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检中半数产品不合格 红木家具因价高成监管盲区-中地会
中地会 > 建材家居 >

抽检中半数产品不合格 红木家具因价高成监管盲区

北京商报  2016年05月05日

  4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红木家具抽检不合格,这让人们印象中高贵的红木家具陷入质量漩涡。业内人士称,红木家具的价格太过高昂,给相关监管部门带来困扰,使抽检成本过大,提取木样方式意味着对红木家具的破坏,而现有检测手段又无法精确到树种,抽不起、检不得、测不出,导致红木家具成为监管盲区。

 

  这份来自广西质监局的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保证文件不达标。产品保证文件,可归纳为“一书一卡一证”,即2012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产品说明书、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标准规定,红木销售企业需备齐“一书一卡一证”,否则禁止销售。“红木国家标准虽然已经实施三年多了,但是许多红木品牌还未意识到产品保证文件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宣传。”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轻工业家具及装饰装修材料检验中心主任罗炘告诉记者。

 

  有的企业或许是尚未意识到产品保证文件的重要性,可有的企业却是故意不标识。一位红木界人士指出,产品保证说明书中需明示家具的真实属性、主要用材、辅材、涂饰工艺、装饰工艺等,一旦明示,日后若被发现是鱼目混珠,企业需要负双倍赔偿责任,而故意不标识,则为造假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超过半数红木家具不达标,看似只是产品保证文件的问题,但背后的含义却很深刻”。

 

  记者了解到,由于价格高昂,抽检很难触及红木家具这个品类。现行的抽检方法,多是在检测的红木家具产品隐蔽位置截取一块直径约为8毫米、高约5毫米的木样,这对红木家具具有一定破坏性,而且现有检测手段导致检测结果大多只能精确到类,无法确定树种,使得红木家具成为监管盲区。

 

  “应该到工厂去检查尚未做成家具的原材料。”元亨利董事长杨波表示,对原材料的抽检或许将是使红木监管摆脱抽不起、检不得、测不出的尴尬境地的可行方法。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4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红木家具抽检不合格,这让人们印象中高贵的红木家具陷入质量漩涡。业内人士称,红木家具的价格太过高昂,给相关监管部门带来困扰,使抽检成本过大,提取木样方式意味着对红木家具的破坏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抽检中半数产品不合格 红木家具因价高成监管盲区-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建材家居 > 正文

抽检中半数产品不合格 红木家具因价高成监管盲区

2016-05-05 | 北京商报

我要分享 ▼

  4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红木家具抽检不合格,这让人们印象中高贵的红木家具陷入质量漩涡。业内人士称,红木家具的价格太过高昂,给相关监管部门带来困扰,使抽检成本过大,提取木样方式意味着对红木家具的破坏,而现有检测手段又无法精确到树种,抽不起、检不得、测不出,导致红木家具成为监管盲区。

 

  这份来自广西质监局的红木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保证文件不达标。产品保证文件,可归纳为“一书一卡一证”,即2012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产品说明书、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标准规定,红木销售企业需备齐“一书一卡一证”,否则禁止销售。“红木国家标准虽然已经实施三年多了,但是许多红木品牌还未意识到产品保证文件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宣传。”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轻工业家具及装饰装修材料检验中心主任罗炘告诉记者。

 

  有的企业或许是尚未意识到产品保证文件的重要性,可有的企业却是故意不标识。一位红木界人士指出,产品保证说明书中需明示家具的真实属性、主要用材、辅材、涂饰工艺、装饰工艺等,一旦明示,日后若被发现是鱼目混珠,企业需要负双倍赔偿责任,而故意不标识,则为造假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超过半数红木家具不达标,看似只是产品保证文件的问题,但背后的含义却很深刻”。

 

  记者了解到,由于价格高昂,抽检很难触及红木家具这个品类。现行的抽检方法,多是在检测的红木家具产品隐蔽位置截取一块直径约为8毫米、高约5毫米的木样,这对红木家具具有一定破坏性,而且现有检测手段导致检测结果大多只能精确到类,无法确定树种,使得红木家具成为监管盲区。

 

  “应该到工厂去检查尚未做成家具的原材料。”元亨利董事长杨波表示,对原材料的抽检或许将是使红木监管摆脱抽不起、检不得、测不出的尴尬境地的可行方法。

------分隔线----------------------------
  • 上一篇:五一小长假广州楼市大丰收 领到4年最好成绩单
  • 下一篇:新居空气四成不合格 过度装修是主因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18金意陶首届质感生活节暨新展厅开业庆典如约盛放   18-04-23
·全球首个大理石瓷砖研究中心落户简一   18-04-19
·加冕新锐丨金意陶包揽新锐榜三项大奖   18-04-03
·罗杰:金意陶的质感,是因为何乾“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18-03-16
·3天斩获7项大奖 金意陶2018强势赢得开门红   18-01-26
热点内容
  • 木家具、儿童家具、家纺成质检重灾区
  • “一带一路”建设为建材行业带来新机遇
  • 水泥发泡保温板在建筑保温上得到广泛运
  • 新版《赢在中国》强势归来 简一被选为
  • 全球涂料价格上涨 涂料业进入微利时代
  • 涂料抗甲醛是噱头or真有其事?
  • 招商不易橱柜企业助力经销商突破成长瓶
  • 湖南借春季家博会试水“家居整装标准”
  • 家具设计遭侵权问题泛滥 需要完善知识
  • PM2.5超标阴霾天气谈中央空调行业机遇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