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并购中信后并表业绩公布 9月销售427亿港元-中地会
中地会>房企动态>

中海并购中信后并表业绩公布 9月销售427亿港元

  2016年12月23日

    10月18日,中海公布9月份和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中海9月份实现合约销售额427亿港元,环比8月份207亿增长翻倍,创历史新高。9月份业绩大幅增长是并表中信项目所致。

 

    中海前三季度业绩报告表明,截至9月31日,中海已累计完成合约销售额1714.6亿港元,已达到于8月份上调全年目标销售额2100亿的81.6%。集团向中信收购以住宅为主的物业发展项目已于9月份完成,预计将会推动中海全年业绩的提升。

 

    在将中信项目整体纳入“棋盘”后,中海开始对并购项目进行内部整合,欲以35亿元人民币出售原中信非一二线城市物业给联营公司中国海外宏洋。

 

    净现金1518亿港元创新高

 

    中海于10月18日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于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40亿港元,同比增长68%;实现经营溢利83亿港元,同比增长111%。综合前三季度,中海实现总收入1070亿港元,经营溢利350亿港元。

 

    从各项财务指标衡量,中海依然保持其稳健的风格,最值得关注的当属其资金状况。截至9月末,中海手头现金达1517.8亿港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中海称,即使集团承担了资产收购带来的大量带息债务,净借贷水平依然维持在16%水平,具备良好条件捕捉市场机遇。

 

    受益于中信高达3155万平方米土储的注入,中海成为土地市场上的相对稳健保守者。前三季度,中海在济南、南昌、西安、香港等地新增七块土地,可供发展的总建筑面积为 685万平方米,拿地金额207亿元。

 

    全国楼市正处于新一轮趋严趋紧的调控周期,地产行业的格局或再次重塑。像中海这类自有资金充裕、财务状况稳健的房企,会有更多的机会捕捉并购的机会。

 

    剥离非优质资产维系高利润

 

    在并购中信尘埃落定后,中海启动对并购项目的内部整合。

 

    10月12日下午,中国海外发展控股的公司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发布公告,中海宏洋以35.16亿元人民币收购中海7个城市的物业项目,合计建筑面积达到951.77万平方米。该批项目是主要位于一些三线城市(包括扬州、惠州、黄山、潍坊、淄博、九江及汕头)的住宅物业发展项目。

 

    中海此次收购的中信涉及转让项目达到126个,分布于国内的25个城市,涉及总建筑面积达到3155万平方米。其中有超过80%的土地储备位于一、二线城市,但仍有约600万平方米土地位于三四线城市,包括海南、惠州、汕头、扬州、黄山、九江、烟台等地。

 

    中海此次出售给中海宏洋的正是中信位于三线城市的一批项目,以及此前整合中建系位于潍坊、淄博两城的物业。

 

    外界有观点认为,中海此举是剥离“非优质”资产给中海宏洋,只保留能实现较高利润的一二线城市物业留给中海,继续巩固“利润之王”的称号。

 

    中海宏洋是中海系统内专注做三线城市物业开发的平台,对于做三线城市项目有经验;中海地产主攻一二线城市做中高端和改善型项目。中海宏洋的操盘手法和项目管控体系都是源于中海,虽然财务并不并表,但其销售业绩包含在整个集团内。因此两者不是厚此薄彼,而是全国布局、错位发展、区域互补的关系。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10024795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10月18日,中海公布9月份和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中海9月份实现合约销售额427亿港元,环比8月份207亿增长翻倍,创历史新高。9月份业绩大幅增长是并表中信项目所致。 中海前三季度业绩报告表明,截至9月31日,中海已累计完成合约销售额1714.6亿港元,已达到于8月
/dczx/images/defaultpic.gif
中海并购中信后并表业绩公布 9月销售427亿港元-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中地会>房企动态> 正文

中海并购中信后并表业绩公布 9月销售427亿港元

2016-12-23 | 来源:

我要分享 ▼

    10月18日,中海公布9月份和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中海9月份实现合约销售额427亿港元,环比8月份207亿增长翻倍,创历史新高。9月份业绩大幅增长是并表中信项目所致。

 

    中海前三季度业绩报告表明,截至9月31日,中海已累计完成合约销售额1714.6亿港元,已达到于8月份上调全年目标销售额2100亿的81.6%。集团向中信收购以住宅为主的物业发展项目已于9月份完成,预计将会推动中海全年业绩的提升。

 

    在将中信项目整体纳入“棋盘”后,中海开始对并购项目进行内部整合,欲以35亿元人民币出售原中信非一二线城市物业给联营公司中国海外宏洋。

 

    净现金1518亿港元创新高

 

    中海于10月18日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于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40亿港元,同比增长68%;实现经营溢利83亿港元,同比增长111%。综合前三季度,中海实现总收入1070亿港元,经营溢利350亿港元。

 

    从各项财务指标衡量,中海依然保持其稳健的风格,最值得关注的当属其资金状况。截至9月末,中海手头现金达1517.8亿港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中海称,即使集团承担了资产收购带来的大量带息债务,净借贷水平依然维持在16%水平,具备良好条件捕捉市场机遇。

 

    受益于中信高达3155万平方米土储的注入,中海成为土地市场上的相对稳健保守者。前三季度,中海在济南、南昌、西安、香港等地新增七块土地,可供发展的总建筑面积为 685万平方米,拿地金额207亿元。

 

    全国楼市正处于新一轮趋严趋紧的调控周期,地产行业的格局或再次重塑。像中海这类自有资金充裕、财务状况稳健的房企,会有更多的机会捕捉并购的机会。

 

    剥离非优质资产维系高利润

 

    在并购中信尘埃落定后,中海启动对并购项目的内部整合。

 

    10月12日下午,中国海外发展控股的公司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发布公告,中海宏洋以35.16亿元人民币收购中海7个城市的物业项目,合计建筑面积达到951.77万平方米。该批项目是主要位于一些三线城市(包括扬州、惠州、黄山、潍坊、淄博、九江及汕头)的住宅物业发展项目。

 

    中海此次收购的中信涉及转让项目达到126个,分布于国内的25个城市,涉及总建筑面积达到3155万平方米。其中有超过80%的土地储备位于一、二线城市,但仍有约600万平方米土地位于三四线城市,包括海南、惠州、汕头、扬州、黄山、九江、烟台等地。

 

    中海此次出售给中海宏洋的正是中信位于三线城市的一批项目,以及此前整合中建系位于潍坊、淄博两城的物业。

 

    外界有观点认为,中海此举是剥离“非优质”资产给中海宏洋,只保留能实现较高利润的一二线城市物业留给中海,继续巩固“利润之王”的称号。

 

    中海宏洋是中海系统内专注做三线城市物业开发的平台,对于做三线城市项目有经验;中海地产主攻一二线城市做中高端和改善型项目。中海宏洋的操盘手法和项目管控体系都是源于中海,虽然财务并不并表,但其销售业绩包含在整个集团内。因此两者不是厚此薄彼,而是全国布局、错位发展、区域互补的关系。

------分隔线----------------------------
  • 上一篇:30家房企九个月卖了1.8万亿 万科碧桂园等暂时领先
  • 下一篇:没有了
------分隔线----------------------------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1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