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信20强”企业获银行差别化支持-中地会
中地会>地产资信30强>第十四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

“资信20强”企业获银行差别化支持

  2015年06月08日

———四大行联手公布“第十四届(2015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
 

      今年房地产业的新常态是,面临新一轮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减少溢价越来越高,多数企业只能到二三线城市拿地发展,而在二三线城市不仅仅是市场库存压力,金融机构仅与资信实力强的房地产企业合作,对资信实力不济的房企规避风险斩断授信业务,从根源上决定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直至出局。

 

      这个强弱不同于普通消费者认定的规模意义上的大小,而是银行全面考察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运营成本效率和综合发展能力得出的资信评价。6月5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与中地会正式公布第十四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名单,碧桂园、雅居乐、奥园、珠投、越秀、华发、颐和等广东本土成长起来的全国性优质房企代表继续蝉联。数据显示,四大行房贷资金90%流入“广东地产资信20强”和“深圳地产资信10强”(由四大行深圳分行每年定期公布)房企,在结构优化的方针下,金融机构将更加重视巩固与房地产资信企业的战略合作,创新方式挖掘合作潜力。

 

      峰会上,有行长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市场,有利于巩固银行和房地产企业持续的创新合作。四大行有关主管行长介绍,在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趋紧、外部监管日趋严格已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广东四大行都针对“地产资信20强”房企进行了多项创新,包括利用子公司资源、信托、融资租赁、境外分资机构等合作伙伴资源,协助解决融资难题,拓宽融资渠道。此外,四大行不同程度的顺应“互联网+”时代需要,既服务于存量个人贷款用户,更服务于银行及房企的共同客户个人购房者,打造“客户—银行—企业”共赢平台。

 

      四大行联合评审“广东地产资信20强”已14年

 

      自2002年,广东四大金融机构每年联合评审“广东地产资信20强”,今年已经是第十四届。其结果呈报有关政府部门和各大机构,成为广东地产金融界乃至全国房地产金融界权威性的资信榜单。

 

      6月5日,“资·信·合作”地产金融峰会在广州召开,第十四届(2015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名单正式对外公布。榜单上所有企业都曾经入选过“广东地产资信20强”,其中60%企业曾经九届以上入选,是四大行持续多年一直看好的重点战略合作伙伴。

 

      据了解,今年房企融资构成得到各大银行的关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直接融资的成本高低,是否存在高息民间借贷等成为金融机构考量房企风险和房企融资能力的一项重要借鉴标准。此外,部分曾经入选的知名房企因负债率超过90%无资可抵被排除在名单之外。

 

      在广东地产资信20强名单上,以总资产100亿等数十项量化财务指标作为评审门槛,但又不单纯意义上看重所谓的强和大,重视企业各项基础财务数据和发展情况,重视政府相关部门评价和业主满意度,合作机构的满意度同样被列为重要评价指标,具体囊括近百个评审指标。这使其成为海内外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广泛关注的一份不可替代的权威性榜单。

 

      资信强企获银行广深外差别化支持

 

      尽管今年房地产业从“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转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银行也大力支持居民消费按揭需求,但在二三线城市,四大行基本只与资信卓越的房企进行授信合作。

 

      参与评审的有关银行房贷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银行一般是支持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规避三四线城市。在广东省内,除广州深圳外按照银行的定位都是三四线区域,没有二线区域。也就是说即使珠海、佛山这些珠三角城市也都属于三线区域,银行会谨慎介入。只有广东地产资信20强这样的企业银行才能够予以支持与合作。”

 

      这实际意味着,资信好的企业基本将获取绝大部分使用方便、优势成本的银行资金,同时有银行支持的企业,融资渠道也更容易打开,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非资信房企很难与其竞争。过去房地产业两大要素资金和土地,土地招拍挂多已市场化,资金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要素,得到银行青睐的“广东地产资信20强”实际上早已获得巨大的优势。

 

      资信是广东地产金融持续领先的金字招牌

 

      房地产并非高科技,在6月5日举行的“资·信·合作”地产金融峰会上,广东很多房企高层认为,广东地产能一直保持全国领先优势,主要依靠的也是资信。

 

      “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作为四大行广东省分行与中地会的一项全国性首创,逐渐将资信打造成广东地产金融界的一面金字招牌。入选的“广东地产资信20强”企业和由深圳四大行评定的“深圳地产资信10强”一道,成为广东杰出企业的代表,组成了中国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群体,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和去年底公布的“深圳地产资信10强”,合计总资产超过2.5万亿元。统计显示,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和上届“深圳地产资信10强”,去年的销售面积平均同比增长17.47%,销售额平均同比增长17.86%,平均销售单价9959元/平米。去年是房地产业波动较大的一年,也比较能说明房企真正的资信实力。30家银行一致认定的资信房企去年平均达成销售目标率为95.04%。

 

      资信作为金字招牌得到了来自多个方面的认可。广州等多地有关国土部门自2007年开始将入选“广东地产资信20强”作为招标出让土地的加分项;很多中小房企选择合作开发伙伴也将“广东地产资信20强”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据了解,2002年开始的由四大行广东省分行联合评审的“广东地产资信20强”,也得到了银行系统内的关注和借鉴。北京、陕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也有金融机构以及很多单位借鉴寻找当地的资信房地产企业,但一是由于缺乏科学完整的银行评审体系或并非来自于银行的评审,二是由于优质房企主要集中发源于广东,其他很多地方的房企资信实力难以相比,也就很难作为银行业务合作的依据。反而,“广东地产资信20强”由于历时14年的发展完善,也成为全国其他省市银行系统建立战略合作的重点考量。

 

      广东银企推进搭建日常交流合作平台

 

      银行的支持是房企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就银行而言,收紧非资信房企的信贷投入,与房地产资信企业巩固、发展强强合作,对银行资金安全和存授业务稳定增长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历经14年的“资·信”地产金融峰会本次以合作为主题,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的广东地产金融界希望在新常态下继续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为巩固和强化银行与资信房地产企业的合作,据了解,四大行广东省分行、深圳市分行与“广东地产资信20强”和“深圳地产资信10强”房企自第十届“资信”地产金融峰会后就搭建了日常交流合作平台中地会,全称“中国地产资信强企交流会”。一是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企业与银行共同创新,共同实现多赢发展。二是拓展房地产企业、银行与房地产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乃至与其他产业龙头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更好地利用现有优势开拓新的发展亮点。

 

      据了解,去年到今年以来,很多“广东地产资信20强”进行了多种创新的尝试,进行了很多横向的甚至跨行业的合作。这种创新与合作,归根结底,仍是由资信实力决定。

 

      “广东地产资信20强”平均从业时间近18年

 

      对比过往名单,从2002年到2015年14年间,40%房企连续11届以上入围,70%房企九年以上入围,广东地产资信20强榜单保持了高度稳定性和一贯性。其中,奥园、碧桂园、雅居乐、珠江投资连续14届当选,龙光、合生连续入评13届,越秀、颐和当选12届。

 

      统计显示,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截止去年连续从业时间平均为17.9年,其中碧桂园、雅居乐、珠江投资、合生、越秀、颐和、华发、光大企业集团,也就是资信20强的40%从业时间达20年以上。去年平均负债率处于70%以下,企业经营风险较小,杠杆率并不高。

 

      在土地购置方面,截止去年底,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拥有土地储备达25929.89万平米,其中一线城市土地储备占23.00%,二线城市土地储备占21.98%,其他区域为55.02%。这些地区人口资源相对集中,经济实力较强,布局合理,也显示出广东地产资信20强发展前景较为良好。未来三年,资信20强的计划投资预计为8500亿元。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10024795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四大行联手公布“第十四届(2015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       今年房地产业的新常态是,面临新一轮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减少溢价越来越高,多数企业只能到二三线城市拿地发展,而在
/dczx/images/defaultpic.gif
“资信20强”企业获银行差别化支持-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地产资信30强>第十四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 正文

“资信20强”企业获银行差别化支持

2015-06-08 | 来源:

我要分享 ▼

———四大行联手公布“第十四届(2015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
 

      今年房地产业的新常态是,面临新一轮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减少溢价越来越高,多数企业只能到二三线城市拿地发展,而在二三线城市不仅仅是市场库存压力,金融机构仅与资信实力强的房地产企业合作,对资信实力不济的房企规避风险斩断授信业务,从根源上决定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直至出局。

 

      这个强弱不同于普通消费者认定的规模意义上的大小,而是银行全面考察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运营成本效率和综合发展能力得出的资信评价。6月5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与中地会正式公布第十四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名单,碧桂园、雅居乐、奥园、珠投、越秀、华发、颐和等广东本土成长起来的全国性优质房企代表继续蝉联。数据显示,四大行房贷资金90%流入“广东地产资信20强”和“深圳地产资信10强”(由四大行深圳分行每年定期公布)房企,在结构优化的方针下,金融机构将更加重视巩固与房地产资信企业的战略合作,创新方式挖掘合作潜力。

 

      峰会上,有行长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市场,有利于巩固银行和房地产企业持续的创新合作。四大行有关主管行长介绍,在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趋紧、外部监管日趋严格已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广东四大行都针对“地产资信20强”房企进行了多项创新,包括利用子公司资源、信托、融资租赁、境外分资机构等合作伙伴资源,协助解决融资难题,拓宽融资渠道。此外,四大行不同程度的顺应“互联网+”时代需要,既服务于存量个人贷款用户,更服务于银行及房企的共同客户个人购房者,打造“客户—银行—企业”共赢平台。

 

      四大行联合评审“广东地产资信20强”已14年

 

      自2002年,广东四大金融机构每年联合评审“广东地产资信20强”,今年已经是第十四届。其结果呈报有关政府部门和各大机构,成为广东地产金融界乃至全国房地产金融界权威性的资信榜单。

 

      6月5日,“资·信·合作”地产金融峰会在广州召开,第十四届(2015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名单正式对外公布。榜单上所有企业都曾经入选过“广东地产资信20强”,其中60%企业曾经九届以上入选,是四大行持续多年一直看好的重点战略合作伙伴。

 

      据了解,今年房企融资构成得到各大银行的关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直接融资的成本高低,是否存在高息民间借贷等成为金融机构考量房企风险和房企融资能力的一项重要借鉴标准。此外,部分曾经入选的知名房企因负债率超过90%无资可抵被排除在名单之外。

 

      在广东地产资信20强名单上,以总资产100亿等数十项量化财务指标作为评审门槛,但又不单纯意义上看重所谓的强和大,重视企业各项基础财务数据和发展情况,重视政府相关部门评价和业主满意度,合作机构的满意度同样被列为重要评价指标,具体囊括近百个评审指标。这使其成为海内外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广泛关注的一份不可替代的权威性榜单。

 

      资信强企获银行广深外差别化支持

 

      尽管今年房地产业从“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转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银行也大力支持居民消费按揭需求,但在二三线城市,四大行基本只与资信卓越的房企进行授信合作。

 

      参与评审的有关银行房贷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银行一般是支持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规避三四线城市。在广东省内,除广州深圳外按照银行的定位都是三四线区域,没有二线区域。也就是说即使珠海、佛山这些珠三角城市也都属于三线区域,银行会谨慎介入。只有广东地产资信20强这样的企业银行才能够予以支持与合作。”

 

      这实际意味着,资信好的企业基本将获取绝大部分使用方便、优势成本的银行资金,同时有银行支持的企业,融资渠道也更容易打开,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非资信房企很难与其竞争。过去房地产业两大要素资金和土地,土地招拍挂多已市场化,资金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要素,得到银行青睐的“广东地产资信20强”实际上早已获得巨大的优势。

 

      资信是广东地产金融持续领先的金字招牌

 

      房地产并非高科技,在6月5日举行的“资·信·合作”地产金融峰会上,广东很多房企高层认为,广东地产能一直保持全国领先优势,主要依靠的也是资信。

 

      “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作为四大行广东省分行与中地会的一项全国性首创,逐渐将资信打造成广东地产金融界的一面金字招牌。入选的“广东地产资信20强”企业和由深圳四大行评定的“深圳地产资信10强”一道,成为广东杰出企业的代表,组成了中国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群体,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和去年底公布的“深圳地产资信10强”,合计总资产超过2.5万亿元。统计显示,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和上届“深圳地产资信10强”,去年的销售面积平均同比增长17.47%,销售额平均同比增长17.86%,平均销售单价9959元/平米。去年是房地产业波动较大的一年,也比较能说明房企真正的资信实力。30家银行一致认定的资信房企去年平均达成销售目标率为95.04%。

 

      资信作为金字招牌得到了来自多个方面的认可。广州等多地有关国土部门自2007年开始将入选“广东地产资信20强”作为招标出让土地的加分项;很多中小房企选择合作开发伙伴也将“广东地产资信20强”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据了解,2002年开始的由四大行广东省分行联合评审的“广东地产资信20强”,也得到了银行系统内的关注和借鉴。北京、陕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也有金融机构以及很多单位借鉴寻找当地的资信房地产企业,但一是由于缺乏科学完整的银行评审体系或并非来自于银行的评审,二是由于优质房企主要集中发源于广东,其他很多地方的房企资信实力难以相比,也就很难作为银行业务合作的依据。反而,“广东地产资信20强”由于历时14年的发展完善,也成为全国其他省市银行系统建立战略合作的重点考量。

 

      广东银企推进搭建日常交流合作平台

 

      银行的支持是房企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就银行而言,收紧非资信房企的信贷投入,与房地产资信企业巩固、发展强强合作,对银行资金安全和存授业务稳定增长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历经14年的“资·信”地产金融峰会本次以合作为主题,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的广东地产金融界希望在新常态下继续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为巩固和强化银行与资信房地产企业的合作,据了解,四大行广东省分行、深圳市分行与“广东地产资信20强”和“深圳地产资信10强”房企自第十届“资信”地产金融峰会后就搭建了日常交流合作平台中地会,全称“中国地产资信强企交流会”。一是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企业与银行共同创新,共同实现多赢发展。二是拓展房地产企业、银行与房地产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乃至与其他产业龙头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更好地利用现有优势开拓新的发展亮点。

 

      据了解,去年到今年以来,很多“广东地产资信20强”进行了多种创新的尝试,进行了很多横向的甚至跨行业的合作。这种创新与合作,归根结底,仍是由资信实力决定。

 

      “广东地产资信20强”平均从业时间近18年

 

      对比过往名单,从2002年到2015年14年间,40%房企连续11届以上入围,70%房企九年以上入围,广东地产资信20强榜单保持了高度稳定性和一贯性。其中,奥园、碧桂园、雅居乐、珠江投资连续14届当选,龙光、合生连续入评13届,越秀、颐和当选12届。

 

      统计显示,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截止去年连续从业时间平均为17.9年,其中碧桂园、雅居乐、珠江投资、合生、越秀、颐和、华发、光大企业集团,也就是资信20强的40%从业时间达20年以上。去年平均负债率处于70%以下,企业经营风险较小,杠杆率并不高。

 

      在土地购置方面,截止去年底,新一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拥有土地储备达25929.89万平米,其中一线城市土地储备占23.00%,二线城市土地储备占21.98%,其他区域为55.02%。这些地区人口资源相对集中,经济实力较强,布局合理,也显示出广东地产资信20强发展前景较为良好。未来三年,资信20强的计划投资预计为8500亿元。

------分隔线----------------------------
  • 上一篇:广东四大行构筑科学资信体系 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下一篇:没有了
------分隔线----------------------------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1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