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变革 家具破损检测模式将终结-中地会
中地会 > 建材家居 >

标准变革 家具破损检测模式将终结

人民网  2014年12月09日

 

      取一块板进行检测结果就代表整套家具的品质,这种家具质量检测模式即将成为历史。最近在廊坊召开的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具标委会”)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针对木家具、软体家具和沙发三类家具产品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标准将于近期公布实施,这三项标准对家具检测标准进行了变革—由无损检测代替破损检测。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称,新模式不仅能够准确测定家具的甲醛、VOC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而且能够指导生产与消费,是家具行业一次巨大的进步。

 

家具检测从破损变无损

 

      木家具一旦经过检测就意味着破损,这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木家具检测模式的一大弊端,也是各级检验机构从“小件着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最近一次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2014年儿童家具等29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儿童家具产品抽查名单中,检测的81件产品中有40件都是床头柜,其他大多是各种小椅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质检人员称,这是因为检测费用有限,大件产品买不起。在达芬奇造假事件发生时,就有人指出进口家具基本处于监管盲区,原因也只有一个:太贵了,质监机构买不起。北京商报记者在一次参加红木行业会议时也听到有专家表示,红木家具太贵了,检测机构买不起,以致各级质监机构发布的质检通报上红木家具不见踪迹。

 

      事实上,“买不起”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木家具检测模式的局限性。目前通行的《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是利用干燥器法测定甲醛释放量,即在家具部件上取所需部件,并将其封边,经过专业的检测程序收集及测定甲醛浓度。这种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只能检测家具的一个部件而不是整体,而且需要破坏家具,即使检测结果合格,锯切之后的家具也不再完整,更无法正常出售、使用。更何况,检测项目也十分局限,VOC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根本检测不出来。

 

      近日,在廊坊召开的家具标委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暨全国家具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朱长岭透露,2007年12月国家标准委下达的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20073020-Q-607)、2008年下达的《软体家具 床垫中有害物质限量》(20080836-Q-607)和《软体家具 沙发中有害物质限量》(20080837-Q-607)三项家具国家标准已经完成专家审定,最快将于今年底公布,明年有望实施。新的检测标准不仅能测定甲醛,而且能测定同样具有危害性的VOC含量,更重要的是,采用全新的气候箱法,把整套家具放入特制的容器中,不用破坏产品,“这种变化将是家具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

 

指导生产与消费

 

      据了解,气候箱法是指将整套家具放入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置换率控制在一定值的气候箱内,定期抽取箱内空气,将抽出的空气通过盛有蒸馏水的吸收瓶,空气中的甲醛全部溶入水中,测定吸收液中的甲醛量及抽取的空气体积,计算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甲醛量。专家认为,这种新的检测模式是将国际领先技术结合中国实际研发而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仅能指导生产,而且能让消费者享受到真正的健康产品。

 

      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晨认为,标准可以变成提升企业高度的利器,从而鞭策企业进步。现在家具行业普遍存在一个怪象,家具企业只有在质监机构抽查执法检测出产品不合格时,才会想办法去整改,那时许多不合格的产品已经流入市场,造成了危害,对企业的品牌声誉也带来了损害。不过,很多企业产品不合格并非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难以掌控。比如,在中国家具协会最近举行的一次弹簧软床垫质量调查中,有一个颇为知名的企业产品不合格,多次检测依然不合格,根本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将其解剖并检测每一种物料才发现问题出在一种海绵上,换掉这种海绵,产品就合格了。“无损检测有利于将产品质量监控前置,查明各项物料的有害物质释放量,指导企业杜绝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消除质量隐患。”朱长岭表示。

 

      无损检测在指导生产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前,消费者怀疑家具有质量问题也不敢贸然检测,担心破坏产品后检测不出问题得不到厂家赔偿,就算集美等企业承诺出具检测费用,依然让消费者觉得麻烦。新国标实施后,一旦出现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消费者无需破坏家具产品的任何部件,可以把怀疑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整套运到质检机构,进行有效的有害物质检测,帮助分析原因,在进行消费维权时也可以有的放矢。

 

新模式实施面临挑战

 

      既然气候箱法有这么多好处,国标早在2012年完成了制订,并完善了相关细节,为何这么久没有推广?据业内人士透露,新检测模式的实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成本的提高,企业怕增加负担,有些抵触;二是各级质监机构检测手段不统一,致使检测结果不一致。

 

      成本提高是新检测模式推行面临的现实挑战。参与多项家具国标制订的华日家具技术中心经理陈凤义表示,气候箱法需要将整体家具放入仓中,检测机构要更换现有设备,使成本增加,华日家居这种企业是坚决支持的,但有些企业不愿意。朱长岭认为,行业要进步增加成本是值得的,企业应该想办法克服困难进行消化。

 

      目前各级质检机构检测手段与方式不同导致结果不一,也是新检测模式推行可能受阻的重要因素。在现实检测中经常出现同一款产品的初检和复检结果不一样,原因是检测方法和标准不统一。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家具标委会已经协调全国九大省级检测机构,统一检测标准,这将有利于每个检测机构检测报告的互认互通,也方便企业掌控质量。通过新标准的实施,可引导家具行业从事后质量补救变为事前产品质量认证,不合格的产品根本不能入市,真正规范市场。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取一块板进行检测结果就代表整套家具的品质,这种家具质量检测模式即将成为历史。最近在廊坊召开的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具标委会)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针对木家具、软体家具和沙发三类家具产品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标准将于近期公布实施,这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标准变革 家具破损检测模式将终结-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建材家居 > 正文

标准变革 家具破损检测模式将终结

2014-12-09 | 人民网

我要分享 ▼

 

      取一块板进行检测结果就代表整套家具的品质,这种家具质量检测模式即将成为历史。最近在廊坊召开的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具标委会”)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针对木家具、软体家具和沙发三类家具产品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标准将于近期公布实施,这三项标准对家具检测标准进行了变革—由无损检测代替破损检测。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称,新模式不仅能够准确测定家具的甲醛、VOC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而且能够指导生产与消费,是家具行业一次巨大的进步。

 

家具检测从破损变无损

 

      木家具一旦经过检测就意味着破损,这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木家具检测模式的一大弊端,也是各级检验机构从“小件着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最近一次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2014年儿童家具等29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儿童家具产品抽查名单中,检测的81件产品中有40件都是床头柜,其他大多是各种小椅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质检人员称,这是因为检测费用有限,大件产品买不起。在达芬奇造假事件发生时,就有人指出进口家具基本处于监管盲区,原因也只有一个:太贵了,质监机构买不起。北京商报记者在一次参加红木行业会议时也听到有专家表示,红木家具太贵了,检测机构买不起,以致各级质监机构发布的质检通报上红木家具不见踪迹。

 

      事实上,“买不起”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木家具检测模式的局限性。目前通行的《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是利用干燥器法测定甲醛释放量,即在家具部件上取所需部件,并将其封边,经过专业的检测程序收集及测定甲醛浓度。这种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只能检测家具的一个部件而不是整体,而且需要破坏家具,即使检测结果合格,锯切之后的家具也不再完整,更无法正常出售、使用。更何况,检测项目也十分局限,VOC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根本检测不出来。

 

      近日,在廊坊召开的家具标委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暨全国家具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朱长岭透露,2007年12月国家标准委下达的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20073020-Q-607)、2008年下达的《软体家具 床垫中有害物质限量》(20080836-Q-607)和《软体家具 沙发中有害物质限量》(20080837-Q-607)三项家具国家标准已经完成专家审定,最快将于今年底公布,明年有望实施。新的检测标准不仅能测定甲醛,而且能测定同样具有危害性的VOC含量,更重要的是,采用全新的气候箱法,把整套家具放入特制的容器中,不用破坏产品,“这种变化将是家具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

 

指导生产与消费

 

      据了解,气候箱法是指将整套家具放入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置换率控制在一定值的气候箱内,定期抽取箱内空气,将抽出的空气通过盛有蒸馏水的吸收瓶,空气中的甲醛全部溶入水中,测定吸收液中的甲醛量及抽取的空气体积,计算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甲醛量。专家认为,这种新的检测模式是将国际领先技术结合中国实际研发而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仅能指导生产,而且能让消费者享受到真正的健康产品。

 

      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晨认为,标准可以变成提升企业高度的利器,从而鞭策企业进步。现在家具行业普遍存在一个怪象,家具企业只有在质监机构抽查执法检测出产品不合格时,才会想办法去整改,那时许多不合格的产品已经流入市场,造成了危害,对企业的品牌声誉也带来了损害。不过,很多企业产品不合格并非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难以掌控。比如,在中国家具协会最近举行的一次弹簧软床垫质量调查中,有一个颇为知名的企业产品不合格,多次检测依然不合格,根本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将其解剖并检测每一种物料才发现问题出在一种海绵上,换掉这种海绵,产品就合格了。“无损检测有利于将产品质量监控前置,查明各项物料的有害物质释放量,指导企业杜绝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消除质量隐患。”朱长岭表示。

 

      无损检测在指导生产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前,消费者怀疑家具有质量问题也不敢贸然检测,担心破坏产品后检测不出问题得不到厂家赔偿,就算集美等企业承诺出具检测费用,依然让消费者觉得麻烦。新国标实施后,一旦出现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消费者无需破坏家具产品的任何部件,可以把怀疑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整套运到质检机构,进行有效的有害物质检测,帮助分析原因,在进行消费维权时也可以有的放矢。

 

新模式实施面临挑战

 

      既然气候箱法有这么多好处,国标早在2012年完成了制订,并完善了相关细节,为何这么久没有推广?据业内人士透露,新检测模式的实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成本的提高,企业怕增加负担,有些抵触;二是各级质监机构检测手段不统一,致使检测结果不一致。

 

      成本提高是新检测模式推行面临的现实挑战。参与多项家具国标制订的华日家具技术中心经理陈凤义表示,气候箱法需要将整体家具放入仓中,检测机构要更换现有设备,使成本增加,华日家居这种企业是坚决支持的,但有些企业不愿意。朱长岭认为,行业要进步增加成本是值得的,企业应该想办法克服困难进行消化。

 

      目前各级质检机构检测手段与方式不同导致结果不一,也是新检测模式推行可能受阻的重要因素。在现实检测中经常出现同一款产品的初检和复检结果不一样,原因是检测方法和标准不统一。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家具标委会已经协调全国九大省级检测机构,统一检测标准,这将有利于每个检测机构检测报告的互认互通,也方便企业掌控质量。通过新标准的实施,可引导家具行业从事后质量补救变为事前产品质量认证,不合格的产品根本不能入市,真正规范市场。

------分隔线----------------------------
  • 上一篇:内外墙粉刷施工知多少
  • 下一篇:材料价格不停上涨 家具整体价格翻番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18金意陶首届质感生活节暨新展厅开业庆典如约盛放   18-04-23
·全球首个大理石瓷砖研究中心落户简一   18-04-19
·加冕新锐丨金意陶包揽新锐榜三项大奖   18-04-03
·罗杰:金意陶的质感,是因为何乾“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18-03-16
·3天斩获7项大奖 金意陶2018强势赢得开门红   18-01-26
热点内容
  • 木家具、儿童家具、家纺成质检重灾区
  • “一带一路”建设为建材行业带来新机遇
  • 水泥发泡保温板在建筑保温上得到广泛运
  • 新版《赢在中国》强势归来 简一被选为
  • 全球涂料价格上涨 涂料业进入微利时代
  • 涂料抗甲醛是噱头or真有其事?
  • 招商不易橱柜企业助力经销商突破成长瓶
  • 湖南借春季家博会试水“家居整装标准”
  • 家具设计遭侵权问题泛滥 需要完善知识
  • PM2.5超标阴霾天气谈中央空调行业机遇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