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大势所趋产业链期待上下贯通-中地会
中地会 > 建材家居 >

绿色建材大势所趋产业链期待上下贯通

中国经济网  2014年02月24日
 
  我国正朝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稳步迈进,基础建设不可或缺。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开工建设52亿平方米建筑,每年消耗水泥20亿吨、钢材6亿吨。伴随着建筑总量和居住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建筑能耗呈急剧上升趋势,给国内环境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建材行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迎来巨大挑战。因此,业内绿色建材呼声渐高,通过发展绿色建材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各界达成的共识。
 
  “绿色建筑”吹来政策利好东风
 
  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传统行业,建材行业在贡献高产值的同时,也贡献出高能耗、高排放额度。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30%左右,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13%,建筑总能耗超过全社会总能耗40%;并且,由于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高,建材行业也是国家废气排放重点调控行业。
 
  建材行业从传统能耗型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政府首先牵头发力行业布局、制定政策规划。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推出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推进了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建设;12月16日,住建部发布《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要求具备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使用一定比例的绿色建材;12月18日住建部联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提出推动农村发展绿色农房,推动绿色建材下乡。
 
  多部委共同推进的“绿色建筑”,引进荣誉机制,通过对建筑进行绿色评级,来促进建筑行业对绿色建材的使用需求。另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同时改造既有建筑近6亿平方米。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绿色”达标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体量大,据估测可带动绿色建材约2万亿元的市场需求,给绿色建材发展带来巨大契机。
 
  这一场政府主导推动的上行下效,实际上为绿色建材发展吹来政策利好东风。
 
  住宅产业化势头劲 行业宜联动下游
 
  “绿色建筑”为绿色建材市场扩容不小,但仅靠行政命令也难激发绿色建材产业内在活力,促使产业全链条走上良性循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前副主任王珏林认为,依赖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建材行业,其机遇来自利好的大环境。
 
  当前房地产行业“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对建材提出了低碳、节能、无污染的要求。“住宅产业化”即是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毕,在施工现场只需组装。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施工现场的能耗、污染、噪音等,使建材、建筑达到“绿色”标准。
 
  国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巩向民表示,房地产企业愿意增加成本使用绿色建材,这样既能够为业主打造高品质居住环境,又能提高建材商积极性,实现房地产企业和建材企业双赢。
 
  另外,在住宅产业化背景之下,房地产商除了对建材产品本身的环保性能有要求以外,在设计、施工环节也力求绿色低碳效果。建筑设计、施工领域人士认为,未来工艺简单、施工便捷的建材产品,将会越来越受施工单位欢迎,因其节省资源、无污染少污染,又能够省力省工时、减轻劳动负担。
 
  在房地产业逐步向绿色低碳方面转型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商对绿色建材的需求与使用,能带动绿色建材市场的热度,促进建材企业发展。未来建材企业与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和产品开发趋势渐明。
 
  产能过剩严重 企业如何突围?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我国建材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形成规模化,也没有产品出口优势,鲜有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加之近年来建材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建材企业应如何从主客观条件两不利的环境中突围?
 
  业内报告显示,我国建材企业呈现再创新能力不足,科研能力较弱的态势。然而,建材企业要实现绿色转型,创新技术和科技含量才是的核心竞争力。
 
  国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巩向民此前在首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上建议,企业竞争不应只看到价格优势而不愿进行技术突破。尽管研发费用可能较高,但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控制建材质量、实现绿色转型,才能使自身符合市场需求。
 
  建峰设计院执行院长袁野举例:“现在有一种技术用稻糠做挂墙板,既是原生态,效果又好,和一些复合型材料相比成本低、价格低,污染系数也低。”他建议,建材企业可以通过和设计院沟通,共同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创新、科研能力。
 
  另外,随着绿色建材呼声渐高,建材行业联动地方政府打造了不少产业园区。据悉,江苏宿迁、河南汝阳、安徽马鞍山、天津静海等地区都积极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设,试图通过集聚效应来推广绿色建材。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产业园区投资需谨慎,需避免同质化,打造各自有辨识度的品牌,创造核心价值。中装设计院院长熊兆宽认为,真正高品质的建材产业园区应该能集产学研一体,打通产业链条,能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承揽国家课题。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我国正朝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稳步迈进,基础建设不可或缺。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开工建设52亿平方米建筑,每年消耗水泥20亿吨、钢材6亿吨。伴随着建筑总量和居住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建筑能耗呈急剧上升趋势,给国内环境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建材行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
/zdh/images/defaultpic.gif
绿色建材大势所趋产业链期待上下贯通-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建材家居 > 正文

绿色建材大势所趋产业链期待上下贯通

2014-02-24 | 中国经济网

我要分享 ▼

 
  我国正朝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稳步迈进,基础建设不可或缺。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开工建设52亿平方米建筑,每年消耗水泥20亿吨、钢材6亿吨。伴随着建筑总量和居住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建筑能耗呈急剧上升趋势,给国内环境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建材行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迎来巨大挑战。因此,业内绿色建材呼声渐高,通过发展绿色建材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各界达成的共识。
 
  “绿色建筑”吹来政策利好东风
 
  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传统行业,建材行业在贡献高产值的同时,也贡献出高能耗、高排放额度。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30%左右,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13%,建筑总能耗超过全社会总能耗40%;并且,由于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高,建材行业也是国家废气排放重点调控行业。
 
  建材行业从传统能耗型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政府首先牵头发力行业布局、制定政策规划。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推出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推进了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建设;12月16日,住建部发布《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要求具备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使用一定比例的绿色建材;12月18日住建部联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提出推动农村发展绿色农房,推动绿色建材下乡。
 
  多部委共同推进的“绿色建筑”,引进荣誉机制,通过对建筑进行绿色评级,来促进建筑行业对绿色建材的使用需求。另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同时改造既有建筑近6亿平方米。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绿色”达标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体量大,据估测可带动绿色建材约2万亿元的市场需求,给绿色建材发展带来巨大契机。
 
  这一场政府主导推动的上行下效,实际上为绿色建材发展吹来政策利好东风。
 
  住宅产业化势头劲 行业宜联动下游
 
  “绿色建筑”为绿色建材市场扩容不小,但仅靠行政命令也难激发绿色建材产业内在活力,促使产业全链条走上良性循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前副主任王珏林认为,依赖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建材行业,其机遇来自利好的大环境。
 
  当前房地产行业“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对建材提出了低碳、节能、无污染的要求。“住宅产业化”即是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毕,在施工现场只需组装。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施工现场的能耗、污染、噪音等,使建材、建筑达到“绿色”标准。
 
  国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巩向民表示,房地产企业愿意增加成本使用绿色建材,这样既能够为业主打造高品质居住环境,又能提高建材商积极性,实现房地产企业和建材企业双赢。
 
  另外,在住宅产业化背景之下,房地产商除了对建材产品本身的环保性能有要求以外,在设计、施工环节也力求绿色低碳效果。建筑设计、施工领域人士认为,未来工艺简单、施工便捷的建材产品,将会越来越受施工单位欢迎,因其节省资源、无污染少污染,又能够省力省工时、减轻劳动负担。
 
  在房地产业逐步向绿色低碳方面转型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商对绿色建材的需求与使用,能带动绿色建材市场的热度,促进建材企业发展。未来建材企业与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和产品开发趋势渐明。
 
  产能过剩严重 企业如何突围?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我国建材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形成规模化,也没有产品出口优势,鲜有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加之近年来建材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建材企业应如何从主客观条件两不利的环境中突围?
 
  业内报告显示,我国建材企业呈现再创新能力不足,科研能力较弱的态势。然而,建材企业要实现绿色转型,创新技术和科技含量才是的核心竞争力。
 
  国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巩向民此前在首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上建议,企业竞争不应只看到价格优势而不愿进行技术突破。尽管研发费用可能较高,但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控制建材质量、实现绿色转型,才能使自身符合市场需求。
 
  建峰设计院执行院长袁野举例:“现在有一种技术用稻糠做挂墙板,既是原生态,效果又好,和一些复合型材料相比成本低、价格低,污染系数也低。”他建议,建材企业可以通过和设计院沟通,共同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创新、科研能力。
 
  另外,随着绿色建材呼声渐高,建材行业联动地方政府打造了不少产业园区。据悉,江苏宿迁、河南汝阳、安徽马鞍山、天津静海等地区都积极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设,试图通过集聚效应来推广绿色建材。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产业园区投资需谨慎,需避免同质化,打造各自有辨识度的品牌,创造核心价值。中装设计院院长熊兆宽认为,真正高品质的建材产业园区应该能集产学研一体,打通产业链条,能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承揽国家课题。
------分隔线----------------------------
  • 上一篇:楼宇对讲企业开疆拓土 结合智能家居成亮点
  • 下一篇:工信部:加快推动高档无铅涂料产品发展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18金意陶首届质感生活节暨新展厅开业庆典如约盛放   18-04-23
·全球首个大理石瓷砖研究中心落户简一   18-04-19
·加冕新锐丨金意陶包揽新锐榜三项大奖   18-04-03
·罗杰:金意陶的质感,是因为何乾“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18-03-16
·3天斩获7项大奖 金意陶2018强势赢得开门红   18-01-26
热点内容
  • 木家具、儿童家具、家纺成质检重灾区
  • “一带一路”建设为建材行业带来新机遇
  • 水泥发泡保温板在建筑保温上得到广泛运
  • 新版《赢在中国》强势归来 简一被选为
  • 全球涂料价格上涨 涂料业进入微利时代
  • 涂料抗甲醛是噱头or真有其事?
  • 招商不易橱柜企业助力经销商突破成长瓶
  • 湖南借春季家博会试水“家居整装标准”
  • 家具设计遭侵权问题泛滥 需要完善知识
  • PM2.5超标阴霾天气谈中央空调行业机遇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