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阴霾还未散去,在建宝山万达广场又发生了塌坍事故。记者在事故现场发现,地面出现了一条长约50米的大口子,工地外墙体整个陷入地下。目前,有关部门已组成专家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事实上这样的建筑工程事故并非个案,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显示,仅2011年1月份,全国建筑施工现场连续发生了近20起重大事故,令人咋舌。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险的普及有待加强,在建工程风险应该得到充分重视。”苏黎世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苏黎世保险”)中国区能源及工程险部负责人戴嘉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控制和避免在建工程风险亟需相关政策法规加以规制和引导,特别需要引入保险机制,例如“建筑工程险”,以转嫁损失风险,弥补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的建筑工程保险费大约仅为建筑安全工程投资量的0.2%。;国内办理工程保险的工程项目不足10%。其实,工程类保险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很多发达国家普遍通过立法形式对建设工程保险加以落实。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样的大型项目中,建筑工程险就是必须投保的保险项目。
那么,什么是“建筑工程险”?关键时候这种保险又如何保障各方损失呢?“工程建设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不同工程阶段需要不同的保险产品来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来保障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在建工程的物质损失。”戴嘉表示,建工企业投保一方面是给予施工企业和项目业主物质损失保障,分散转移风险,防止由于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工程项目的物质损失;另一方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不过,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参建单位多等特点,更强调专业工程背景的分析和审核,并非每个保险公司都有能力承担。戴嘉表示,“苏黎世保险在中国拥有土木工程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核保分析,我们提供的建筑工程险产品是企业控制风险、保证工期进展顺利、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选择。” |
中国建筑工程投保率不足一成
时间:2011-05-04 14:34来源:人民网点击:
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 上一篇:限电钢材首当其冲或致钢价抬升
- 下一篇:新型建材发展市场广阔 市场现状分析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栏目列表
-
- 推荐内容
-
- 业内有苦难言 陶瓷原材料价格涨势骇人
近日,有关陶瓷原材料疯狂涨价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行业人士惊呼:现在的原材料市场太...
- 一季度建材工业增加值增25.3%
4日,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建材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
- 业内有苦难言 陶瓷原材料价格涨势骇人
- 中地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Copyright 2005-2011 by www.dichanzix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zdh8999@126.com
- 粤ICP备10024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