牌集团自我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佛山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是佛山的互联网+泛家居园区。

 

    基于产业链生态构建考虑,2015年鹰牌相继成立了超鹰速物流公司、大观设计公司等子公司。“同行基本都是把物流、设计单元作为公司的一个部门,我们把它独立出来,不仅可以继续为自身服务,也可以面向行业、面向市场,拓宽其发展空间。”林伟表示,“加上其轻资产特性,如果发展得好,与外部资源合作也很方便,将来可以为主业及创意园区链接更多资源。”

 

    未来发展:迈向腾飞

 

    事实上,鹰牌集团的管理层早已为鹰牌集团发展构建了一幅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可操作性强的全面发展蓝图,政府也对鹰牌、园区的发展也寄予厚望,并给予大力支持。根据这份蓝图,鹰牌这一陶业旗帜将沿三个板块方向前进。第一是做好主业,“陶瓷或建材产业是我们的主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做好做强”。第二是孵化新业,“比如物流和设计公司原来是一个部门,现在把它单列出来,面向行业市场消费者”。第三,是投资关联产业。围绕着公司的发展,对有价值的关联产业,包括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投资、合作。

 

    这样的发展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守正出奇,多维发展”。三个板块方向是递进关系,“如果主业没做好,新产业很难培育,对外投资更无从谈起,如果主业做得好,对后面两块业务是一个有力支持,而后面两块业务也可以促进反哺主业”。

------分隔线----------------------------
  • 上一篇:中海并购中信后并表业绩公布 9月销售427亿港元
  • 下一篇:【匠心鹰牌,创新前行】访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林伟
------分隔线----------------------------

相关阅读

·一季度房企销售普降 越秀保利等销售额降超40%   24-04-18
·合生创展2023年营收同比增26% 核心利润23亿港元   24-04-03
·华发集团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4%、21%   24-01-31
·合生创展2023年总合约销售325.83亿元   24-01-31
·敏捷助力黄埔区长岭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4-01-31
热点内容
  • 碧桂园成业绩增速最快品牌房企
  • 花都颐和山庄5期高层清盘特惠送精装修
  • 万科海淀新盘首倡住宅艺术
  • 招商地产10月签约额19亿 累计已达171亿
  • 招商地产致力绿色地产
  • 奥园广场11月前购房享88折 主推40-80㎡
  • 卓越西乡安居西乡70-85平2-3居预计3季
  • 房博会卖地,万科12.6亿拿白云大道南地
  • 碧桂园闯出广东山区扶贫新模式
  • 广州敏捷金月湾现VIP诚意登记3万抵15万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