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绿化 > 正文

冰箱行业产能大跃进:二三线品牌面临洗牌(2)

2011-05-23 13:44 | 来源:未知

我要分享

 

  对此,家电业资深人士罗清启表示赞同。他指出,目前行业领先企业的产能与销售量是基本吻合的,但是二、三线品牌的产能将出现严重过剩。为这一观点做注脚的是,为期4年的家电下乡在部分地区将到期:第一批执行这一政策的3省1市(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将在2011年11月底到期,其他地区也将在2012年11月底到期。

 

  对于二、三线冰箱品牌,家电下乡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索伊冰箱2010年的销量约为200万台,有3/4在家电下乡系统内销售。慈溪市格凌尼冰箱目前生产的冰箱全部供给家电下乡市场。上述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年内将扩产。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家电下乡政策结束,农村市场需求减弱,部分品牌将遭遇寒冬。“会产生洗牌,肯定有企业无法生存。”洪仕斌说。

 

  仍需坚持价值竞争

 

  企业在扩产同时,应该更为重视价值竞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专家并不主张对“产能过剩”过分渲染。洪仕斌认为,国内的调查取样有片面性,产能未必像有些数据所显示的那么多。而彭煜也指出:“产能不等于产量”。

 

  要对此次“过剩”有个全面的认识,或许可以回顾一下历史。20世纪末本世纪初,结束了产业扩张期的中国冰箱业曾经历严重的过剩。2001年全国冰箱产量达1300多万台,超过市场销售量36.9%,产品积压严重。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与那时并不完全相同。

 

  首先,当前冰箱市场的竞争相对有序,其他企业暂时没有挑战龙头企业的能力。“当大家还在为生存打拼的时候不会造成库存积压,最终结果可能是生产线过多,导致产能闲置。”彭煜分析说。

 

  该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不应以未来的产能与现在的需求做比较,目前的产能过剩只是相对和暂时的。“一些冰箱企业扩能是产业升级的需要,而高端冰箱市场规模的快速攀升,反过来也会助推整个冰箱市场的增长。”他补充说道。

 

  其次,那时冰箱行业已经完全转变成买方市场,而农村市场尚待开垦。

 

  如今,三、四级市场已成为中国冰箱企业的战略要地,这一点从今年第四轮全国家电下乡的招标结果就可以看出:冰箱品类有88家企业的3959个型号中标。

 

  洪仕斌告诉记者,虽然家电下乡已经释放了一部分消费潜能,但目前农村市场并不饱和,加以引导,可能还会爆发。至于将要到来的“后家电下乡时代”,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并不担心,他信心十足地说:“有没有政策,都会有市场。”

 

  上述分析人士提醒,农村市场对冰箱的技术和品牌要求相对较低,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小企业,应加快在这一市场的拓展,待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后,再挺进中高端市场。

 

  海信科龙总裁周小天认为,企业仍需坚持价值竞争。他在对某些企业押宝似的扩张产能提出批评的同时,表示企业在扩产的同时要推进产业升级,毕竟“赢取市场认可和获得消费者青睐,最终还要靠产品质量和品牌口碑”。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