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中外记者会问答全文(2)-中地会
中地会 > 发文 > 部委发文 >

李克强中外记者会问答全文(2)

新华网  2014年03月18日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总理,您好。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去年我们也查出了不少贪官,这是否说明中国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此外,政府下一步在反腐败上还会有什么新的行动?谢谢。

 

  李克强:

 

  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去年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新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合作倡议,但本区域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前景?谢谢。

 

  李克强:

 

  你的中文就更标准了,但是还是需要再翻译一次。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是13亿人民的共同意志,这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我记得去年记者会快结束的时候,我说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动摇的。两者归结起来还是要维护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你的问题让我回想起去年访问东盟国家,比如到越南,我和越南领导人达成海上共同开发、陆上合作、金融合作三头并进的原则共识以后,也想听听民间的反应。我就晚上趁工作之余,到了一家小店。那个女店主当时就认出我了,她说欢迎中国客人来。我想这也是给她带来生意啊。我就问她:你怎么看邻国的关系?她说还是和平友好吧。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我想这是四邻百姓的愿望,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来扩大利益的交汇点,缩小矛盾点,这样就可以和睦相处,也是造福民众。谢谢。

 

  英国路透社记者:

 

  想请教总理,有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去年增长7.7%。请问总理,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再有,就是您觉得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谢谢。

 

  李克强:

 

  我确实很佩服你们这些驻华记者,能这么流利地说中文。

 

  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那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一度中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还有所谓“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超过了13%,而且用电量、货运量的增幅也大幅回落。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舆论,说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还给出了指标,说增长可能只有3%到4%。而对我们来说,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又很有限,宏观调控确实面临多难选择。

 

  怎么办?遇万难还须放胆。当然,破困局要用智慧。我们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不能突破上限,而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顶住压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现在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但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想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我们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谢谢。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

 

  总理您好。我注意到您在之前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到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所以我想就这个话题请您展开来给我们具体谈一谈。因为我们看到这个话题也是您在去年的记者会和今年的报告当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关于这一点,在采访的时候我听到大家对这项改革有很多的好评,但是说实话我们也听到了不少的抱怨。比如说,现在在有的部门依然还存在着办事难的现象,有的部门可能是把次要的权放出去了,但是重要的权还留着。所以我特别想请问总理,关于简政放权的措施,您认为怎么样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要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项改革任务才算是基本完成了?谢谢。

 

  李克强:

 

  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少的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有个统计数字也可以表明这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这也表明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对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那就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

 

  放管结合都要体现公平原则。当然,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当中,也确实遇到了像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我们还要继续去啃“硬骨头”,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310328,基金吧)。谢谢。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人民日报、 人民网 记者: 总理,您好。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去年我们也查出了不少贪官,这是否说明中国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此外,政府下一步在反腐败上还会有什么新的行动
/zdh/uploads/allimg/140313/3-1403131G95CP-lp.png
李克强中外记者会问答全文(2)-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发文 > 部委发文 > 正文

李克强中外记者会问答全文(2)

2014-03-18 | 新华网

我要分享 ▼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总理,您好。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去年我们也查出了不少贪官,这是否说明中国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此外,政府下一步在反腐败上还会有什么新的行动?谢谢。

 

  李克强:

 

  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去年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新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合作倡议,但本区域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前景?谢谢。

 

  李克强:

 

  你的中文就更标准了,但是还是需要再翻译一次。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是13亿人民的共同意志,这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我记得去年记者会快结束的时候,我说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动摇的。两者归结起来还是要维护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你的问题让我回想起去年访问东盟国家,比如到越南,我和越南领导人达成海上共同开发、陆上合作、金融合作三头并进的原则共识以后,也想听听民间的反应。我就晚上趁工作之余,到了一家小店。那个女店主当时就认出我了,她说欢迎中国客人来。我想这也是给她带来生意啊。我就问她:你怎么看邻国的关系?她说还是和平友好吧。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我想这是四邻百姓的愿望,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来扩大利益的交汇点,缩小矛盾点,这样就可以和睦相处,也是造福民众。谢谢。

 

  英国路透社记者:

 

  想请教总理,有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去年增长7.7%。请问总理,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再有,就是您觉得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谢谢。

 

  李克强:

 

  我确实很佩服你们这些驻华记者,能这么流利地说中文。

 

  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那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一度中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还有所谓“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超过了13%,而且用电量、货运量的增幅也大幅回落。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舆论,说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还给出了指标,说增长可能只有3%到4%。而对我们来说,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又很有限,宏观调控确实面临多难选择。

 

  怎么办?遇万难还须放胆。当然,破困局要用智慧。我们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不能突破上限,而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顶住压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现在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但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想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我们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谢谢。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

 

  总理您好。我注意到您在之前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到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所以我想就这个话题请您展开来给我们具体谈一谈。因为我们看到这个话题也是您在去年的记者会和今年的报告当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关于这一点,在采访的时候我听到大家对这项改革有很多的好评,但是说实话我们也听到了不少的抱怨。比如说,现在在有的部门依然还存在着办事难的现象,有的部门可能是把次要的权放出去了,但是重要的权还留着。所以我特别想请问总理,关于简政放权的措施,您认为怎么样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要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项改革任务才算是基本完成了?谢谢。

 

  李克强:

 

  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少的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有个统计数字也可以表明这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这也表明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对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那就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

 

  放管结合都要体现公平原则。当然,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当中,也确实遇到了像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我们还要继续去啃“硬骨头”,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310328,基金吧)。谢谢。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分隔线----------------------------
  • 上一篇:国务院印发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工作分工通知
  • 下一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
------分隔线----------------------------

相关阅读

·财政部:营改增试点期间不动产租赁按5%征税   16-06-21
·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暂   16-06-16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   16-06-06
·关于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库款管理工作的通   16-05-24
·财政部印发营改增后计税依据:契税成交价不含增值税   16-04-26
热点内容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
  • 《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
  • 《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
  • 国务院印发粤闽津三大自贸区总体方案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
  • 国务院关于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国土
  • 财政部:营改增试点期间不动产租赁按5%
  • 四部委发文:鼓励上市公司重组、现金分
  •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