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头条 > 正文

银行披露房贷压力测试 房价下跌30%没风险(2)

2011-05-09 11:07 | 来源:北青网 | 我要分享

 

  不过,由于监管层对房贷风险的一再提示,银行可能会适当降低房贷业务的比重,对于房贷的发放将会更加审慎。同时,今年宏观监管政策的重心将放在控制通胀方面,对于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将不如去年,因此预计今年房地产开发贷质量恶化的可能性较小。

 

  个人住房贷款并非最大风险

 

  但针对个人房贷的压力测试,能否完全反映楼市风险,在业界存在不同看法。有分析认为,由银行去做压力测试,假设房价跌多少,按揭贷款就会出现多大的坏账,这样的话,没有真正找到压力点,真正的压力点不是居民按揭贷款的部分,而是在于某一天居民发觉不需要购买多套房子,有钱但想去投资别的领域,由此导致购房需求下降或增长缓慢。

 

  由于水泥、钢铁及机械等行业的最终需求是房地产,加上房地产业本身,会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现金流问题、借款问题。中国房地产泡沫是量引起来的,整个经济可能硬着陆的风险,而不是居民坏账引起金融危机的风险。

 

  国外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中国不同。他们是居民借了银行的钱,零首付及低利率买了本来住不起的房子,遭遇利率上升或失业后,由大量坏账引起金融系统的危机。但在中国,房贷首付比例较高、居民资产负债表健康、杠杆率低。因此,风险不是从居民这边引起的。监管部门做房贷压力测试,并没有真正找到压力点。

 

  总之,以个人房贷的还款意愿来判断楼市风险,存在很大局限性。早有专家认为,国内居民的房贷偿还意愿不同于国外。国内居民用于唯一居住的房屋,大多采取购买方式,而不是租赁方式,只要具备偿还能力,就不会轻易断供。在目前的首付条件下,自住性质的个人房贷不会变成不良贷款。而且,以往的经验表明,个人房贷不良率中的很大一部分是骗贷引起的。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投机需求得到抑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也更加明显。此时,银监会提出将开展新一轮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说明监管层对于房地产价格变动对银行体系的冲击高度关注。业内人士评价,防范银行业由于房地产贷款产生的过度风险,稳健有效的审慎监管至关重要。但单靠加强监管并不能从根本上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银行自身必须审慎经营,提防风险。

 

  也有专家认为,银行房贷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不能以假定的最坏情况来衡量风险程度。银监会启动新一轮测试的用意可能是希望即使房价出现暴跌,监管层依然有对策,而银行能够应对最糟糕的情况。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缃戠珯寤鸿
鐭俊缇ゅ彂鍏徃娓╅Θ鎻愰啋鎮紝鐧诲綍http://www.jing-hai.com鐭俊缇ゅ彂骞冲彴鍙互鍚戞墜鏈鸿繘琛岀兢鍙戠煭淇″拰褰╀俊銆
鍖椾含鐭俊缇ゅ彂缃戝潃鐭俊缇ゅ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